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巨头达能7月30日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销售业绩。上半年,达能销售收入约122亿欧元,同比降1.1%;销量保持平稳,同比增长0.1%。

“第二季度恰逢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当时全球约半数的人口处于防疫限制措施之下。”达能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范易谋表示,目前仍然很难准确预测下半年消费习惯和宏观经济将如何变化,特别是在防疫限制措施的解除上仍充满不确定性。但是,“达能相信本年度最艰难的一个季度已经过去,下半年业务状况将逐步得到改善。”

达能上半年不同产品品类和渠道的业绩表现不一。其中,约占80%收入的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增长。

专业特殊营养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第二季度,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其中,成人营养品销售表现较好,但是香港地区口岸的关闭及多国持续实施旅行限制,继续对婴幼儿营养品的销售造成影响。

达能的并购历程(达能上半年营收下滑1.1)(1)

基础乳制品和植物基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第二季度,作为日常消费品的基础乳制品业务在欧洲和北美市场表现稳健,销售收入实现低个位数的同比增长。

饮用水和饮料业务方面,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9.1%。第二季度,随着疫情蔓延到此前相对未受影响的地区,在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各国市场,饮用水和饮料业务的销售收入普遍下降。在中国,尽管由于消费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脉动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但是和第一季度相比降幅有所收窄。

但达能在中国市场没有放慢步伐。二季度,达能继续推进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在中国超高端市场的扩张步伐,推出包括爱他美Essensis系列配方奶粉在内的多款创新产品,通过多个渠道如天猫国际、京东等电商平台销售。

7月16日,达能宣布了总额约为1亿欧元(约合7.9亿元人民币)的一系列投资,包括在上海成立开放科研中心,收购本地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提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产能,以进一步支持并拓展中国市场的专业特殊营养业务。

据悉,未来达能开放科研中心将拥有超过百名在营养、食品感官科学、食品安全质量、以及数字创新领域的科研人员,主要聚焦母乳研究、肠道健康以及食品安全质量三大议题。

谢伟博表示,“达能开放科研中心将促成达能与中国企事业单位、院校,以及膳食和医学专家紧密合作,加快达能在中国的创新速度。”

2019达能年销售收入约253亿欧元,旗下拥有众多国际品牌(如碧悠、Actimel、Alpro、爱他美、Danette、Danio、Danonino、依云、纽迪希亚、诺优能以及富维克)和本土品牌(如 Aqua、Blédina、Bonafont、牛栏牌、Horizon、脉动、Oikos、Prostokvashino、Silk以及Vega)。

其中,中国是达能全球第二大市场。达能中国在集团全球销售额的占比接近10%。达能已有两个全球研发中心和七个专业研究中心,中国开放科研中心的揭幕将进一步提升达能的科研与创新实力。

对于下半年局势,由于市场环境持续动荡,加上疫情的严峻程度和持续时间、宏观经济形势、各地解封进程、消费习惯变化的影响仍不明朗,业务前景依然难以预测。达能方面表示尚无法提供新的2020财年业绩指引。

据贝恩最新发布的《2020购物者报告》显示,2019年,电商增长35.2%,进一步抢夺大卖场份额。大卖场份额下滑3.4%,杂货店下滑7.2%。同时直播电商崛起,从口红到方便面,直播遍地开花,在疫情期间更是一枝独秀。2019年电商增长超过三倍,占到线上零售总额的4%、总体零售额的1%。

直播火爆让线上购物节增多,线上化步伐稳定,导致多数品类的促销率走高。婴儿纸尿裤和婴儿配方奶粉的促销率同期分别增加了4.8和5.1个百分点。2019年,线上整体促销率从40%上升到43%。线下促销率也从22%增加到了23%,但仍远低于线上水平。

婴儿用品作为电商渗透率最高的品类之一,渗透率增速较低。很多品类诸如纸尿裤、配方奶粉、护肤品、化妆品等电商渗透率增长已趋饱和。有些公司由此向全渠道转型。

包装食品增速从上一年的4.5%下降到1.9%,主要是因为平均售价增速下滑。包装食品销售有几个明显的特征:方便面和婴儿配方奶粉依然是增长最快的品类,其中,因为大包装盛行且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便利性的极致追求,方便面品类增长了6%;婴儿配方奶粉依然保持强势,但是出生率的下降导致销量增长放慢、竞争加剧、价格下跌,难免出现式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剑华 实习生:郭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