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庶女攻略》原著里,徐令宜和罗十一娘一一共养育了6个孩子,四男两女。按年龄分别是庶长子徐嗣谕、庶长女徐嗣贞、嫡长子徐嗣谆(世子)、养子徐嗣诫、嫡次子徐嗣谨(武进伯)、嫡长女徐嗣暖。今天小编给大家盘点下这几个孩子的最终结局。

‬徐嗣谕

锦心似玉大结局几个孩子怎么样了(原著里徐令宜5个孩子的结局)(1)

谕哥儿虽是长子,却是庶子与爵位无缘,在永平侯府这样的有爵之家,是个尴尬的存在。没有出息只能做为旁枝永远依附侯府,有出息又往往会引起嫡子的忌惮,手足失和。谕哥儿的生母秦姨娘是原来服侍太夫人的婢女(后因谋害谆哥儿被侯爷赐死),谕哥儿的出身是大家族里地位最低的婢生子。出身是谕哥儿内心深处最大的伤口,谕哥儿的敏感自卑、冷漠都是因为自己的出身。

谕哥儿还未出生时,因和秦姨娘同时有孕的佟姨娘出了意外一尸两命,各种矛头指向徐令宜点嫡妻罗元娘。为以防万一太夫人命秦姨娘搬出徐令宜这一房的院子,迁入二夫人项怡真的院子,母子俩俱受到项氏庇护。

谕哥儿由二夫人启蒙读书。二夫人娘家父亲曾高中状元,是名满天下的饱学鸿儒;二夫人是父母的独生女儿,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名噪一时的才女。谕哥儿由这样的名师开蒙指点,学业根基非常好。后来又拜入徐嗣谆未来岳父姜松先生门下,去他的书院苦读。

侯爷一直敬重二嫂,仰慕项家的门风,又敬佩二嫂的嗣兄项大人学识好、为人端方周正,深谙为官之道。想求娶二嫂娘家侄女许配给谕哥儿。项怡真有一个侄子,三个侄女,她明白哥嫂断不肯将嫡长女许配庶子,又觉得最小的侄女过于娇气柔弱不堪当长媳,二侄女项柔讷性格沉静、温柔有礼最适合谕哥儿。

项大人幼时丧母,备受继母虐待,幸得项怡真父亲怜惜,力排众议将他过继过来做嗣子。在项家项大人得到最好的生活和教育,高中进士娶妻生子,一辈子顺风顺水。所以项怡真一开口提亲,项大人也没跟夫人商量,满口应允。一来项大人感恩项怡真父母;二来觉得谕哥儿由妹妹教养长大,人品学识肯定没问题;三来谕哥儿虽然是庶子,毕竟是永平侯长子,皇后娘娘的侄子,前途肯定是保障的。

谁料,项夫人竟一口回绝。一来是因当年项怡真出嫁时,母亲因觉得项大人是嗣子就把项府的大部分资产都陪家给女儿,尤其是那些无价之宝的藏书,项夫人就此跟婆婆和小姑子结了仇。又嫌弃徐嗣谕生母卑贱,徐嗣谕又还没有任何功名傍身。做重要的是明知道自己跟小姑子关系不好,丈夫连和自己商量一下都没有,就答应了婚事,项夫人咽不下这口气,死活不答应这门婚事。

若干年后,项大人长子因两次定亲,未婚妻都暴病而亡,落了个克妻的恶名,无人给他说亲。项家给柔讷相亲时,对方母亲又看上了活泼的妹妹。此时,永平侯府发展的蒸蒸日上,徐嗣谕中了秀才后又中了举人,又是姜松先生的高足,前途无量。项夫人又厚着脸皮,上门走动,又想把二小姐嫁给谕哥儿。十一娘一直对于项夫人拒婚耿耿于怀,但是又想到二嫂守寡孤苦,有娘家侄女嫁进来,多少能陪伴解闷儿,徐项两家亲上加亲也是好事。最后询问了徐嗣谨自己的意见后,答应了婚事。

锦心似玉大结局几个孩子怎么样了(原著里徐令宜5个孩子的结局)(2)

