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谷柑果实防晒预防措施及分析

1 茂谷柑日灼和粒化的现象

茂谷柑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它是一种相对娇贵的植株,惧怕寒冷、不耐高温,所以高温会对茂谷柑生长结果造成很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表现为日灼现象。日灼高发于夏秋高温干旱季节,一般是在6—9月,茂谷柑的果实、枝干和叶片暴露在猛烈的太阳直射下,使茂谷柑表面温度上升到45 ℃,而且日照时间较长,水分供应不足,最后引起灼伤。灼伤的部位主要为未成熟的果实、没有完全枯老的叶片和裸露的枝干等。

1.1 果实

被太阳直射灼伤后的初期,果实表面会出现油胞破裂,在其附近的绿色果皮会褪去颜色,形成淡黄色斑点,并且会不断蔓延成片。如果日灼程度严重,坏死的油胞会发黑,中央会出现凹陷的干疤;但此时由于伤害未深入海绵层,所以内在的果肉完好无所,质量不受影响。而果实表面的病斑变得漆黑并伴随下陷以至开裂,那么就可以断定海绵层的细胞已经死亡,汁胞也粒化缺水,此时的果实就失去了食用价值,这也是日灼最严重的病理特征。

1.2 枝干果树枝干的表皮受伤以至于死亡,出现开裂和鳞片开翘,最表层的保护设施失能,最终导致里面的木质部也死亡。加之茂谷柑生活环境潮湿,一旦下雨,流动的液体会携带相关的病菌进入植株内部,不少枝干会染上树脂病和炭疽病,一些邻近的健康枝干也会被感染。跟人体的癌症病毒一样,它慢慢侵蚀了整个植株的活力,最终造成更为不可弥补的损失。

2 茂谷柑日灼和粒化的原因

某试验团队在广西桂林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试验,根据观察结果,桂林市气象台报道,2001—2004年6—9月气温大于等于35 ℃分别有15 d、11 d、29d和13 d;大于等于36 ℃分别有1 d、4 d、20d和3 d;大于等于37 ℃只有2002年的1 d和2003年的8 d;大于等于38 ℃只有2003年的5 d;大于等于39 ℃只有2003年的1 d。依据观察员在田间观察的结果,气温比气象局记录的要高出5 ℃,2003年大于等于40 ℃(气象台为35 ℃)的实际长度长达29 d。而且田间大于等于40 ℃的高温持续就有2~3 d,曝露在烈日下的茂谷柑的果皮就会受到伤害。长时间的高温,果实受伤害的程度必然加深。因此2003年日灼被伤害严重。

2003年7—8月连续干旱近50 d,空气湿度比其他年份低10%左右。这段时间正是果实种子和胞汁的发育和形成,果实严重粒化。

3 茂谷柑日灼和粒化的预防措施和原理

防治柑橘日灼的基本方案是,考虑品种的习性和生长方式进行适当修剪。同时,要加强茂谷柑果树的抗晒能力,要到达这个目的可以给果实及时补充充足的水分,进行降温并且减少阳光直射从而减少植株日灼和粒化现象[2]。

3.1 补水

对茂谷柑进行及时的浇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幼果期和叶片没有老熟的时候,遇到高温和降水缺乏的天气,可以考虑给茂谷柑喷水提高湿度和降低表面温度。另外,可以人为调节果园的小气候。通过栽种果树行间草维持果园土壤水分稳定,增加喷雾和淋水设施短时间内增加果园田间小环境水汽含量。

3.2 降温和减少日晒

可以采取淋水、减少太阳直射和改善果园的通透性以促进空气的流动,加速热量的散失来给果实降温。太阳直射是日灼和粒化的根本原因,但碍于茂谷柑都为露天栽种,而且面积也大,所以建造遮阳网来减少果园日照的举措很难被实现,所以只能对果实进行套袋、张贴白纸、涂抹石灰来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套袋、贴白纸、涂抹石灰是避免太阳直射和减少日灼粒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且在修剪枝叶时恰当保留一定的枝梢遮挡阳光,对果实表面进行降温也可以很好地预防日灼。

3.3 增强植株抗晒能力

深施有机肥促进树根向下延生,增强根系在干旱酷暑下的水分吸收能力,从而保证阳光直射下植株供应充足的水分以用来蒸腾散热;钙能够增强细胞壁的韧性,在叶片表面喷施钙肥,尤其是优质的糖醇钙肥,茂谷柑抗晒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还要合理多样化施肥,不能单单依靠氮肥,而且要搭配一定量的微量元素肥,使植株获得全面的滋养,树势变得健壮,正如人体强壮后免疫力会提升一样,茂谷柑植株才能积极的抵御日灼危害。为了解决未老熟的叶片易被太阳灼伤的情况,可以借助施加高品质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来促进老熟。

3.4 其他措施

在夏日的中午或者高温烈日下喷洒农药是一大禁忌,尤其是石灰硫磺合剂和机油乳剂等农药,它们不仅不会促进植物生长,更会适得其反,增加灼伤的伤害。

茂谷柑怎么防治裂果(茂谷柑果实防晒预防措施及分析)(1)

茂谷柑怎么防治裂果(茂谷柑果实防晒预防措施及分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