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炎兵
古代婚情
古时的任家垴村周域,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即到婚龄。始初男方遣媒到有成年女子的人家问婚,若得应允男方则视自己家中有无以食品、水果、首饰等行纳彩礼。将婚之前,男女双方各设宴席,宴请媒人及女男家中主婚之人。迎亲前三日,男方带礼品到女家送报婚期。迎娶当日,新郎乘马、新娘坐轿,男方带娶客、女方有送客相陪,各乘车马。婿至女方大门,女方主婚人迎之入席。宴席完毕,婿拜女方父母,迎妇而归。回至家中,新人拜天地、饮交杯酒。此日,新妇盛服拜见公婆、族人、亲友。再日,新人归宁拜女方父母及其族人亲友,女方家亦设宴款待。新婚三日,凡男女双方族、亲均有助礼、贺礼。
近现代婚礼
《婚姻法》规定:男子二十二、女子二十即到婚龄,国家大力提倡完婚。鼓励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现代婚礼程序:
问婚 男子年至婚龄,有心仪之女子,即请媒人到女方家言明仰慕之意。媒人将男方自身条件及对男方要求一一向女方陈述,并问及可否。
订婚
其实就是女方到男方家吃饭。相当于签订一项意向合同。男方家的长辈会到场,并给女方礼金。双方订婚要互赠四色礼,即四样礼物。其中一样传统礼物是裤带,取拴住对方之意。随着岁月的推移,此项仪式已被逐渐忽略。
结婚
就是到民政局领证。领证后到男方家吃饭,亲戚长辈也可以去。这顿饭长辈亲戚不掏红包。
一对爱侣即日起改称对方父母爸爸妈妈。父母要给红包,俗称改口费。
下帖
男方要在举办婚礼前一月左右到女方家下帖,把择好的日子用红纸写好,放在红木“贴盒”里,再装上茭子(即高粱),意为要与对方交往结亲。派一个比较体面的人送到女方家,并商量彩礼等事宜。而女方家也会到男方家下帖,送去请女婿的日子,铁盒里还要放上豇豆,豇在祁县话里读 jia,取欲嫁之意。
(下帖用的帖盒)
婚礼前:
男方家除了准备婚房,还要早早做被褥。一般讲究四铺四盖,还要避开闰年选双月找四个“全人”女子来做,即有爹娘,有老公,有儿女者。女方如若陪嫁被褥,也有此讲究。婚礼那日,会把新做的被子整齐码放在洞房床上,显得喜气洋洋。
男子在婚礼前一天要去上坟,告慰祖先。
前一天,亲朋好友都来帮忙。男的帮着布置庭院,女的开始包饺子。饺子包好多,第二天早上家人和帮忙的一起吃。
婚礼前夜子时,双方都要吃岁岁饺子,还要四个同辈陪着。饺子个数按年龄一岁一个,外加天一个,地一个。如遇闰年,还要外加一个。饺子是全肉陷的,包得极小巧。包好后要摆放在铺了玫红纸的蚂蚁箩里,摆成双喜字样,再盖上大红喜字备用。到子夜十二点,放炮,煮饺子。其实男女双方都会提前一点。因为据说谁家放炮早一点,谁就会当家。
吃饺子前,还会让新人抓财。取硬币一盘,喜字覆盖,然后一把抓起,多多益善,意为抓富贵。
女方陪嫁必备:
(一)、两个大红脸盆是必备品,其他随意。可别小看了这俩脸盆,里面的东西可不简单哦:
1. 新娘的洗簌用品,必须成双成对。
2. 一对并蒂红辣椒、两棵同根葱。
3. 一双红筷子,用红毛线拴在一起。
4. 蜜钵钵两对,相互扣合。一个放糖,一个放蜜,象征甜甜蜜蜜:
5. 一对红色碗扣碗,里面放了母饺子(一个大饺子,里面包有七个小饺子,寓意五男二女,七子团圆)。
6. 四个红色小纸包。一包碳,一包土,一包煤面,一包盐。土要放到男方家水缸下,煤和碳要添到男方家炉子里,寓意越来越旺。
另外,每个脸盆里面必须放四个苹果,八块糖。各样东西都贴上大小的喜字。然后用大红的包袱皮包好。但不能打死结,要用别针别住。
(二)、红裤带、铜镜:男女双方都要系两边开口的红裤带,父母还要在红裤带里给塞上一点钱,叫作塞富贵。
裤子上还要用红毛线拴上系了五色绸子五色线的铜镜以辟邪。
男方迎亲必备:
1. 几枝柏叶,压扁,休整成形,用红毛线裹了。上贴九石榴,一佛手。并绑上两支红铅笔,一对并蒂红辣椒。
2. 一束玫瑰花。可以是鲜花或绢花。(属现代新增项目,婚礼仪式上用)
3. 一块红毛毯。
4. 新娘胸花、墨镜、红盖头、红头绳、红手套,红丝线(开脸用)。
5. 给女方家的绞脸钱、跟车来的娃娃钱、哥哥背妹妹钱。
迎亲喽!