徐府风风光光迎娶了项柔讷,项府也没有任何挑剔给女儿备下丰厚嫁妆,真正两好搁一好,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婚后,徐令宜把部分田庄、店铺划到谕哥儿名下,十一娘也不刁难儿媳妇,也不让她在自己身边站规矩。还送儿媳妇到谕哥儿求学之地,不让两人夫妻分居。十一娘在柔讷怀孕后又把她接回来精心照料。后来柔讷生下长女莹莹,是永平侯的长孙女,全家的掌上明珠。柔讷虽然是二夫人的侄女,因二夫人为人孤傲冷淡,她反而和婆婆十一娘更为亲近。徐嗣谕的才学,身边也多了很多有学识的朋友,在官场上也有很多好友。诫哥儿也担当起了照顾弟弟们的责任,他对弟弟的爱护也受到了侯爷和十一娘的赞扬。

徐嗣谕后来高中进士,放弃了在京城做庶吉士,想要去江南外放做地方官。最后徐嗣谕跪在母亲十一娘面前,饱含深情感谢母亲这些年的养育,希望母亲能说服父亲让自己外放,并恳请母亲在有生之年去自己的任上参观游览,希望给父母养老送终。诫哥儿离家去江南赴任时,带走了全部东西,很明显侯府,他这辈子都不会再搬回来生活了。做为一个优秀的庶长子,他只有远离家族的核心,才能确保嫡长子地利益,避免手足相残。他只有离开,才能消除因出身带来的伤害,他终于靠自己封妻荫子,给妻儿圆满的生活。

‬徐嗣贞

锦心似玉大结局几个孩子怎么样了(原著里徐令宜5个孩子的结局)(3)

贞姐儿出嫁前,是侯爷唯一的爱女。虽是庶出,京城贵眷无不知她由侯夫人亲自教养,是侯爷夫妇的掌上明珠。

十一娘刚嫁入侯府,就喜欢上了宽厚善良的贞姐儿。因她母亲文姨娘,出身江南巨贾之家,为太夫人所不喜。贞姐儿从小离开父亲和生母,在太夫人身边长大。侯爷忙,一个月也见不到几次,说不上两句话。生母和她虽在一个府里,这么多年太夫人也不让她见一次。十一娘特别能理解贞姐儿的心情,把她从太夫人那里接回自己院子里亲自教养,让这孩子能和父母朝夕相见,以解孺慕之思。

十一娘非常疼爱贞姐儿,也刻意培养侯爷和女儿的感情,也从不在女儿面前让文姨娘站规矩给她难堪,保护女儿的体面。亲自教女儿手工女红,当家作主理事。在十一娘身边生活几年后,贞姐儿就变成了一个开朗明媚的孩子,也是侯爷的贴身小棉袄。侯爷一个粗糙的汉子也开始关心女儿的衣食住行。

因十一娘经常带女儿出入各府宴会,贞姐儿有了好几个闺蜜,在京城女眷中有贤名,提亲之人络绎不绝。十一娘和侯爷对女儿的婚事非常慎重。对于求娶之人,但凡觉得条件还不错的,都会仔细打听,细细观察,亲眼相看。最后在总兵李忠的二公子李霁和威北侯夫人的娘家侄子邵仲然之间举棋不定。李霁明显条件更好,但他是看中了贞姐儿的家世。邵仲然是偶然间在威北侯府远远看到了和众千金一起赴宴的贞姐儿。大家都在谈笑,只有贞姐儿招呼丫鬟给她们端茶倒水,忙里忙外。匆匆一瞥,贞姐儿的谦逊有礼,善良稳重就扎进了他的心中,厚着脸皮求姑母为他上门提亲。

这俩人,侯爷和十一娘都亲自相看过。李霁长袖善舞,进退有礼,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人长得也不错,侯爷对他比较满意。邵仲然系出名门,族中子弟皆习武名闻天下。邵公子长得剑眉星目丰神如玉,和贞姐儿犹如一对金童玉女。他在拜见侯爷时有点紧张,侯爷觉得他不如李霁,何况邵家远在沧州,邵仲然是长子必须在家守业,侯爷夫妇不舍得闺女远嫁。

