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早接触的音乐应该是民谣,当我们是婴儿时,妈妈便会唱着摇篮曲哄我们入睡。妈妈唱的摇篮曲大多是民谣,因为它们历史悠远,往往不知道歌曲的名字与作者,只因为朗朗上口,被很多人传唱。当流行歌曲没有泛滥的80年代,听民谣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在单身的夜晚,听一听《外婆的澎湖湾》,会让你有种海风拂面的感觉;在寂寞的雨天,听一听《兰花草》,会让你想种植兰花的冲动;在午后的阳光下,听一听《校园的早晨》,会让你闻到栀子花香的味道。

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1)

提起民谣,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罗大佑,罗大佑被称之为“音乐教父”,这个称呼也不是随便给的,这个音色并不好听的男人,在创作天赋上却是独树一帜。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对民谣及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罗大佑的声音苍凉、沙哑,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所以他在演唱《光阴的故事》时,这种音色很好的诠释了歌曲。听完歌后,听众不免感叹光阴的短暂,我们不知不觉得就成长了。而这种音色对演唱《童年》这种欢快的歌曲,是不符的。我更喜欢听张艾嘉演唱的《童年》,她把童年那种欢快和懵懂唱出来了,而罗大佑唱的有些哀愁,尽管词曲都是他创作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也可算是一首民谣,它有乡土味,它之所以能红,很大原因是跟电影结合起来了,我想民谣要振兴,跟影视剧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2)

校园歌曲是民谣兴起的一股力量,曾经风靡一时,反应了青年学子的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唱。校园歌曲的配乐多半是吉他,吉他给人一种哀愁、忧郁、感伤的色调。老狼演唱了很多校园歌曲的经典曲目,每次听《同桌的你》都会想起同桌的那个女孩,回忆起校园生活那一段段时光,似近又远。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又会想起那群铁哥们,他们说得豪言壮语,那时意气风发,似天上的星星都能摘下来,而进入社会屡屡受挫,才发现自己真得很卑微。《关于现在关于未来》诉尽了学子的无奈,当他们编织了一个个梦想的时候,却发现梦想难圆,发出一段段感叹。

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3)

我最喜欢的校园歌手还是朴树,朴树出的专辑并不多,但都是精华。朴树的声音没有老狼那般伤感,像夏花一样曾绚烂过,最后枯萎时留下的哀愁。朴树的音乐朴实无华,不矫揉造作,用最纯真的东西打动人的内心。《白桦林》融入了前苏联民谣,讲了一个战争时期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些花儿》更是传唱至今,歌曲独有的呼之欲出的伤感与惆怅,和失落的无字哼唱,深深影响着那群象牙塔的孩子,听着听着便流下了泪。《且听风吟》仿佛看到了风中站立的人,在聆听风声,回忆起那些被风吹起的日子。朴树的词写得很棒,他擅长于在野外取景,像花草树木,旅途风声,火车田野,都写进了他的歌词中,而景寓于情,才会有如此美妙的旋律。

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那些感人至深的民谣)(4)

中国的民谣都有很重的乡土气息,像湖南的《浏阳河》、安徽的《茉莉花》、江西的《十送红军》、东北的二人传、陕北民歌,或许由于地域的隔阂,中国的民谣并没有多大的发展。而美国的乡村音乐却影响了整个世界,像摇滚、嘻哈、爵士、R&B、rap都受了美国乡村音乐的影响,也开拓了音乐风格。中国的音乐若想走向世界,我想也应该发掘民谣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