婚礼这天,一大早,双方家里都要贴对子,贴喜字,挂红子,挂绘纸(本地特色,上写吉祥祝福语)。
男方家要摆放桌子,准备迎接女方家的送客。桌子上,枣、花生、桂圆和瓜子是必备品,取早生贵子之意。另外还要有点心水果等。
这天,男方家所有的镜子都要遮上:
男方家派迎亲队伍早点赶到女方家。迎亲的人不能太多,必须有一个小孩。
新郎要给岳父母带烟酒点心等四样礼物。迎亲主管要带足红包,还要带若干耍包包,就是包了小面值钱的红包,以飨女方家耍闹者。
第一辆车里的人要带几个顶针在身上,过桥过道,或遇到婚丧嫁娶的,要扔一个出去顶顶,以免冲克。
嫁女喽!
新娘早早坐在炕上,梳头化妆挽发鬓。穿好大红棉衣等待(无论寒暑都穿,意为厚厚实实),袜子要穿两双。
迎亲者到来后,女方家放炮迎接。这时往往有年轻人关了门要红包。
新娘坐炕上,同辈四人作陪,象征性吃点饭。
搬把椅子到炕上,铺上男方带来的大红毛毯,新娘端坐椅子上:
还要踩石板。石板用玫红纸包好贴了喜字。寓意脚踏实地。
一女子开始给新人开脸,俗称“绞脸”。就是拿红丝线为新娘拔去脸上汗毛,白白净净出阁。(如今只是左三下右三下比划)
系上男方带来的红头绳,要打活结。
再由一女子扇扇子。左三圈、右三圈,并诵念:“坐椅子,扇扇子,荣华富贵一辈子”:
接着,新娘戴墨镜,穿绣鞋。鞋里垫以绣了蛇蝎五毒的鞋垫,鞋垫背面脚心处别六短一长七根针辟邪。
准备就绪,新娘还要坐红桶,意为通通顺顺。
然后,给新娘遮上红盖头。新娘一手拿娟包岁岁钱和糖,一手持柏叶遮脸,由哥哥背着上婚车。哥哥嘴里还要诵念:“哥哥背妹妹,好活一辈辈。”(如今大多独生女,哥哥一角常由新郎替代。)
婚车前面要坐迎亲童子以镇车。新娘坐在司机后,座铺红毯。一路不得说话。
母亲等女儿出门,要坐在女儿穿过的衣服上坐一会。然后会有一个同辈女子抱着衣服绕婚车跑三圈。
女方家送客为同辈,人数不限,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陪嫁包袱等要由送客抱着,而且南方都要给红包。
载了新媳妇的车队不能走来时的路,所谓出西门,进东门,绕道回家。
?
媳妇儿来了!
