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1)

在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白雪公主、仙蒂瑞拉和爱洛公主作为最初登场的三位公主是典型的“传统公主”:精致的外貌与天真善良而又柔弱无助的性格。

迪士尼在塑造这三位公主形象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童话中的特色,并借助对细节的补充表现了她们扁平化的人物形象,强化其作为“受难者”和“被拯救者”的形象。

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2)

俄国艺术理论家普洛浦曾对民间故事做出功能划分,将民间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分为其中类型,其中的“公主”便代表着“常常受坏人胁迫,而又在最高潮等待被英雄救助”的角色,不难看出,早期的三位迪士尼公主正契合这样的角色定位。

白雪公主善良天真,因为出众的美貌而遭到恶毒皇后的妒忌,在失去生父后为了躲避皇后的迫害而逃离自己出生成长的城堡,躲入少有人踏足的森林,被七个小矮人收留。

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3)

为了报答小矮人的照顾,她主动承担起家务活,并努力和性格各异的小矮人们好好相处,得到了小矮人们的喜爱。

在高潮剧情中收留皇后假扮的老奶奶并轻信她的诱导吃下毒苹果更是将被雪公主的单纯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举动无不表明她心地善良而谦和,没有作为公主的架子,尽管是被迫逃离皇宫,她心中也没有怨恨而是充满美好的期望。

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4)

这些性格特点既符合作品“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也使白雪公主作为第一位登场的公主有了广泛的受众基础。

迪士尼在塑造白雪公主的人物形象时没有背离《格林童话》的故事框架,加入其它的新元素,而是最大限度按照原著的基础通过细节的补充来丰满这一个传统的公主形象。

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5)

乌发雪肤而又柔弱纯真的白雪公主没有辜负迪士尼的期待,《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夺得四亿美元的票房,宣告了它作为世界上首部长篇彩色动画电影的成功,而改编传统童话也作为迪士尼模式被保留了下来。

随后登场的仙蒂瑞拉和爱洛也保持了和白雪公主一样的人物定位,沿用了童话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固化了她们的性格特点与作为“被拯救者”的角色定位。

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6)

例如作为灰姑娘受尽欺压的仙蒂瑞拉是“受难者”角色的完美代言人,她勤劳宽容,在失去父母后始终保持对后母与姐姐们的尊敬,每天操持着干不完的家务活,面对后母否决她参加晚宴的要求,她也没有选择抗争,只是默默哭泣。

她的‘‘出走”是由仙女一手促成的,完全偶然的。可以说这种“出走”并非是抗争性的,而是“奖励性”的,是作为她平日里善良无争的奖赏。

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7)

《睡美人》中,爱洛公主离开父母为她创造的安全地带遭遇危险也是出于一种单纯的好奇心,这些举动都表现出了公主们的不谙世事和天真。

在最初面世的三部公主题材动画电影中,公主们既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人物又是一个被剧情推着走得完美的“他者”。她们的人物形象单薄而刻板,有着美丽的外貌,优雅的举止和无比亲和的好脾气,却唯独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

迪士尼公主19世纪老动画(迪士尼公主题材系列动画电影中)(8)

在“遭遇危险一一逃跑/受难一一被救”这种叙事框架下,公主们的存在被无意识地物化了,她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够寄希望于被王子所拯救从而“以身相许”。

某种意义上,三位公主更像是包装精致的礼物,作为勇士除恶的奖励而存在。她们的善良、天真、勤劳等性格特点都是利用他的人物共性,而非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