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1)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2)

赵同振《西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3)

赵同振《田园风光》

在通长15米,高1.5米巨幅仿古宣纸前,一位身材瘦小、脊背微躬、长发披散的长者正如刑天舞干戚般挥毫泼墨,笔者面对淋漓墨香扑鼻,耳闻笔触皴擦宣纸发出唰!唰!裂帛,不由得啧啧赞叹,赞许惊动了老者,他转眸与我相视,形象竟是那样的谦和矍铄,他就是用画笔开启清代长白山柳条封边的第一人赵同振 。

中国书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古人论山水画佳品有“可观、可居、可游”之说,中国画如果只沿袭旧的法度,不作推陈出新的创建,总会落入窠臼,难有笔墨当随时代的焕神品格。而同振生青绿山水作品受其强烈气场之视觉冲击亦有悦目赏心亢奋之醉意。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4)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5)

赵同振生于 1950 年,辽宁本溪市人,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国家首批评聘的一级美术师,作品多部在国家级美术大展中获奖,被国家部委收藏。现任陕西省汉唐文化创意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其作品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国家级展览和一带一路全国书画联展。油画作品代表作:《我的小三、栓柱子》等入选第一届全国冶金部美展。2012年为辽宁宽甸天桥沟景区创作的巨幅(面积达6100 平方米)岩壁画《迎客松》,创世界岩壁画之最。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6)

同振先生的绘画风格,大致可以归纳为:30岁以前清新俊逸,50岁炫彩雄奇,70 岁以后气质淳化、简淡悠远。同振先生擅山水,常携带纸笔,在洪谷深处对景写生,凡数万本,方如其真。指出艺术形象有”真与似”之分,认为“似”是“得其形而遗其气”,而“真”则“气质俱盛”。进而提出画有“六要”: 气、韵、思、景、笔、墨,认为“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7)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8)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9)

赵同振《意境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

1968 年 10 月 15 日,同振先生下乡到辽宁省朝阳市建昌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扎根农村促宣传。次年同振先生入伍到沈阳军区二十三军六十八司二〇三团一营机枪连,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士。这是他人生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回顾往事时,同振先生感慨道:“没有部队,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呀!”这是肺腑之言。同振先生到部队才几个月,就因为艺术造诣的天赋,当了文艺兵。之后,转业成为本钢第一炼铁厂专职美术工作者。开启了走上艺术的专职道路。

“我热爱艺术,正如我热爱生活”。也是因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不断的追寻水墨色彩的灵魂与温度。万法施于手源于心,同振先生绘画心有博大,行有正大,画如其人,恰如其分!同振先生对当代写意山水画的特殊贡献是独创“滚笔皴”技法。他作中国画,用“皴”的根本,展不同“旧皴”的新奇。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10)

赵同振《青山依旧笑春风》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11)

赵同振《青山相对出,何时逢佳人》

同振先生匠心独运的滚笔皴法,使他的画作墨色晕化尽显光影体态,笔走龙蛇足见骨感肌理,大气磅礴之中蕴含笔墨痕迹的妙美,成为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关东山水画大家。

在构图结构上同振先生俨然运筹帷幄的战略统帅,善于从整体上大处落墨。握一支酣墨大笔,或乱冲斧劈,或散锋披麻,疾速皴擦,一气呵成。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12)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13)

赵同振《青山相对出,悠悠见南山》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14)

赵同振《峰回云转气象新》

回顾同振先生的创作生涯,数十年如一日,然而在更多时候他注重中国传统国画的同时,更加注重色彩强烈状态中的均衡效果,青绿山水的彩墨画中更是融入了油画元素。通过色彩和笔触的无序使用表现山水的清与澈,动与停,远与近,黑与白;纯粹以色彩的点、线、面构成画面主体的抽象思维空间;从而将颜料随意甩、泼、垂滴于画布。

元四家山水画赏析(意境不随流水转)(15)

在近代青绿山水领域的色彩乐章中,如果说张大千演奏的是英雄交响曲,那么同振先生奏的则是田园协奏曲。与张大千不同的是同振先生青绿山水多用水色反复罩染。灵活多变运用没骨青绿技法比张大千更胜一筹。同振先生青绿山水墨不碍色,色不碍墨,以墨托色,以色醒墨,墨色相辅,相得益彰,善用墨色与冷暖对比,用浓淡节奏丰富的大块面形式和谐地将浓墨与重彩结合起来,给人以壮美视觉享受,开启现代重彩青绿山水的新纪元。

总结同振先生的画作,他大多的画面以青、蓝、绿调子构成, 这种美的色彩,向往的是一种灵魂上的安然和生命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