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不一定是个好皇帝(为什么说宋徽宗)(1)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宋哲宗的弟弟,宋朝第八位皇帝。由于自幼养尊处优,他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他非常聪明,但对儒家经典、史籍等正规的学业兴趣不大,倒是对写字、绘画、古玩、踢球、养宠物、摆弄花草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简直就是天才。但这些本事跟治理国家一点关系也没有。

宋徽宗不一定是个好皇帝(为什么说宋徽宗)(2)

早在赵佶还没当皇帝的时候,宰相章惇对他有一个评价:“轻佻不可以君天下。”意思就是,赵佶做事轻浮、不稳重,不适合当皇帝。何以见得呢?随便举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

有一次,赵佶去找他的姑父驸马都尉王诜(shēn)。王诜这个人行为放荡,和赵佶臭味相投,他俩是好朋友。赵佶向王诜借梳子梳头,梳完之后拿着梳子不停地把玩,显得特别喜爱。王诜说:“这种样式的梳子我有两把,送你一把好了。”

宋徽宗不一定是个好皇帝(为什么说宋徽宗)(3)

当天下午,王诜派他的仆人高俅去给赵佶送梳子。高俅见赵佶正在和一帮人踢球,就站在旁边等着。高俅这个人没别的本事,可踢球的技术非常好。他看到赵佶偶尔踢出一两个好球,禁不住高声喝彩起来。赵佶一看,高俅是个踢球的行家,就让他一块儿踢球。高俅故意在他面前卖弄本事,使出各种技巧,踢出了一连串好球。赵佶非常高兴,就把高俅留在了王府。

从那以后,赵佶天天和高俅一起踢球,经常赏给他贵重的东西。别的仆人不服气,求赵佶也赏自己。你们猜,赵佶怎么回答?他竟然不屑一顾对仆人们说:“你们也要赏赐?你们有高俅那样的一双好脚吗?”

你们听听,这像是一个皇子说的话吗?

宋徽宗不一定是个好皇帝(为什么说宋徽宗)(4)

当上皇帝之后,他的“轻佻”本性一点也没变。他特别推崇道教,从小喜欢看关于道教神仙鬼怪的书籍,对神仙的生活十分向往。有个茅山道士对他说,京城东北角风水太低,只要稍微垫高一点就可以多生儿子。他照老道的话做了,果然时间不长就有了好几个儿子。这下子他更崇拜道教了,在全国各大城市修建道观,设置道流官阶,很多道士都和朝廷官员一样拿上了工资。

有个叫王老志的道士,第一次见徽宗的面,就递给徽宗一个大信封。徽宗打开信封一看,里边竟然是他多年以前写给两位妃子的情诗。徽宗觉得王老志确实有神通,封他为“秒观明真洞微先生。”还有一个叫王仔昔的道士,没有见到徽宗的爱妃,只在宫中作法,就把妃子的眼病治好了,被封为“通妙先生”。

宋徽宗不一定是个好皇帝(为什么说宋徽宗)(5)

但是,这两位道士和林灵素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林灵素忽悠宋徽宗说:“上帝的大儿子叫长生大帝君,投胎转世来到人世,就是陛下。”宋徽宗听自己是神仙下凡,怎么能不高兴呢?他赏给林灵素很多东西,封他为“通真达灵玄妙先生”。为了让人们都知道自己是神仙下凡,徽宗多次组织万人大会,让林灵素讲述他的前世今生。即使这样,徽宗还是觉得不过瘾。政和七年(1117年)四月,他下了一道圣旨,册封自己为“教主道君皇帝”。

让一个这么不靠谱的人治理天下,北宋不亡国才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