送客一行先被迎进来,也已就坐,搬包袱的,抱嫁妆的,开箱子的,人人得红包。新媳妇也要玩玩矜持,要了下车钱。然后,将那一路撰在手中的红手绢捏住一个角抖开,把里面的岁岁钱和糖扔出去让孩子们去抢。然后由新郎背进家门。这时新郎的同事朋友难免起哄逗闹。
新娘由一同辈女子(俗称引媳妇的)领着进入婆婆屋里,铺好毛毯,坐到婆婆炕上(典礼后才可以入洞房)。由新郎掀盖头,并解开新娘的红头绳。
这时,引媳妇的把新娘外层的一双袜子脱下套到自己脚上(不知此俗何来,估计是给赏赐吧)。
然后新娘要打开自己陪嫁的箱子换婚纱,男方要给开箱子钱。
婚礼:
乡下在自家院子里,城里在酒店。摆酒席,宴亲朋,并有司仪主持仪式。亲朋好友要随礼,长辈还要另出磕头钱。男方家叫吃媳妇,女方家或当日或他日女儿回门待客,叫请女婿。
酒店的典礼仪式已经演变为中西混合式,仪式选在中午12点08分、12点18分或12点28分开始,新娘还会在仪式结束后褪去婚纱着红色敬酒服敬酒。全国大同小异,此处略去不谈。
闹洞房
1. 喝和气拌汤。
由一同辈女子做好拌汤后,用新娘陪嫁脸盆里的葱、盐、辣椒、糖、蜜等调味。这时闹洞房的还可以再给里面任意放佐料。于是这汤已经五味杂陈,再把新娘陪嫁的母饺子煮好,用一个碗盛了,用盆里那两双绑在一起的红筷子。新郎新娘一起喝这道“和气拌汤”。还要就上饼子、豆豉。嘴里念诵: 和气拌汤就饼子,明年生个胖小子。和气拌汤就豆豉,恩恩爱爱一辈子。 而那个大大的母饺子,则要新娘吃下去。看来,五男二女的责任重在她了。
2. 要馍馍
这个传统项目,想来是要新娘开口叫婆婆一声妈吧。
婆婆拿一双红筷子两头各扎一馍馍(意为担一双儿女)在自己屋里关上门,新郎把新娘抗在肩头,由洞房到婆婆门口。
媳妇喊:妈,给我馍馍吃。(要喊多次婆婆才答应)
婆婆答:馍馍不是白吃的,明年生个胖孙子。
婆婆开门,新娘用嘴叼了那馍馍,再由新郎抗回洞房。 把这一双筷子挑着的两个馍馍要放到门楣上。
3. 说令子。
这个名词现已几近失传。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闹洞房。这是年轻同辈人之间的事,虽然花样不断翻新,但我们这里绝对不会过分,也只凑个热闹,增加气氛。这个时候,往往洞房里笑声一片,惹得洞房外的人也咯咯傻笑。
4. 铺床。
嫂子用红色或裹了红毛线的笤帚扫床,然后铺床。
在褥子下放枣、花生、桂圆、莲子(都要生的)。还要在褥子上铺一块毛单子(不缝边的床单),寓意生个毛蛋子。
5.提盆盆
一对大红的盆盆在(尿盆),里面各放一对核桃虫(面食)。
上面用叫作“莲花人人”的四方纹样玫红剪纸盖好,事先放在柜顶上。
由未来孩子的姑姑提下来放床边。嘴里念诵:“姑姑提盆盆,侄儿侄女跟上一群群。”
至此,新郎新娘进入了他们甜甜的蜜月。
蜜月那点事
新娘第二天早上要去别人家吃顿饭,被称作换梳头。回来后方可照镜子。(此俗处于摒弃中)
第二天即可回门。女方家请女婿,女方亲戚开始唤回回。就是挨个请新娘吃饭。估计旧社会怕新娘在婆婆家陌生不适应吧。
第五天是不许在婆家吃饭喝水的。新娘这天名正言顺回娘家。
第九天要吃馍馍,第十天要吃糕。祁县俗语曰:九天馍馍十天糕,打发新媳妇下厨房。(祁县话里糕读作guo,房读作huo)
第十天叫满十天,比较隆重。也就意味着蜜月告一段落,新媳妇开始了出厅堂下厨房的主妇日子。
这些仪式和习俗看似复杂了点,个别甚至迷信了点。但每一个程序都寄托者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毕竟结婚是人生一大喜事。正是这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过程,给一对对新人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
晋中地区白事习俗山西晋中一带称为各类习俗举办的宴席称为事宴。方言,又称红白两种事宴,即结婚为红事宴,过世为白事宴。出席宴会称为上事宴。
