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殿》剧目,是越调剧种的骨子老戏,多少年来它一直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我在十五年前就先后扮演了此剧中的“公主”、“詹贵妃”,在特殊的情况下我还扮演过“唐王”。但怎样也没想到后来又扮演了这个老旦角色——“皇后”。

越调申凤梅个人简介(千古越调第一人申凤梅谈哭殿中皇后的表演体会)(1)

要塑造这个陌生的、具有典型性格的老旦角色,对我来说,不得不付出自己整个业余休息时间,来仔细琢磨。

老师傅们常教导我们说“装得像,强似唱”,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做个好的戏曲演员不但要有婉转动听、清晰、圆润的嗓音,更重要的是具备唱做念打这些全面的基本功夫,这样她(他)才能当好这种载歌载舞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地方戏曲演员。

因此要演好这个角色,除认真钻研分析角色外,更重要的是从身段、台步、形体动作上下功夫。于是我就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着老人们的动态,并揣摩这一古代宫廷皇后的形象,慢慢从脑中浮现出很多名老艺人过去所扮演过的老旦角色形象,尤其回忆起他们在这个角色上所创造出来的有力动作,和鲜明逼真的艺术形象。同志们的帮助,多天的细心研究和练习,才把我演小旦的那套“手眼身口步”的五法层次动作,慢慢揣摩成为年迈花花稳重大方的皇后形象。

从剧本来看共分四场,皇后的出现,也正是在故事情节已趋于高潮的最后一场之中,假使这一场演砸了,就再也无法弥补挽回。因此单凭剧本所提示的材料来刻画角色,是太不足了。但演员创造角色最基本的根据还是剧本,所以我在导演的帮助下,更进一步深入的分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以及角色最高任务与其他人物的相互关系……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贯穿,把最后一场戏“哭殿”围绕着四个单位来进行表演:说理、辩驳、对抗、劝解,从而结束全剧的矛盾。根据剧本的要求与角色的活动,我设计出皇后这个角色的表演层次,是由劝解、说理,发展到冲突、对立,一直到责备公主,是整个角色活动的贯串线,她总的目的是和解,以此来解救秦英。

从角色的活动和他对人对事的态度中,我开始孕育着这个饱经事故、老练、机智、长居宫廷的帝王之妇。她对唐王是体贴、贤惠的,和詹妃(西宫)也很和睦,她并不以正宫、皇姐的地位来压服歧视她,由于女儿关系,她更加疼爱忠良之后秦英,所以当内侍禀道她的外孙秦英问斩时,她便急急忙忙的上殿保本,但她内心并不是十分惊慌。因为她相信唐王是一个有道明君,又加上秦家有世代之功,曾救她命数次,所以当她看到公主哭哭啼啼求见她时,便用安慰的语气唱到:“娘的儿你且把宽心放了,外孙事有为娘一面承招。”这当中角色的潜台词是:“为娘我见了你家父王三言两语就会救下你儿子的”。

当他与唐王见礼后,发现詹贵妃也在金殿啼哭时,就感到事情不是那么容易办了,觉得是有些面惭,因此当詹妃参见她时,她是多么亲切的以老大姐姿态来招呼她;当唐王问她上殿有何本奏时,她仍是不慌不忙带着质问的口气,反问到:“金殿以上你杀的哪家,斩的何人?”这里不难看出她以参谋和帮助料理朝政的态度出现,向唐王摆出了秦家有世代之功不可斩首的缘由。但在詹妃一旁哭诉下,以理说服不了唐王时,她又以老夫老妻家务之事为名来纠缠辩论,以求得唐王释放秦英。从角色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出她那遇事沉着,老练事故的典型性格。

越调申凤梅个人简介(千古越调第一人申凤梅谈哭殿中皇后的表演体会)(2)

所以当唱到“驸马儿困西凉你怎不还乡,都是为了这个混王”时,我以侧面的身段动作,通过怨恨“唐王”的神色来透漏出她那种潜伏的思想感情。当公主说她“国母娘坐正宫你咋不如那姨娘”时,她答道“娘老了!你父王爱她,我没她长得……咳……她动起本来比娘我强……”等,从这段戏词看来她好似已无可奈何,但仔细分析起来,对唐王是多么有力的讽刺呀,她潜伏着的思想是:“你如今有了西宫却把家忘怀了!”正是这些隐而不露的有力辩论,才击中了这个唐王的要害,终于使唐王不斩秦英,以劝解的办法平息了这场风波。最后她又以慈母的神色教导倔犟自负的公主,通过这些复杂曲折的斗争活动,终于完成角色的最高任务。

由于自己的文学艺术理论浅薄和时间的限制,就很难对角色有成熟的创造,仅仅是根据这种理解来进行表演的。

越调申凤梅个人简介(千古越调第一人申凤梅谈哭殿中皇后的表演体会)(3)

作者:申凤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