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过去一捞几十斤,能吃的只有一丁点,爆炒是美味,如今却没啥人吃
夜宵在近些年从城市已经风靡到城镇,再到农村地区,俨然已成了夏季的标配。炎热的夏季一到晚上,路边支起一张简易的桌子,带上一箱冰镇啤酒,叫上几盘下酒菜就能畅聊一个晚上。在这种不正式的“酒局”中有些人碰撞出了很多的创业火花,有些人是消遣时间,也有些人当成了一种生活享受。
如果要盘点夜宵中的下酒菜,除了当下最红火的小龙虾,还有就是非常锻炼嘴巴动力的田螺了。每年到了夏季,田螺就像小龙虾一样被夜宵带动,成了一种与啤酒绝配的下酒菜。炒一盘田螺相比点一盘小龙虾便宜多了,在多数百姓眼里,这种美味不仅耐吃,而且经济实惠,受捧程度不亚于小龙虾。
田螺原本就是农村常见的野生物,过去农村生态环境优美的时候,人们下河一捞就是几十斤,捞一次可以吃上十来天。那时候还单纯用于当下饭菜,一盘田螺能够下好几碗饭。不过田螺的可食部分只有足部,其余部分没肉,个头大的还有籽,外壳坚硬更不可食用,田螺这东西整体上能吃的也就只有一丁点的肉。
田螺是中国圆田螺的简称,与实际上的螺蛳有很大的区别。这种田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各地水域,包括湖泊、水库、河流当中,其肉质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农村地区的稀有美味。田螺这美味在南方人的心中不亚于鲍鱼的地位。老人告诉笔者,常吃田螺有明目、清热的作用,常吃没有坏处。
早在3年前的《国语》当中就有记载螺蛳相关信息,其中的螺蛳指的并不是云南特有的螺蛳品种,而是我们常见的田螺。其次是在《三国志》当中还记载了当时闹灾害的时候,人们为了充饥去捡田螺充饥的事件。这都说明我国食用田螺的历史相当悠久,不仅能当充饥粮,还具备丰富的营养价值。
其次更久远的是考古学家发现,广东地区食用田螺已经有1.6万年的历史。看来吃货还是集中在广东,而且这个吃货的技能保留到了现在。在广东地区,田螺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爆炒,经过高温爆炒之后,不仅可以杀灭寄生虫,还能够让田螺更加入味。各地对田螺的吃法基本一致,只不过在调料上有一定的不同,如川地喜欢吃辣,辣椒就会放得多一点,岭南吃得清淡,一般炒田螺的时候不会放辣。
只可惜的是近年来,田螺却越来越不被看好。自农村河流被污染,水域减少之后,田螺一直被消费者认为是被养殖于肮脏的水中,环境恶劣,污染严重,导致田螺逐渐退出主流餐桌,成了“地摊货”。人们转而喜欢山坑螺这种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的优质螺类。
现在大多数饭店都是山坑螺抢手,田螺却没什么人吃了。不知你们当地是否也是如此现象呢?你们认为现在的田螺是脏水中养殖的吗?欢迎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本文仅代表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