中国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特别是长辈的丧葬礼仪。《论语·学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其中“慎终”,即指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孟子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在“ 送死重于奉生” 观念的支配下,早在春秋时期,丧礼已经形成一整套礼仪。从初终到大殓、殡葬、葬后,约有40余项。以后历代传承,虽有简化衍变,但主要程序却一直相沿未改。山西晋中大体遵循着这一套程序。当然,还应提倡“重养溥葬”的新观念。仅做为习俗介绍。一、初终 亡人气绝后,都讲究趁其身体未僵硬时,以最快的速度为死者换上预先特制的“寿衣”、即“送老衣”。还有些地方是在绝气之前就提前换好了。这是因为死者身体僵硬后,替换衣服会更为困难。“寿衣”包括单衣、夹衣、棉衣、棉袍或棉大衣,其件数用单数不用偶数,忌用兽皮、毛料及灰色布料。替换下的衣服,地讲究随手撂在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 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理发、洗涤,进行整容,在死者的袖筒里放一些纸钱和面粉与头发揉成的圆球,然后用麻披把袖口和裤腿口扎住,称之为“打麻伴”。晋中祁县等地则在死者左手放一串与死者岁数相等的小面饼,名为“咬牙饼子”;再在死者右手放一条鞭子或拂尘;把死者咽气后烧化的锡箔用纸包好,放入死者怀中;最后再给死者搂上一条麻披拧成的带子。人死后魂归地府,纸钱、锡箔是用作盘缠的;去地府要经过恶狗村,有面球、面饼和鞭子就能够抵御恶狗的扑咬。沁县一带把装在死者袖子里的小面饼,就称为“打狗饼”。 死者绝气后,口中还要放入一枚古铜钱,叫做“口含钱”。这一习俗由古代“含玉”的丧礼衍变而来。死者的亲属不忍死者空口而去,在其口中放入玉石一类物品和谷物。后来一些地方直接把饭放在死者口中,则名为“ 含饭”。都是认为死者口中含钱 、含饭入殓,这样到阴间才不会挨饿。 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即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讲究“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 ,女性死者侧卧 。这叫做“停丧” 或“ 停尸”。安置之后,要有一块布盖在死者脸上,俗称“打善面纸”。蒙面布也好,蒙面纸也罢,古代都称为“面衣”,据说春秋时的吴王夫差是始作俑者。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夫差不听伍子前的劝谏,以至国破身降。临死时觉得不好意思在阴间再见到先死去的伍子胥,让人给他脸上蒙了一块绢帛才咽了气。人们沿用这一习俗,却不是因为死者生前做了什么亏心事,而羞于在阴间见到先死的人。有的说,是家人不忍见死者之面;有的说,是由于死者咽气后面容不太好看。其实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让死者安息。以上这些程序是传统丧礼中的“小殓”。 在为死者寿衣时,讲究不能哭。认为死者正在绝气之际,哭迷了路,死者的灵魂就无所归宿;或者认为泪水落在死者身上,会出现走尸、僵尸等不祥事故。在给死者穿好寿衣,安放停当后,全家男女老少这才大放悲声,嚎啕痛哭,并烧化纸钱,俗称“烧倒身纸”、“下炕纸”。