犹豫之间,十一娘把贞姐儿生母文姨娘叫来商量。文姨娘出身巨贾之家,历来善于看人揣摩人心。虽然于理礼不合,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十一娘还是排除困难,带着文姨娘又考察了俩候选人。文姨娘慧眼如炬,一眼看初李霁少年老成、善于克制和伪装,没有什么真性情。反而和十一娘一样,对稳重有礼,一言一行出自天然的大帅哥邵仲然更满意。

摇摆间,政局有变,李忠和儿子李霁都是善于冒险和钻营的,对权利特别渴望,侯爷深感这样的家庭和丈夫不会给女儿带来幸福。反观邵家,一百多年来不朋不党,对于家中子弟约束极严,也善于明哲保身。又深感邵仲然对于女儿的一片深情,果断以八字不合为由拒绝李家,为贞姐儿定下邵仲然。

订婚后,侯府不舍得千金早早嫁人,要把女儿多留几年。侯爷批给十一娘一万两巨款给女儿办嫁妆。十一娘转手把这笔钱给了生意精文姨娘,让她去采办。文姨娘为贞姐办的嫁妆件件是精品,很快就把这一万两花光了。十一娘又背着侯爷给文姨娘批了一万两,嫁妆办完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嫁妆少说值好几万两银子。文姨娘私下做生意的多年积蓄都贴给女儿办嫁妆了。侯爷还在京郊又给女儿买了好几个田庄。

贞姐在定亲后,跟着父亲母亲还有生母又生活了好几年。这段时间,十一娘教女儿管家,文姨娘教大小姐理财。邵公子,每到年节或亲自上门或派心腹管家给侯府送来玲琅满目的礼品。这一年春节还给府里各位小少爷一人送了一对画眉鸟,声音婉转动听,把孩子们稀罕的不行。还给贞姐儿送来一只漂亮的鹦鹉。后来十一娘还调皮地问女儿:“听说邵姑爷送来的这只鹦鹉可聪明了,还会背诗。什么“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听说还是沧州口音。”羞的女儿满脸通红,好几天没给鹦鹉喂吃的。

在等待完婚的这几年,邵仲然不负众望,中了武举人,又中了武进士。中进士后,皇帝听说这邵进士是小舅子永平侯爷慧眼为女儿择的良婿,亲自召见。邵仲然深知皇帝对于岳父很忌惮,不想让他做大做强。在皇帝提问时,邵仲然故意夸夸其谈纸上谈兵,让皇帝觉得他是个庸才,永平侯眼光一般。让皇帝对永平侯放下戒心,并亲自为他和贞姐儿赐婚。徐令宜听说了女婿的表现,高兴的不得了,深感十一娘为女儿为徐家找到这么优秀聪明的女婿。

在一个黄道吉日,永平侯十里红妆送女出嫁,皇后娘娘还从宫中赏下了第一抬嫁妆为侄女添妆奁壮声势。婚后,贞姐儿深受婆家人的喜爱,主持邵家中愦和妯娌和睦相处。贞姐儿牢记母亲的教诲:必要把目光放在姑爷婚前的通房身上,要多跟侯爷展示自己的优点,她和邵仲然夫妻恩爱,还生下了两个漂亮可爱的儿子。

徐嗣谆

锦心似玉大结局几个孩子怎么样了(原著里徐令宜5个孩子的结局)(4)

徐嗣谆做为徐令宜的嫡长子,毫无疑问要继承侯府。生母罗元娘在去世前,为了确保他的地位不受威胁,费尽心神,一片慈母心肠,让人唏嘘不已。先是指定庶妹十一娘做侯爷的继室,亲姨妈做后母总好过其他女人。又费尽心思为儿子定下了姜家嫡女。姜家是书香世家,家中出过两任帝师,门生故吏遍布六部。姜松先生中状元后曾短暂入仕,后辞官归乡开馆授徒,深受士林学子的敬仰。这就给谆哥儿的世子地位打下了双保险。

谆哥儿从小体弱多病,有不足之症。太夫人一直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抚养,徐令宜一直觉得儿子过于娇养,阳刚之气不足。因谆哥儿是世子,不用走科举之路,徐令宜和十一娘在给儿子选老师时选的不是精通八股文的老学究,而是真正的饱学之士。

