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轿车检验合格标志可以不用贴吗(检测不达标不能上市明年买车可先看车内空气合格证)(1)

小轿车检验合格标志可以不用贴吗(检测不达标不能上市明年买车可先看车内空气合格证)(2)

【核心提示】

近年来,扬州私家车不断增多,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据相关媒体此前报道,国家环保部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即将在 明年出台,这意味着大量“毒车”必须“消毒”,而江苏也将出台车内空气污染控制规范。那么,扬州目前情况如何?昨天记者从我市环保部门了解到,明年市民购 车或将收到一份车内空气检测合格证。

车内空气强制标准将出台

检测不达标,车辆不能上市

据省环保部门透露,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管理办法将在明年出台,其中就有针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的内容。同时,国家环保部正在制定车内空气强制性标准,我省也将相应出台车内空气强制标准,最快明年就可以出台。

据悉,车内空气强制标准将对8种常见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分别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进行限值,车辆出厂前,必须由专业检测机构对密闭车厢的空气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如果不达标,将不能上市售卖。

扬州情况

明年买车或收到检测合格证

“新车买回家,就担心车内空气质量污染,对身体不好。”这是不少有车一族放心不下的一点。

全省即将出台车内空气污染控制规范,扬州究竟情况如何?“目前我们还未接到上级部门的文件通知。”昨天,记者咨询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了解 到,不过,考虑到车内空气质量与市民健康密切相关,国家及江苏省也相继发布相关法规,“将来我市车主拿到新车,除了有车辆合格证、使用证书等,还将拿到一 份车内空气检测合格证。”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

记者探访

新车旧车,车内味道都怕人

“车内味道别提多大了,这就是买车后我最担心的问题。”记者昨天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都有着如此担忧。市民钱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刚买车一个 月不到,但是每天坐在车中都受着“煎熬”,“新车都有味道,没办法,我车上不仅放了竹炭包,还买了一堆车载香水。每天车本身的味道和香水味交加,我真有点 害怕对身体有害。”

“车辆都买了2年多了,但是车内味道依旧除不掉。”市民薛先生也表示非常苦恼,“平时天气还好,每到高温天气,一上车那股味道直接刺鼻,我都要打开全部车窗,散味好久才敢开车上路。”

除了摆放车载香水掩盖味道、打开窗户散味,还有市民曾将车开到空地上,将车窗全部打开,在烈日下暴晒,只为了除味,“新车旧车,车内味道都怕人。”

抽样检测

中低档车辆多项指标超标

究竟私家车内散发“毒气”情况如何?记者昨了解到,市环保部门前段时间对私家车车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不太妙,我们发现,高档车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基本能达标,而中低档车辆多项指标出现超标。”环保局总工程师恽立群介绍。

主要是哪些部位散发“毒气”?据专家介绍,主要污染源是私家车里面的塑料零件,其次是内饰。“私家车内部如真皮坐椅、泡沫、革等装饰品会散发出乙苯等有害气体。另外,私家车地板上层使用的阻尼材料极易散发挥发性有害气体,并且极易超标。”恽立群介绍。

“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前置污染物,它的浓度高,意味着车内PM2.5浓度一定也很高,空气污染高的车厢,车内空气甚至比车 外更差。”相关数据表明:车内温度达50℃、湿度为70%时,车内甲醛、苯等污染物会大量释放,严重超标。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受损,损 伤肝脏和造血系统。“车内温度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专家建议

应多开窗换气,内饰少装

业内人士介绍,新车刚下生产线就上市,配件和车内软装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还没有充分释放,污染物浓度较高,因此新车车内空气污染更严重。

据悉,新车车内零部件中,比如坐椅、地垫等地方,都含有甲醛,而装饰,比如贴膜、喷漆等,也会增加车内空气污染。“新车撕掉塑料包装后,最 好放置一两个月后再使用;车内多用较环保的麻、布类材质的地毯、脚垫、坐垫等天然材质的饰品,少用橡胶或化纤类等可能释放污染物的产品;车辆用了一段时间 后,可自行清洁空调滤芯,一般每3个月用刷子清洗一次即可。”恽立群建议。

此外,每次开车前,最好先将四个车门全部敞开,将空调开至最大,彻底给车内通风换气后再驾驶;户外空气较差或交通拥堵时,可以开启汽车内循 环,避免污浊空气进入车内;天气晴好,交通状况也较好时,多用外循环,或者关闭空调,打开车窗,用自然风换气。并且,当车辆行驶3万公里左右,就应更换空 调滤芯。

【新闻延伸】

近年来车内空气污染典型案例

近年来,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和投诉的热点,下面是国内市场针对车内污染投诉的几起典型案例。

北京车主起诉道奇公羊

2002年3月,北京消费者卢先生购买了一辆美国产道奇公羊汽车。同年8月,卢先生发觉车内气味刺鼻,便将新车送检。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 环境监测中心根据国家关于装饰工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检测,结果其车内甲醛超出国家规定标准26倍。法院二审以我国还没有出台车内空气标准为由,判决经销商 补偿消费者3万元。

北京车主起诉东风雪铁龙

2010年3月初,北京的崔先生购买了一辆价格11.28万元的东风雪铁龙轿车,后发现车内有强烈的异味,几个月后,异味不但没消除反而加 重。崔先生额头两侧头发不断脱落,并常头晕头痛、血压偏高。同年7月,他委托相关机构检测,结果为“车内甲醛严重超标”。崔先生起诉要求汽车销售公司退车 返还车款,并赔偿医疗费、检测费等共12万余元。朝阳法院受理此案后,双方于私下达成和解。

贵阳车主投诉长安悦翔

2010年5月,贵州的张先生买了一辆长安悦翔轿车。使用4个月后,车内气味刺鼻,且感觉鼻腔、咽喉不适。因怀疑疾病系车内空气污染所致, 张先生将经销商告上了法庭,索赔治疗费用、精神损失费等总计7万余元。法院在查清事实的情况下采纳了张先生举证责任导致的诉求。贵州省凯里市人民法院一审 判令销售商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返还张先生购车费、车辆购置税、保险费等总计6万余元及医疗费用1968元等。

央视曝光阻尼材料或致癌

2013年3月19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奔驰、宝马和奥迪车内使用的阻尼材料污染车内空气,可能诱发癌症。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为降低 成本,奔驰、宝马和奥迪等6款国产豪车使用了致癌物沥青作为车身阻尼材料,经过专家和相关部门检测,奔驰C级、E级,宝马3系、5系,奥迪A6、Q5均含 有70号沥青成分。(经济参考报)

汽车制造材料需申报

车内味道有专人评价

美国:美国把室内和车内空气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美国环保局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必须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确 保对环境和人体危害程度达到最低点后才能使用。申报者一旦违反规定,将负担巨额的罚款,还要召回产品清理污染,主要负责人甚至会被判刑。

日本:2005年日本机动车协会(JAMA)发布了《小轿车车内空气污染治理指南》,汽车厂商还针对车内空气污染专门开发了相关产品,如带除菌功能的新型汽车空调等,在出厂前,还有专人针对“车内味道”进行感官评价。

德国:全球最早关注车内环境污染,并颁布相关法规政策的国家。对汽车由内而外的材质都作了细化要求,更是要求销售前必须经过有毒空气释放期,并鼓励使用汽车抗菌净化新技术,光触媒,对车内空气净化杀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