至死者去世的傍晚烧纸,称为“烧黄昏纸”。其意在于以金钱贿赂阎王,买通小鬼,放死者灵魂附体,重回人世。烧过纸钱以后 ,久久不见死者复生 ,家人才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俗称“嚎丧”。死者小殓之后,家人请来同族长辈和邻里乡亲,共同商定丧葬事宜,然后亲自去或请人去亲友家报丧。长辈去世,儿孙要身穿孝衣,手持哭丧棍,奔赴亲友家叩头报丧“送孝”。 死者的家门口要贴白纸黑字的讣告 ,又叫“ 门状”,写明死者生卒年、月、日与殡葬安排等事项。晋中祁县一带要在街门上糊白纸,死者为一户之长,而且年龄已进入古稀之年,街门满糊以白纸;如不足60岁,或夫妇有一方健在者,只能糊半边街门,一般是男左女右;死者如系小辈,双亲尚在,则只能在门额垂贴一张白纸。晋南是把纸折叠起来剪成条状花絮,死者多大岁数,就剪几条,然后悬挂在大门外。停尸期间,死者头前或脚后要点油灯或蜡烛,俗称“引魂灯”,又叫“ 指路灯”、“ 路灯”、“长明灯”。阴曹地府一片漆黑,死者的亡灵要借助于灯光才能看清道路。同时,还要不时烧化纸钱,并把纸钱灰装在瓦罐内,留待入葬时与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阴间使用。这叫做“烧倒头纸”。死者身边放一瓦盆,每次祭奠时都要往里放一些酒食,也留待入葬时埋入地下,认为这样死者在阴间就不会成为饿鬼。这叫做“倒头饭”。 死者咽气的当天夜里,要前往本地的土地庙、城隍庙或五道庙举行一种仪式,“ 压魂”“ 告庙”,意思是向阴间报到。在鼓乐吹打下,死者的儿子用盘端一张纸,进庙磕头拜礼后 ,把纸放在香炉内,俗称“ 纳纸”。 在死者亡故的第二天夜里,介休一带讲究家人绕街行走,一边烧化纸钱,一边嚎啕痛哭,称为“知死”或“寻魂”。榆次等地则在本院土地神前设香案,烧化纸钱 ,焚烧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 ,全家人痛哭尽哀,名为“点化钱”。 停尸期间,要有人在一旁守护,严防猫、狗等活物跳越其上;如果是在夏季,又要防电闪雷鸣,意恐“惊尸”、“炸尸”。沁县等地预防的办法是在死者身上放置刀、秤等镇物。入殓 入殓用的棺材,以木棺为主。木材以木质坚硬的柏、樟为上等,油松、楸、槐等次之,以柳木的为最一般。晋中祁县一带讲究不论何种木质,在棺前挡板上必用柏木,至少也须镶嵌一条。板材时兴厚大,最厚者六寸,拗五(五寸五分)以上均为上等,依次等而下之,底、盖、侧均为整块者称为“独幅”,若干块拼合的则分别以其所拼块数称为“X 块头”。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紫、红、黄几种颜色。不到50岁的死者,棺木涂以朱漆,称为“红棺”;50岁以上的多涂金黄色,称为“金棺”。棺木外面一般有彩绘图案,上等木材更以木质本色为底,作素色推光漆画,显得金碧辉煌。图案一般为百寿图、四季图、二十四孝图或“万字不断头”。棺木前头正面绘云纹莲台,书写“X X 之灵枢”;小头绘香鼎、燃香,有的地方则画白菜。有的棺木前头正面还写有“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棺木内涂以松香或用黄麦纸裱糊,取的是“黄金入柜”、“遗泽子孙”之意。棺木内还要贴上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雁北平鲁、晋中祁县等地,在棺木内底部另附一块凿有七个孔的衬板,叫做“七星隔板”,表示死者“ 驾鹤仙去,身入西天”。棺底 ,晋中祁县一带铺以石灰、五色绸、线、五谷,再放上七枚铜钱、七块生铁,铺上金箔纸剪成的钱状物七张,然后铺上褥子。 入殓时,要由死者的儿子抱尸入棺。讲究把死者的头部用红布围上,然后由其长子抱头,另外4人或6人抬身体,脚先头后出屋。