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的神仙句子(1921心灵的对话史诗的表达)(1)

电影《1921》人物照片(部分)

红色七月,主旋律电影领跑院线。其中的《1921》无疑是重头戏,所承载的期待很多,所获得的好评也很多。

《1921》聚焦13位中共一大代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一群怀揣报国之志的年轻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最终开启了民族振兴发展的新篇章。书写这样波澜壮阔的历史,影片是立足于对历史人物的生动刻画之上,“我们努力通过艺术创作解读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将他们的形象真实、丰富地展现在当代观众面前”,实现了不同时代中国人的心灵对话。

写实与写意

《1921》中有两场“跑”让人难忘。一场是李达和王会悟安排中共一大代表住宿,准备借用博文女校宿舍,不会说谎的王会悟不知怎样跟黄绍兰校长开口,李达便教她先跑步,说跑完便松弛了、不紧张了,后来,王会悟便是如此气喘吁吁地完成了使命。另一场是在上海参加中共一大期间,毛泽东与欢庆国庆日的法国集会队伍偶遇,目睹了国人遭受的冷遇和驱赶,愤然在街头狂奔。两场“跑”给人的触动完全不同:前一场令人轻松快意,后一场让人愤懑沉重。

而这两场“跑”也是影片两种叙述手法的突出表现。写实与写意、故事性与象征性交替出现、彼此渗透和交织,正是影片的亮点之一。它很好地解决了拍摄这部电影所面临的难题:“1921”该如何讲述?——建党不仅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历史,而且被太多人以各种方式讲述过,它的每个侧面、细节中,国人几乎都耳熟能详。显然,要再现好它,需要的不仅是真实,还要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一方面,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常用的故事化叙述还不够;另一方面,若仅有故事,还不足以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这段史实加以思考和歌颂。

于是,《1921》另辟蹊径:在人人知晓的故事里提炼史诗性元素,将生活化、接地气的主线故事,与充满象征和隐喻的写意画面相结合,完成了史诗般的表达。影片主线故事叙述独特,选择了李达夫妇为“第一视角”,令观众耳目一新。李达是中共一大的筹备者和主要参加者,他的“视角”兼具接续性和完整性。而他跟王会悟适逢新婚、伉俪情深,也自然而然地为故事渗透了“烟火气”的生活和浪漫的爱情,从而让影片与观众间产生了更多的情感共鸣。

在主线故事外,影片中还有大量看似“关联不大”的画面;相对于前者的“实事实写”,后者则为“虚事实写”。前文讲到的毛泽东的奔跑即是如此。通过热闹与冷清、快乐与屈辱的强烈对比,隐喻了当时国家的危局、民众的处境;前一分钟高亢的《马赛曲》,与后一分钟青年的独自奔跑,瞬间生成了愤懑、孤独、彷徨等多种情感,也是对革命先驱救国热情和艰辛探索的抽象再现。还有一个画面值得一提,就是李达家对面窗口多次出现的小女孩,这个画面并没有什么情节性意义,但代表了一种“纯粹的美好”,象征着未来、希望和为之奋斗的价值所在。影片尾声处,犹如水墨画般的“红船”剪影,和代表们合诵《共产党宣言》、合唱《国际歌》,更完成了“诗”一般的抒情和升华。

人物与背景

多年来主旋律影片的探索,让此类影片在人物塑造水平上大幅提升,诞生了众多鲜明饱满的银幕形象。而《1921》在“群像”塑造上又添新的亮点,它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简笔素描”般的手法,通过几笔“点划”、抓住片鳞半爪,对人物予以传神的描摹。13位中共一大代表,并不是一个群体符号,而是各具性格、思想、经历……这样一群鲜活的人物,让历史更加真实可感。

我们记住了李汉俊多次面对法国巡捕时的机智、冷静,用一口流利的法语化解危机;记住了张国焘迫不及待地与共产国际代表私下会面,他强烈的权力欲似乎早在那时便初见端倪;记住了初来上海觉得哪儿都新鲜,迫不及待地出去“见识”,晚归后翻墙而入的几位年轻人,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都才20岁上下,他们是革命者,也是心性活泼的少年。同样,我们还忘不了,那个“开会”、度蜜月两不误的陈公博;因陪女朋友吃冰激凌、坏了肚子,而错过最后一天会议的周佛海,他们的故事呈现了历史的不同面向。而最令人动容的是,烛光下何叔衡讲述的“想要抬起头来做人”、夜色里李达诉说的“日本人的火柴”两个故事,它们直接将今日的观众带入那个时代,与影片人物感同身受。

作为一部历史片,《1921》的使命当然不止于讲述,在构建这部“史诗”的过程中,主创团队显然查阅过大量史料,为故事的发生“编织”出广阔、细密的时代背景。从宏观方面看,与建党故事并行的,还有一条支线,即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主线、支线并行,进一步引导着观众思考:建立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之历史必然性。同时与主线、支线缠绕在一起的,还有一些微妙线索,如国际反共势力的围追堵截、日本间谍的暗中渗透、上海租界的诸般生态……它们仿佛暗流涌动,共同营造着建党前后的历史环境。

另一方面,许多党史中曾讨论较多或备受关注的细节,也在影片中得以巧妙表现,如:陈公博夫妇居住的大东旅社的一声枪响,它是确定中共一大具体时间的重要依据;法租界密探对中共一大的破坏,具体情节在相关人员记忆中存在差别,电影采用的虽是一家之言,却更突出了建党伟业所面对的云谲波诡的时代特点。精细的历史背景营造,使得电影“史诗”般的书写更具厚重感和震撼力,随着它不断地铺陈、递进,那段百年前的历史也在观众心中洋溢开来,继而,静水深流般唤醒了心底的感动和力量。

来源: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