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称九五之尊(古代皇帝为何称为)(1)

秦始皇

古代皇帝都自称“九五之尊”,这和伏羲八卦有很大的关系,并且“九”“五”这两个数字在《易经》中代表着崇高与威严,《易经》中乾卦(☰)卦辞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且解释为:“九五阳气盛至天下,故曰飞龙在天。”这种卦象正好比拟皇帝,飞腾而居帝位,德怀天下,被世人所瞻仰,因此人们称皇帝为“九五之尊”,多是形容皇帝的至高无上与德威兼备。

为什么皇帝称九五之尊(古代皇帝为何称为)(2)

太和殿高九丈九尺

那么“九”字为何在数字之中有如此地位?并且受到如此爱戴?九字是数字之中最大的一个,从人们口中也能感受到“九”字的威力,比如“九天”,“九州万方”,皇帝大臣为“九卿”等。这些称谓多少都和《易经》有很大的关系,从伏羲八卦到《易经》诞生,中华民族的智慧就浓缩体现在这些精简的符号文字中,并且传之后世。从中国人的建房选址、婚庆喜丧等风俗习惯都能看出,深受《易》的影响。

为什么皇帝称九五之尊(古代皇帝为何称为)(3)

八卦中最基本的符号就是阳爻(一)与阴爻(━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就是阳爻,两仪就是阳爻与阴爻,然后阳爻与阴爻的“二二”组合就是四象,“三三”组合就是八卦,比如☴☲☳☰☱等,每一卦分为三个爻,而八卦中的全是阳爻的卦就是乾卦,可谓是至刚至阳,全是阴爻的则是坤卦,至阴至柔,而两者多被对照使用,合称为乾坤,而多代表两种卦象的两种动物是“龙”与“马”,“龙马精神”,历史上的皇帝与宰相也大都是“乾坤配”,一个有龙的气质,领导精神,一个具有马的气质,勤奋务实。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坤卦(☷)总共六笔,并且全是阴爻,所以我们称阴爻为“六”,而乾卦(☰)只有三笔,怎么称为“九”呢?因为“太极生两仪”,“阳中生阴”,所以看似三笔的乾卦被称为“九”。九就成为了阳数,比如九九重阳节,而六则称为阴的代表数字,比如“身怀六甲”等。

为什么皇帝称九五之尊(古代皇帝为何称为)(4)

五这个数字在从一到九里,位居中间的一个数字,这和“中庸”之道有所联系,也体现出中国人对于这个数字的喜爱,比如学富五车、人有五伦,还有皇宫中要设置“五门”等。六十四卦中乾卦为首卦,最有帝王气象,而乾卦六爻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而六爻分别对应“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其中最好的一爻就是“飞龙”,就是“九五”一爻,并且这一爻代表了这个卦中最好的状态,顶峰的状态,再往后就是盛极而衰,亢龙有悔,所以皇帝为了表示自己永远飞腾于天际,就称为“九五之尊”,即“飞龙在天”,也表示富贵到了极点。

为什么皇帝称九五之尊(古代皇帝为何称为)(5)

紫禁城共9999间半房间

但在古代很少场合称皇帝“九五之尊”,大臣们称皇帝多为“皇上”、“陛下”等,皇帝自己称自己为“朕”、“寡人”、“孤”等。“陛下”这个称呼,本来指台阶,后来指站在台阶旁,皇帝的侍者,官员有话向皇帝说,必须先呼侍者再转告皇上,后来就演变称了臣子对皇帝的一种称呼,转变的时间大约是在秦朝。

为什么皇帝称九五之尊(古代皇帝为何称为)(6)

汉武帝

皇帝为何总爱自称“朕”呢?这个字原来谁都可以用,只要是活着的人都行,无论贵贱,“上古贵贱皆自称朕”。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让大臣们想想该怎么称呼自己,李斯建议天子自称朕,天下贵贱都让给了皇帝一人。“孤”与“寡人”原本都是小国君主的称谓,在《礼记》之中都有记载,后来秦始皇一统之后,一直沿用着“寡人”的自称,所以“寡人”也成了皇帝的一种称谓,而“孤”的称谓则是从汉朝以后开始的。

为什么皇帝称九五之尊(古代皇帝为何称为)(7)

宋太祖

既然这些都是后来沿用的自称,那么皇帝原本自称应该是什么呢?《礼记》记载,“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也就是说皇帝都自称为“予一人”,“予一人”的意思我就是人中的一人,显示出皇帝的自谦,但又故意说出来,就表示出与众不同,在情在理,但是正史上却很少有皇帝这样称呼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