屋外用毯子遮阳或打伞,称为“上不见天”。入棺时,死者的脚要先进 ,然后平放棺内 。原来死者袖口和裤脚系的麻披,这时要解掉。有的地方在男性死者的右手中放上鞭子,左手中放上馒头;在女性死者的双手都放上馒头。鞭子称为“打狗鞭”,馒头称为“打狗干粮”。晋中祁县等地,死者头部要枕一种特制的凹型空心枕,上绘日月、山川、花卉图案,枕中实以线香、五谷等。死者身上再铺七张银箔,最后从头到脚蒙红布七尺,此布须由已嫁女儿置备,俗称“铺儿盖女”。 给死者铺盖停当以后,棺内还要放置一些生活用品和死者生前的心爱之物,但绝对禁止放人毛织物和毛皮制品,如毛毯、毛毡、皮褥子、毛皮鞋之类。民间认为犯了这一忌讳,就会“着毛变畜,错胎转生”。人殓完毕后,棺盖斜盖于棺身之上,仍留缝隙。待死者亲属最后检视后,在夜间或阴阳先生择定的时辰盖棺。 盖棺、又称“合棺”喻,家人、亲友齐集,揭去死者脸上的蒙面布或纸,向死者告别 。死者如系女性 ,还要请其外甥或娘家人检视穿戴、铺盖,看有无异议。然后正式盖棺楔钉,家人、亲友跪拜告别。晋中祁县一带,合棺前要把死者身上盖的红布由脚部往下拉,露出颜面,然后顺势把红布撕下一条,迅速合盖落木锁、即棺盖与棺身之间的榫卯。钉棺一侧用钉七枚,每颗钉子上把撕下的红布条各垫一小块。钉棺时,全家回避不动哭声,只有死者的儿子须立在棺旁口喊“躲钉”。参加钉棺的邻里、朋友都要身系红布条,并要给钉棺的人赏封,称为“喜钱”。盖棺以后,死者的子女还要手拍棺木数次,俗称“叫醒”。 在入殓第二天半夜,要置备纸马素车、香炉锡箔和纸人,由死者的子女哭送到将来出殡必经的十字路口烧化,为死者送行,俗称“送魂”。吊唁 吊唁死者的日子,一般都在出殡前一天,俗称“ 开悼” 或“开吊”。开悼时架设灵棚,将棺木移置灵棚之中。名为“移灵”。隆重的丧事在灵棚前还要高搭牌坊。灵棚内悬挂幔帐或竹帘,后面停棺,前面为堂,灵堂中摆有供桌,桌上供灵花,陈列牌位和祭器、祭品,悬挂死者遗像。两侧摆放各式纸扎和陪葬品 ,诸如童男童女 、金银二斗、金银二山、摇钱树、聚宝盆、引路菩萨、打道鬼、方相……以及挽联、挽幛、花圈等。开吊后,亲友陆续前来吊丧 ,不论辈份大小,统统按照“ 死者为大”的规矩,上香跪拜。死者的子孙披麻戴孝,手拄哭丧棍,跪在灵堂供桌西侧的谷草或草垫上。 丧礼中,外来亲友对死者的哀悼有吊、奠、赙(fu 付 )三种形式。讲究奠用香烛、酒果;赙用钱帛、金币;奠后再烧纸,则为吊。在吊丧活动中,还有一种“管炕”的习俗,即本家、邻里或亲友帮助丧家招待宾客的住宿和饮食。一般分三步进行,一是请炕。丧家根据宾客人数定出所需的炕数(一般每一炕家负责六至八人),然后略备水酒,请炕主前来议事,征得同意后,炕家就算定下来了。二是管炕,头一天祭祖结束后,就由总管分配炕员,抄出名帖交与炕家。炕家把宾客接到家中,烟酒茶饭款待。一般晚上吃面条,取亲戚往来长久未断之意。第二天,出殡后宾客要在丧家“坐老斋”、即吃完殡饭。饭后再由炕家接到家中稍事休息,下午散客,炕家的义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步是谢炕,下葬后的第二天中午,丧家要设酒席酬谢炕家。谢炕完毕,管炕这一活动也就全部结束了。管炕还有“干、湿”两种,以上所述叫“湿炕”,即连住带吃; 在出殡前一天,家人和亲友要抱着牌位,打着引魂幡,提着灯笼,吹打着鼓乐到附近寺庙庵观或其遗址招魂。设祭之后,家人大呼死者,一路放声大哭回家。安放牌位后,继而把斜盖着的棺盖打开,由死者的长子取净水一碗,用新棉花球给死者擦脸,俗称“开光”。象征地擦拭完之后,碗里的水不倒,由儿孙、女儿及外孙分喝,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大家依次绕棺而过,瞻仰死者遗容,然后请木工重新封棺,打上“ 银绽” 表示再不开棺了。 “送行”的习俗,在天蒙蒙亮时,由死者的长子一人出门,烧化纸车、纸马、“家奴、院工”以及死者生前用过的枕头,当地称为“送乌明头纸”。