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你还在无效学习)(1)

绝多大数人都有这样的现象:

刚开始学习一个技能,或者说去一家新公司,前半年或者前一年,进步非常快,业绩也出得很好,进步飞速。

那种感觉就是:三天两头就有一个小知识点被自己学会,然后被运用在工作上,进而还产生了一些效果。就比如每天厨师都一样,但都能吃到不同味道,而且特别美味。但是过了半年,或者一年之后,还是那些菜,还是那个厨师,你甚至完全吃不出美味的感觉了,更重要的是,你感觉这些菜根本不怎么好吃,你甚至觉得厨师的手艺是不是退步了?

这就好像自己的成长,自己的进步,甚至完全感觉不到,甚至还在退步。

1,持续保持进步最重要的是:

不断跳出舒适区,不断进入学习区的过程。

我的长辈们总想知道那个小孩更聪明,喜欢考孩子们,问到“你知道某某单词怎么说么?”,有个小孩不仅背得很熟练,而且还知道这个单词在课本第几页。

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夸赞呀,这个孩子学得真好,多聪明呀。

其实这个时候,在我看来,这个孩子已经学废了!

因为一旦学会,就应该进入更难的阶段,而不是在这个阶段上对答如流,甚至倒背如流,只是在浪费时间。

教你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你还在无效学习)(2)

2,首先我们先从科学的方面来理解: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三个层层嵌套的圆形区域,最外面一层是“恐慌区”在这个阶段是完全陌生的新领域,你暂时学不会的东西。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在这个区域是我们已经完全熟练掌握的技能。这两层中间则是“学习区”。

舒适区:就是你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开车了,开车就和走路一样自由,而且我们一边开车一边听歌,这个时候有些技能是我们内化了的。

学习区:就是你目前可能刚会开车,但是还处于新手的阶段,每开一次车, 你都心惊胆战的,但是你每次开车,都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些。

恐慌区:就是目前你完全不会开车,你甚至觉得开车比高考还难。

所以如果我们想持续进步,关键点就是持续在学习区,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这个区域内。

我们需要不断的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进入学习区内。

但能每次都跳出舒适区,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因为舒适区的荣誉,舒适区的过往经验,过往成就,让你迷恋,让你根本无法放弃。

现在如果让你做更难或者更陌生的事情,很多东西等于重头开始, 你未必有这样的勇气。

3,过往的经验,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人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因为在智能化的时代,一些基本的方法和道理如果不学习,你靠自己的脑子慢慢想,估计你需要想个8年10年的,但是学习别人的知识,在加上在学习区进行练习,可能不到2个月就会了。

4,我所认识的成功人士之中,没有一个不持续阅读的,没有例外

教你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你还在无效学习)(3)

查理芒格

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进步,比如投资界大神查理芒格说过“我所认识的成功人士中,没有一个不持续阅读的,没有例外”,他和巴菲特也被孩子们,开玩笑成为行走的书架子。

巴菲特就说过,我之所以喜欢阅读,因为我知道,我过去赚钱的经验和知识,未必能让我现在继续赚钱。

认识一个只有大专文凭的女生和一个985学校毕业的本科生,两个人都想去美国的一所学校进修,那位大专学历的女生,自己通过不断学习 报名培训班,每天给自己安排的满满的,最后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美国一所比较好的大学。最后还成了一名研究生。

但是985学校那个女生却每天只是自己看看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她没考进去。

​好的起点固然很重要,但是终身成长威力更大。

5,成长本身就是不舒服的

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的优势项目,所以也就严重阻碍了对新技能的学习,并逐渐丧失竞争力。成年人的竞争需要的是新的技能或者更深度的技能。

如果不准备发展宽度,钻研深度一样是个很棒的选择。但是无论如何,成长的过程都是不舒服的。

我很反感,现在很多教育机构说,让娱乐融入教学,学习需要有成果, 本身就应该在学习区高度重复练习,必须及时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旦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浪费时间在上面,而是应该​转入下一个难点。

比如说你刚开始上路,学会了直线行驶后,你就应该继续学习倒车入库,而不是每天都去学直线行驶,应该针对自己的弱项,难点进行突破。这样下来你的进步才能不断持续进行。

6.主动学习进步的人更容易做到长期

我们很多人是被迫进步的,当然了被迫进步和主动进步结果没啥区别,都是进步了。但是被迫进步你毫无选择,你也没有提前准备,你在这个过程很痛苦。

主动学习耐力,持续度更久一些,他们更容易做到长期主义。(比如一个孩子,家长天天回去喊他写作业,报各种培训班,补习班,他也照样和你主动有兴趣的爱学习的成绩差不了多少。

但是他每天很痛苦,但是主动有兴趣的人他就很开心。他必然比你维持的时间久, 他一旦没人监督,或者管教,就放飞自我了。为啥在疫情期间,别人说,才是学霸和普通学生拉开的关键。)

其实我们所有人内心都很积极,都想挑战自我

所有人都想挑战自我,但是大部分人都在无效学习。

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主要的精力还都被放在一些驾轻就熟的事情上。就算有充分的条件离开舒适区,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待在那里。

时间越久,人和人的思想差别就越大。可能5年后,10年后,持续学习的人和不学习的人差别是非常大的。

教你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你还在无效学习)(4)

那就差别就如同,30年后相遇的鲁迅和闰土的差别。儿时玩伴,

教你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你还在无效学习)(5)

有时候有些差别就是那么大,日积月累造成得再也无法改变的差距。

知道“如何有效学习这个知识”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知道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所以从现在开始,别再做那些无效学习,开始先问问自己:

1.问问自己,自己到了舒适区没有?多久没有进步了?

2.你的专业方面的知识每天在更新么?

3.你准备从如何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