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国对新能源开发的重视以及光伏组件、多晶硅价格下降,全球硅材料产业迅猛发展。2018年全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0GW,我国全年新增装机容量为9.7GW。以下是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硅材料产业现状(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1)

硅材料是最主要的元素半导体材料,包括硅多晶、硅单晶、硅片、硅外延片、非晶硅薄膜等,可直接或间接用于制备半导体器件。硅材料市场分析,半导体广泛应用于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网络技术、国防军工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光伏、LED等行业的发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和消费国,产能约占全球的五成,国际上的产能主要为一些跨国公司拥有。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近几年国际上有机硅新增产能缓慢,中国以外的地区没有有机硅单体的新增产能;未来几年国际上有机硅新建产能仍寥寥无几,利好国内有机硅企业。目前我国龙头企业如保利协鑫、通威股份(600438)等纷纷扩产,预计2019年产能将全面释放替代进口,自给率将大幅上升。

随着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迅速提升,光伏发电的应用成本对上游硅片等原材料精密加工机床设备的加工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硅材料是集成电路中重要的材料。在我国,集成电路工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目前90%以上的芯片和传感器是基于半导体单晶硅片制造而成,随着集成电路市场的快速发展,硅材料的需求亦将大幅提升。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1-9月,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646.1

亿元,同比增长22.4%。

我国的硅料生产企业大多为跨界进入,发展前期因受到国外的技术垄断和专利限制,大多只能采取热氢法生产多晶硅。一些企业,如保利协鑫,从201

年即开始试用更先进的硅烷流化床法生产多晶硅,但目前硅烷流化床法相对于改良西门子法,因其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还没有被厂商广泛应用。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最近保利协鑫收购

SunEdison,其中电子级硅烷流化床颗粒硅技术被广泛看好如能优化其纯度等问题,并广泛应用此技术于实际,用电成本可从改良西门子法下的60度/kg

下降到28度/kg,以每度电0.4元计算,贡献成本下降约1.3万元。同时硅烷流化床法由于工艺步骤较少,初期投资额也较低,所以总体成本优势将非常明显。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太阳能等新能源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且十三五电力规划中提出:2020年,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000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太阳能等新能源投资力度的加大,将有效拉动硅材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望给我国硅材料企业带来巨大的转型升级机遇。以上便是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所有内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