然后提一罐红豆稀饭,在天亮前从家门一直撒到坟地。在出殡之前,除了各种吊丧供祭外,死者仍象生前一样享受着人间烟火食,一日三餐,顿顿必由家人亲供,清晨盥洗用品也一如日常安排,连饭后的嗽口水杯也不可缺少。每次供奉时,家人必痛哭尽表。这样,一直侍候到出殡,死者才算是离家而去。出殡 入殓以后,紧跟着就要定出殡的时间。一般不“热死热埋”,否则便会被认为对死者不孝不敬。至于什么时候出殡,往往要根据准备情况、时令、至亲到否,以及墓穴是否完备等因素来定。时间可长可短,大抵最短的为三日,依次为五、七、九日……长者可达百余日,均须单数。旧时还讲究由阴阳先生择吉日,定坟“空”,即所谓坟地上什么时候能进得去。 出殡时间确定以后,便要通告亲友“送孝”。去时要带去孝布一块,依关系远近亲疏,大者一身孝衣,小者一方孝巾。晋中祁县等地,于出殡这天,门前要悬挂用白麻纸剪成图案的幡状物;纸与纸的衔接不用浆糊粘连,而是用铁器或石器把纸折叠后捣在一起,名为“砸岁纸”。这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岁数纸”,只是悬挂时间不一罢了。死者达到耄耋高龄的“岁纸”,当地人时行撕一条给孩子佩戴,据说可以延年益寿。撕回家糊在面瓮上 ,不生虫子 。旧时有些地方还要在大门外立起“避忌牌”,男左女右,不仅写明生卒年月、出殡日期,还要列出避忌事项。
“ 土葬”。即“墓葬”。墓穴有提前建好的,也有死后临时开穴打墓的。打墓旧时要请阴阳先生坐看风水,将穴定点 。然后撒五谷,在所定穴位上用银针开“ 十”字,名为“ 开土”或“ 破土”。“开土”之后,便可打墓挖土了。合葬者,只须在旧葬处旁边另开一穴。死者如入祖坟,其墓穴在上辈脚下。依次类排,直到坟地无法再开穴后 ,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 ,选新地另建新坟。
旧时出殡前,祁县等地都有“点主”的仪式。即请人用朱砂笔往牌位上原来写的“ 王”字上加一点,使“ 王”字成为“主”字。俗称“成主”,即成为神灵之意。点主的人称为“点主官”,要请当地德高望重的名流学者或地方长官担任。这项仪式一般只限于正常死亡的中、老年人,幼丧及凶死者不举行。
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奠仪一般包括祭席、馒首、挽幛、纸扎。至亲送祭席。俗称“祭”,以肴馔为主,每一付都要插大小不等的纸花,其次则为馒首,即一种用碗扣出上笼蒸熟的面食。亲朋好友大多送挽幛、挽联,以后衍化为一块布料。普通街坊则送花圈。
吊祭者公奠之后,死者的长子跪拜致礼,即身背棺木大头,在众人的协助下把棺木移出灵棚,俗称“出灵”。起灵前,晋中祁县一带,死者的儿子们还要进行一种摁“食压钵”的仪式。他们在一个瓷罐中挟入各种菜肴、食品,然后轮番摁捺 ,一直到满为止 。最上面放一个馒头盖住,用一双筷子竖立穿孔,上面再盘一些染红的粉丝。此罐食品连同“下气馒首”、“长明灯”等,在出殡时都将随棺下葬。
棺木抬出灵堂后,便放到预先绑好的架子上,有豆腐架、二龙杠、独龙杠等数种形式。
出殡盛行用棺罩,其状如长形轿体,上有锡顶葫芦头金顶,四角男性死者用龙头龙尾 ,女性用凤头凤尾 ,周围饰以红、蓝、黄布帷幔,上绘各种吉祥如意的图案。这种器物均有店铺专门出赁。
厚重的棺木,加上庞大的棺罩,人手少了就比较吃力。于是,抬者由8 人增至16人、24人,甚至32人,俗称16杠、24杠、32杠。抬棺人手众多,既便于做到这一点,前呼后拥,又显得气派。
棺木抬起之前 ,死者的长子双膝跪倒 。手捧烧纸钱的瓦盆,痛哭失声,然后把玩盆在地上摔破。民间认为,摔破丧盆,死者就可以把所有烧化的纸钱带到阴间去用了。