谆哥儿和诫哥儿跟着师傅,学习诗词歌赋之余也学各种乐器。师傅经常带着谆哥儿在京城附近游山玩水,深入市井之中找美食找各种工艺品。谆哥儿受先天条件所以限制,注定不能像父亲一样驰骋沙场上阵杀敌。生母早逝,相信元娘的在天之灵也是希望儿子能顺利袭爵,找一个贤妻,添几房美妾,生下几个孩子做一辈子富贵闲人。

谆哥儿生性敦厚,与哥哥和弟弟们都特别友爱。尤其是和弟弟徐嗣诫从小形影不离,相信相爱。对母亲十一娘也非常多孝顺。哥俩经常在逢年过节母亲寿臣时为母亲亲自动手做花灯。别看这哥俩,学习不咋地,尽显学渣本质,对于唱戏听曲,弹琴画画,上手就会。

成年后,徐嗣谆和幼时定亲的姜家嫡女瑟瑟成婚。瑟瑟系出名门,秀外慧中。因罗十一娘善针线、精于刺绣名声在外。瑟瑟母亲请来最好的女红师傅教授她的针线。成婚时给婆家长辈和兄嫂弟妹呈上自己亲制的衣物,手工之精美让大家赞不绝口。婚后瑟瑟谨记母亲的教诲:你婆婆虽然是庶女,短短几年就在侯府立足,深得太夫人和就业喜爱,也能理家主外照顾好自己孩子,绝不是等闲之辈,你要细心侍奉,断不可轻视。

瑟瑟虽是嫡长媳,却对婆母十一娘非常尊重,从不擅自作主。时间一长,徐嗣谆和侯爷都对她非常满意。十一娘也逐渐把府里的各项事务交给她打理。她从来都是提起一万分小心,就怕出差错。后来朝局有变,徐令宜更加谨慎、闭门不出,瑟瑟的伯父姜松非常希望徐令宜能帮助他,徐令宜一直打太极。瑟瑟伯母亲自上门来瑟瑟处打探消息,同时教瑟瑟给丈夫吹枕头风,给公公施加压力。瑟瑟刚一行动,露出点毛头,就被十一娘发现,隐晦地言语弹压点拨她。十一娘的说的很清楚,女人结婚了就是要服侍好丈夫照顾好孩子,男人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在朝堂上斗,且不可做娘家的探子,失了公婆丈夫的欢心,最后里外不是人。

从此瑟瑟更是小心谨慎,活的小心翼翼。后来徐嗣诫娶了十一娘四个的女儿罗英娘。这下瑟瑟更觉得自己日子不好过了。大嫂是二夫人的娘家侄女,弟媳是婆婆的娘家侄女,只有她四六不靠的。好在,十一娘事后也没有芥蒂,怼瑟瑟还是很好,逐渐把掌家之权交给了她。瑟瑟后来又生下了长子,永平侯府的嫡长孙。从此公婆丈夫对她更好了,也真正把侯府当成了自己家,一心相夫教子侍奉公婆。

徐嗣诫

详细请参阅我写的《#‬锦心似玉#原著里有一种幸运叫:徐嗣诫遇上罗十一娘》

徐嗣谨

详细请参阅我写的上一篇《#锦心似玉#原著里徐令宜和罗十一娘的儿子徐嗣谨》‬

徐嗣暖

锦心似玉大结局几个孩子怎么样了(原著里徐令宜5个孩子的结局)(5)

全文最后,侯爷徐令宜和继室罗十一娘的最后一个孩子,永平侯府的嫡长女。生暖暖的时候,徐令宜孙子、孙女都好几个了,离他上次当爹也过去了好多年。老来得女,作者都不用写,读者都能猜到暖暖有多受宠。这个孩子跟他调皮的哥哥不同,非常安静乖巧。软软糯糯,冰肌玉骨,漂亮可爱。

我们暖暖绝对的投胎小能手。她出生在侯府最昌盛的时期,哥哥姐姐们都已成家立业,独得父母兄嫂的宠爱。想想她爹是永平侯,胞兄是16岁就一战成名的武进伯,二品封疆大吏。姑姑是当今太后,皇帝是她嫡亲表哥,皇后娘娘是她姐姐的闺蜜。成年后的暖暖,怎么也得被封个县主,选婿都得太后下旨全国遴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