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廷黑暗,诸侯群起,混战不断,在持续的战乱中,几个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一步步脱颖而出,例如我们熟悉的曹操、孙权、刘备,进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蜀魏吴三国争夺最后谁赢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蜀魏吴三国争夺最后谁赢了(魏蜀吴的恩怨情仇)

蜀魏吴三国争夺最后谁赢了

东汉末年,朝廷黑暗,诸侯群起,混战不断,在持续的战乱中,几个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一步步脱颖而出,例如我们熟悉的曹操、孙权、刘备,进而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演义》一书将三国时期的的恩怨情仇刻画得惟妙惟肖,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情节早已脍炙人口,但就历史而言,这些都是小说所虚构的故事,并不能作为历史真相。

对“三国”,笔者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当属曹、刘、孙三家起兵创业及诸侯混战时最为精彩,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发生于东汉末年,并未属于三国的时期,所谓三国,实际上是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废汉献帝,国号“魏”,史称“曹魏”。这也标志着汉王朝的正式灭亡,三国时代的正式开启。随后,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在建邺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

三国建立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一段时间,各国的国力得以缓慢恢复,总体而言,曹魏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东吴次之,蜀汉最为弱小,吴蜀两国的统治者也意识到唇亡齿寒的关系,两国联盟也一持续存在。在三国相对稳定的这段时期内,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但都无功而返,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他的继任者姜维,也多次北伐,但除了耗费国力民力之外,并未取得任何突破性的成绩。而在东吴,几任统治者也都响应蜀国的北伐策略,同时在东线向魏国发起进攻,但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效果。

公元249年,魏国发生高平陵政变,司马懿簒取曹魏大权,但仍尚未废除曹氏帝王。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 ,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迫曹魏皇帝曹奂禅让而称帝 ,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定都洛阳。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

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文臣武将、谋士游侠,层出不穷,智者斗智,武者斗武,为历史增添了厚重的英雄色彩,这大概也是世人乐于评说三国的原因之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