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因疫情防控所需,来到北仑的许多集卡车滞留在路边为保障司机们的安全和物资供应,北仑区春晓街道陆续引导152辆集卡车到港博北停车场街道临时拉起了一个微信群,有需求,群里即可回应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集卡车司机有了“组织”,也有了临时的“港湾”,他们也因此不约而同作出回应:不少司机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清理停车场垃圾,搬运、分发物资,“喊话”核酸检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同心同德团结一心共抗疫 群策群?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同心同德团结一心共抗疫 群策群

同心同德团结一心共抗疫 群策群

1月1日起,因疫情防控所需,来到北仑的许多集卡车滞留在路边。为保障司机们的安全和物资供应,北仑区春晓街道陆续引导152辆集卡车到港博北停车场。街道临时拉起了一个微信群,有需求,群里即可回应。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集卡车司机有了“组织”,也有了临时的“港湾”,他们也因此不约而同作出回应:不少司机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清理停车场垃圾,搬运、分发物资,“喊话”核酸检测……

日常生活中,个人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微信群那是常事,但集卡车司机临时微信群那样特殊的群却并不多见。这一由疫情催生的“新事物”,解决了集卡车司机的燃眉之急、提高了抗疫工作效率。难怪集卡车司机陈兆连说:“这个临时‘根据地’太温暖了!下次我还要来宁波!这里的人太热情了。我们做一些志愿服务,维护好这里的秩序和清洁,是我们的本分。”春晓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柯儿波则说:“我们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是应该的。但不少司机站出来主动提供志愿服务,这让我们意外又惊喜。”——这就是双赢。

自疫情暴发以来,针对特定地域、特定人群拉起来的各种“群”可谓层出不穷,如临时党支部群、志愿者服务群等,笔者也曾加入过好几个临时微信群,自觉受益匪浅。本次被拉入了社区居家隔离微信群,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几时上门收垃圾、几时做核酸检测等信息,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布;群员有疑问一般很快能得到解答。这让“同病相怜”的居家隔离人员同样有找到“组织”的感觉,一些人焦虑、懊恼的心态,也通过相互倾吐、调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此外,在社区网格群等“老群”中,平常一些鸡毛蒜皮的吐槽,近期也基本上被有关抗疫的内容覆盖,居民“足不出群”也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在群里获悉一些重要信息。特别令人振奋的是,群里往往有一两个社区干部“进驻”,居民有啥疑问经常能较快得到权威解答,而且,由于对于疫情谣言打击力度加大,群里基本上没有了谣言,大家对网格群的信任度与依赖性比以往提高了不少。

其实,每一个卓有成效的新老抗疫微信群背后,都凝聚着社区干部和各级组织的心血,正是他们创新借助这一社交工具“群”策“群”力,凝聚起一个个同心抗疫的群体,使相关工作事半功倍。期盼在今后的战“疫”过程中,相关部门能有更多的创新手法,使疫情防控工作更精准、更有效率,从而在经济、生活等诸多领域收获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双赢乃至多赢。

胡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