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睦家京北妇儿医院 中医科何心怡医生

“坐月子”是中国人特有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礼记内则》称之为“月内”。

中医认为,新妈妈为了顺利生下宝宝,全身骨节打开,肌骨经筋都处于松弛的状态,加上分娩时出血、用力、耗气,产后身体处于“多虚多瘀”的状态,需要经过月子期间的养护调理,才能恢复产前的状态。同时避免风寒邪气侵入机体,留下“产后痹”等月子病。

科学坐月子的经验之谈(月子应该怎么坐)(1)

图片来源: bigstock

适合顺产妈妈的产后穴位按摩

1. 促进子宫收缩、排出恶露、促进排尿

气海穴:拇指指腹按压3-5分钟。

关元穴:掌心覆盖穴位为圆心,顺时针按摩3-5分钟。

2. 养血活血、促进子宫恢复

合谷穴:以对侧拇指按揉,两侧各3-5分钟。

血海穴:拇指按揉两侧血海穴,各3-5分钟。

3. 疏通乳腺、促进泌乳

膻中穴:拇指指腹按压3-5分钟。

4. 健脾益气、固本培元

神阙穴:手掌放于肚脐,顺时针绕脐做环形按摩3-5分钟。

足三里穴:拇指指腹按揉,两侧各3-5分钟。

5. 滋阴补肾

涌泉穴:睡前用温水泡脚后,以掌心搓热足心。

太溪穴:拇指指腹按揉,两侧各3-5分钟。

不同体质妈妈的产后饮食策略

1. 气虚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胖、汗多易感、气短乏力、头晕耳鸣、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口唇色淡、食欲减退。

适合食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鸡肉、牛肉、党参、黄芪、红薯、山药、栗子、莲子、芡实、玉米、糯米、燕麦、菌菇、石榴。

2. 血虚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瘦、头晕乏力、肠燥便秘、面色苍白、失眠多梦、精神不振。

适合食用滋阴养血的食物,如:乌鸡、猪肝、猪血、当归、阿胶、黑芝麻、龙眼肉、红枣、红糖、菠菜、黑木耳、葡萄、樱桃、荔枝。

3. 阳虚体质

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喜暖、手脚冰凉、脾胃虚寒、精神不振。

适合食用温补的食物,如:红糖、姜、羊肉、泥鳅、海参、南瓜、核桃。

科学坐月子的经验之谈(月子应该怎么坐)(2)

图片来源:pixabay

4. 阴虚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瘦、颧红、怕热喜凉、口唇干燥、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适合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猪肉、鸭肉、鸭蛋、甲鱼、百合、番茄、莲藕、甘蔗、甜瓜、柑橘类水果。

5. 痰湿体质

表现为形体偏胖、运动较少、嗜睡、舌苔厚腻、胸闷痰多、大便粘滞。

适合食用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的食物,如:白萝卜、洋葱、芋头、紫菜、海带、蛤蜊、白扁豆、赤小豆、薏苡仁、蚕豆、木瓜。

6. 湿热体质

表现为困重倦怠、面色黄暗、痤疮粉刺、口苦口臭、小便色深。

适合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丝瓜、冬瓜、黄瓜、苦瓜、白菜、芹菜、茭白、葫芦、莴苣、绿豆、豆腐、豆芽、苹果、猕猴桃。

“月子餐”常用的中药材

1. 丝瓜络

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活血下乳,适用于产后气血瘀滞、乳汁不通。

2. 通草

味甘淡,性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利小便、通气下乳,适用于产后乳少、乳汁不下。

3. 当归

味甘,性温。归心、肝、肺经。

功效:补血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产后血虚、恶露不下、肠燥便秘。

4. 阿胶

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

功效:补血养血、滋阴润肺、安神止血,适用于产后体虚、失眠。

科学坐月子的经验之谈(月子应该怎么坐)(3)

图片来源:bigstock

5. 制何首乌

味苦、甘、涩,性温。归肝、肾、心经。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适用于产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脱发。

6. 益母草

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

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7. 黄芪

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益气健脾、固表止汗、利尿、生肌,适用于产后免疫力低、汗多、气虚乏力、疮口久不愈合。

8. 冬虫夏草

味甘,性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肾益肺、止血化痰,适用于产后精血亏虚、自汗畏寒、腰膝酸痛。

常见的通乳食物

莴笋、丝瓜、黑芝麻、花生、南瓜子、赤小豆、番木瓜、猪蹄、鲤鱼、鲫鱼、鲶鱼、章鱼、河虾、海虾

产后药膳方举例

当归生姜羊肉汤、杜仲核桃猪腰汤、白果乌鸡汤,黄芪猴头汤、归参炖母鸡、虫草炖老鸭、芡实煲老鸭、阿胶枸杞炖鸽子,何首乌煲鸡蛋,益母草红糖煮鸡蛋、阿胶糯米粥、薯蓣鸡子黄粥、黄芪红枣茶

*中药的剂量、配伍及适应症有个体化差异,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中医##产后护理##坐月子##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