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中通常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没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项工作就是费用报销。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由于费用报销规则性强、简单、重复,不易引起领导的重视。另一方面,费用报销的工作量占会计核算工作量的70%以上,仅就会计核算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费用报销工作的这两个特征在大多数公司一直矛盾般地存在着。

费用报销工作复杂且不重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重要工作)(1)

费用报销工作如同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签字流程与权签(权签,指履行签字审批的权利,下同)额度体现了公司的内控水平;发票审核与费用归属可折射税控风险意识;有无私费公报、铺张浪费可甄别高管的廉洁程度;费用动向则能透视公司的运作效能。

(一)重点关注涉税风险

费用报销会计应重点关注发票合规性、费用归集、签字手续、预算等事项。其中,发票的合规性与潜在的税务风险高度关联。潜在税务风险点包括:①发票审核不严,致使假票、废票与其他不合格发票入账,少交所得税;②将薪酬类支出当作费用处理,如出差补贴、节日福利、服装费等,少交个税;③将不能全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费用计入其他科目,如将旅游费计入差旅费,将招待费计入研发费,少交所得税;④将赠送行为当作费用报销,如购礼品用于客户维护,少交增值税、个税、所得税。

为了降低涉税风险,费用报销需做到四个统一,即会计分录、凭证摘要、单据审批、发票明细应保持一致。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会计做账规范,另一方面是为了规避税务风险。许多公司的费用报销瑕疵多多,有替票现象,有白条现象,也有套现现象,还有替薪现象,这给财务留下诸多隐患。不管怎样,会计人员应秉持一点:费用报销,以发票为准,只认发票上列示的信息。

(二)审批签字如何规范

员工报销费用时,都需要哪些人签字呢?中等规模的企业签字流程一般为部门经理、财务部费用会计、财务总监(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如公司规模较小、内控缺失或没有制定费用预算,为弥补监管不足,一般还需总经理签字。

报销人将费用报销单提交到财务部后,费用会计都要审核什么内容呢?①发票的合规性;②报销金额与发票金额是否一致;③权签是否完整;④费用是否在预算内,超预算与预算外费用有无特批;⑤报销单填写的事项与发票是否一致。①②⑤体现的是涉税风险控制,③体现的是授权控制,④体现的是预算控制。

各级领导进行费用报销权签时,等于是在为公司的资金支出把关。如何杜绝一些领导把关不严呢?一是在费用报销审批过程中财务部门及时识别不当的费用报销,并对把关不严的领导予以通报;二是事后进行费用报销内部审计抽查,对发现的领导把关不严的行为进行处罚。

(三)发票的学问

千万不要相信市面上兜售的“保真”发票。无良小广告以绝对“保真”为噱头,极易骗得某些别有用心且心存侥幸的企业上当。上当的内因当然是购票者的私念,或想规避个税,或想套取公司资金。外因则是“发票商”抛出了“先验收,后收费”的诱饵。这是个障眼法,查验发票还真可能是真的,伎俩在后面,月末“发票商”会申请将这张发票作废。

虚开发票分两类:“真的假发票”和“假的真发票”。真的假发票是指故意开出未经税务局认证的发票,假的真发票是指故意没有业务开出税务局认证的发票。虚开发票报账自然是为了套取费用,在税收上的后果是偷逃企业所得税、偷逃个人所得税。如果虚开的发票进项税用于抵扣了,还会偷逃增值税,以及附加税。

假发票很少是善意取得的。其中,一部分是企业以费用报销方式发放工资、奖金,一部分是企业给客户的回扣、返点,假发票是找来冲账的。如果有人觉得个税免征额低,只怕第一部分假发票将持久存在。如果某行业、某区域的商业环境差,“好处费”就不会绝迹,第二部分假发票市场也不会淡出。从这样的角度看,假发票的背后也透着心酸与无奈!

因种种原因,企业有许多费用支出的确不能获取得发票,没有发票费用能否正常报销呢?报销后能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呢?

虽说税法从未有条文明确规定没有发票不能税前扣除,但实操中以票控税却是基本的行为规范。除极少数费用项目(如海外费用、零星小额劳务费等)没有发票税务允许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外,绝大多数费用项目应提供发票予以佐证。

无票报销且不得税前扣除涉及两种情形:第一,费用发生了且能提供证据证明的,可以报销,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第二,如不能证实费用真实时,费用报销后除了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还可能存在个税风险,如果是内部员工报销费用,报销款可能被税务要求并入薪酬计个税,如果是给外部人士报销,则要视同赠送代扣代缴个税。

总公司的费用发票与分公司的费用发票能串用吗?如总部设在北京,分公司设上海,分公司独立核算,分公司取得的发票能否在总公司报销呢,或者总公司取得的发票能否在分公司报销呢?明确答复,不行。原因是总公司与分公司都是独立的纳税单位。所以分公司取得发票要明确了,抬头一定要写分公司的全称。

(四)财务应把工作做在前面

每当业务人员拿着一摞发票到财务部,总会被会计人员摘出不合规的报销内容,这时我仿佛听到了一个愤恨的声音,“不就是个记账的吗,牛什么啊?”虽然这个声音很少会高分贝的呈现,它压在心底却更易让财务与业务变得冷漠与对立。

无疑,费用报销工作有时会碰上“情理法”的冲突。面对千奇百怪的情由,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应维护的是“理”,会计人员应遵从的是“法”。当“情理法”出现纠结时,费用报销会成为拧巴的工作,很容易让会计与业务变得对立。要打破这种隔阂,除了制度先行,会计人员还应主动走出去,用培训的方式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业务人员。

费用报销可培训的内容很多,发票知识、审批流程、单据填写、票据粘贴、报销时限,都需要传达。看似简单的点,一个没有做好,都可能引起误会与争议。

费用报销是财务部门的窗口工作,做好了,能给财务部门的形象加分,能改善财务部与兄弟部门的关系。费用报销又是一项简单重复的工作,很容易被轻视。因此,费用报销工作本身就是个矛盾体。解决这个矛盾不难,一旦解决,对财务部门意义很大,效益很大。


感谢您的阅读,请点击右上角“ 关注”,每天获取实用好文章!

「理个税」提供最专业财税资讯及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管家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