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钟薛高’在31摄氏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7月3日,这一话题冲上网络热搜。“钟薛高”品牌对此作出回应,为了提高雪糕黏稠度,添加了少量的卡拉胶。一时间,食品添加剂再一次“闯入”百姓视线,并迅速引发热议。食品添加剂无处不在,“吃东西真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事实果真如此?

探访:热门冷饮的外包装上几乎都写着各种添加剂

连日来,记者在南京市场走访发现,市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度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入夏以后,家住油坊桥莲花家园的市民龚雨薇经常购买雪糕。谈到“‘钟薛高’在31摄氏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这件事,龚雨薇说:“这对我影响不大,现在什么食品没有添加剂?能清清楚楚写在包装袋上配料表里的应该都没什么问题,我该买还是会买。”

卡拉胶是不是安全食品添加剂(冷饮里的卡拉胶究竟是啥)(1)

实习生 李文玉 摄

在一知名超市的冷饮雪糕区,有消费者低头浏览冰柜中的雪糕、冰淇淋产品。其中,就有消费者仔细阅读产品包装盒上的各类信息。记者注意到,不少销量较高的冷饮,其外包装上都明确地标注着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

一冰淇淋连锁品牌的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冷饮产品,包括雪糕、冰棒等的配料表有了很大的进步,更追求健康,使用的原料也更加科学。”他进一步介绍道,“现在大家都说雪糕贵,可是随着制作成本的增加、消费的变化,低成本雪糕已经不太可能存在了。这种情况很清楚地表现在了雪糕的配料表上。其实,这也带动着我们整个产业的迭代。”

在走访中,记者也注意到,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都会翻看食品的配料表,也有顾客向记者表示,很多添加剂也不知道对人体是否有害,他们还是愿意购买一些用料相对简单的冷饮。

作为增稠剂的各种“胶”很常见,大多来自豆科植物的种子

“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评估,安全可靠才被批准使用的。平时选购食品时,我根本不介意任何添加剂。”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博士就“钟薛高”一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钟凯表示,卡拉胶是一种增稠剂,在雪糕/冰淇淋中的使用非常常见,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冰晶构造,参与形成松软的口感。同时增稠剂也可以增强产品质地的稳定性,以及延缓融化速度。

卡拉胶是不是安全食品添加剂(冷饮里的卡拉胶究竟是啥)(2)

实习生 李文玉 摄

钟凯指出,很多人一说到“胶”就联想到胶水或者化工原料,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国家批准使用的增稠剂中,带着“胶”字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来自植物提取的最多,而且大多来自豆科植物的种子。他表示,来自植物的有:瓜尔胶、果胶、刺槐豆胶、刺梧桐胶、刺云实胶、决明胶、罗望子胶、沙蒿胶、田菁胶、亚麻籽胶、皂荚糖胶、阿拉伯胶;来自藻类的有:卡拉胶、海萝胶;来自微生物的有:黄原胶、可得然胶、结冷胶;来自动物的有:明胶、紫胶。

“这些物质中,来自动物的除外,绝大多数还是‘多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多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好处,现在大家都是知道的。此外,卡拉胶的使用,厂家多加一点还不行,因为加多了就不是雪糕、冰淇淋,而是果冻了,所以‘长期大量’‘过量服用’这类情况在现实中根本不会存在。”

真正“0添加”食品几乎不存在,无添加不代表无风险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是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工业种类,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是食品工业的一个小门类,但也是社会和消费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门类。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汪振炯告诉记者,现行有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两千多种,并且明确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相应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近些年曝光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在食物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苏丹红、吊白块等,但这些东西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而是不法商贩为了利益进行非法添加,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性产生怀疑,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汪振炯认为。

卡拉胶是不是安全食品添加剂(冷饮里的卡拉胶究竟是啥)(3)

实习生 李文玉 摄

在谈及一些品牌以“0添加”或纯天然宣传产品等情况时,汪振炯表示:“真正‘0添加’的食品,几乎不存在。”如果没有添加剂的存在,食品很难保存,可能更达不到安全标准。他指出:“如果一种食品真的什么都不添加,就意味着它的保质期会非常短,甚至还会带来更高的食用风险。”

“我们应该普及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让公众对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化学品有一个认知。此外也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给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心的消费环境。”汪振炯表示,客观来说,我国对食品添加剂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经过安全性评价,对食品添加剂有一个完善的评估机制,会适当地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来调整它的使用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安静 实习生 李文玉

编辑: 丁叮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