天镇县,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1635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
一、历史沿革
1、周为代国领域,战国时为赵国延陵邑;秦置延陵县,西汉置阳原、延陵二县,属代郡。北魏改置广牧县,属附化郡。
2、隋为玉泉驿,属马邑县,后置玉泉县。唐仍称玉泉驿,后置天成军。
3、五代北周时期属云中县。辽代始为天成县,金改为天城县,元仍名天成县。中统三年(1262年)改属兴和路。
4、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属大同府。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天成卫兼置镇虏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洪熙元年又添设镇虏卫。
5、清顺治三年(1646年)并天城、镇虏二卫为天镇卫,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始称天镇县,属大同府。
6、民国属雁门道。抗日战争时期,天镇县南部山区为根据地,属晋察冀边区。
7、1948年3月天镇县解放,1958年并入阳高县,1961年又恢复天镇县,仍属雁北专区;1967年属雁北地区。1993年属大同市。
二、古迹名胜
1、慈云寺。是天镇县现存边塞历史文化文物的典型,以其历史久远,规模宏大而著称,于1957年山西省政府审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慈云寺始建于唐代。清朝,亦屡有修葺,但一直保持元明朝时的建筑风格。
2、沙梁坡汉墓群,有汉墓41冢,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在县城南8里沙梁坡上,俗称谎粮堆。1989年修筑国防公路天(镇)走(马驿)路,最大一冢为东汉郡守级官职墓葬。出土剑、六博等文物,都归入雁北文管所。现有4冢汉墓,高3.5—7米,最大直径21米。
3、保平堡。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周长一里七分。城墙高3.6丈。筑有东门。东门高5米,宽3米,进深11米,砖券门洞,此堡堡址海拔1255米,占地41亩。1990年基本无人居住,荒废。
4、李二口长城。 天镇所辖地域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相融相争的地方。长城,在天镇北川还有汉长城、北魏长城遗址,规模较小,墙体不存,仅留残迹和基础。现存比较完整的是这些明代的外长城。天镇县境内明长城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全长68.55公里,现存完整墙体的有32.35公里。一般高6到10米,宽5至8米。
图文丨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