摔过“丧子盆”,出殡便正式开始了。棺木出院门时,要大头在前;出了门后,都要掉个头,一直抬到坟地。原来人们认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着一样,出门头向前,等于回首瞻顾家园,表示了对人世的依恋;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
出殡队伍最前面有开路的,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纸或白纸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抛撒引路纸钱,以示买通沿路鬼魂。次为仪仗、各种纸扎(兴县一带称为“纸文”)、粗、细乐班、由外甥或孙子扛着的引魂幡、扛条凳的 ,然后即为牵缆持丧棍的孝子 ,孝子之后是棺木,棺木后跟着的是坐着车轿的女眷和步行的亲友。
送殡队伍至人多处或大路口,还要停灵路祭,鼓乐也要停下来演奏。古代一般由亲友、邻里设祭,后来大多为丧家自己设祭,显示丧事办得排场、隆重。
来到村外后,送葬的亲朋止步,由死者的儿子“谢孝”。然后除去棺罩、停下仪仗,只有家人与至亲携纸扎及祭品随棺前往坟地。时辰一到,即刻下葬。棺木入墓后,晋中祁县一带,阴阳先生要摆下罗盘仪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认为可以为止。大体上方位为东南——西北向(乾——巽位),当地有“头顶紫金山,足蹬雁门关”的说法。死者的儿子入墓检视,然后家人往墓内扔“富贵钱”、“富贵馍”。坟丘堆成后,死者儿孙所持的“ 哭杖”和“ 引魂幡”要插在坟头(引魂幡也有放置于棺顶的),接着烧化所有纸扎(“童男童女”已经被把头或脚扭向后,置于棺木一侧),大家再祭奠一番,痛哭尽哀,然后悄然退出,让死者永远安息于此。
奠
出殡次日清早,家人送饭至墓前浇奠,表示清死者同家人再次共进便饭。家人次日赴坟地致祭时,要用锹往坟上添新土,使坟丘前后周正,不偏不斜,俗称“扶山”。而太原一带自安葬后,一直要等到三年之后清明祭扫时,才允许往坟丘上添土。两地习俗,相异如此。
到新坟添土、奠纸 ,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安葬后第三天 ,称为“复三”,又叫“圆坟”、“暖墓”。一般是死者的长子带领全家去,有的地方是凡有“服”之亲都去,
从人死后算起,每七天必祭奠一次,称为“做七”或“过七”。其中一七‘称“头七”、三七又称“散七”、五七、七七又称“满七”、“断七”或“尽七”,较为重要。
“一七”,丧家设灵座,供牌位,举行隆重仪式,受唁开吊。
“三七”,死者的子女要拿着香火,到三叉路口呼唤死者,或上坟焚香接引亡灵回家。
“五七”,民间认为这一天死者亡灵回家“ 省亲” ,丧家除举行祭奠,还要延请僧道诵经,亲友均来吊唁。晋中祁县一带,面蒸供品中,男亡多蒸一份“莲花”,女亡多蒸一份“如意”,并按亡者岁数扎制纸花、剪纸旗,另外再糊一口“升”,纸旗以谷草杆穿扎,沿路一直从家门口插到坟地。
“七七”,丧家举行隆重祭奠,亲友都来烧纸,或到坟前祭拜。
人死后或安葬 100天后,即“百日”,也是一个隆重的祭供日,又称“百日祭”。到这天,容重孝服的要改穿常孝服,一般人多除去孝服。祁县等地,纸扎要糊“斗”,俗话称为“五七升,百日斗……”
一个人死后 ,其子女要服孝三年,俗称“ 服三”,满一周年烧纸祭奠,叫“周年”或“ 烧周年”,古代称为“ 小祥”。第二个周年叫“大祥”,也要去坟地致祭 。满三周年烧纸祭奠 ,死者的亲友毕至,各带供品、纸扎。三周年过后,死者的子女即可脱去孝服,改换平常衣着。所以三周年又叫“脱服”或“除孝”,古代称为“衤覃”(tan 坦)服。按照传统的说法,丧葬礼仪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死者亡故次年的“清明”节当日或前一日,晋中一带还有一种“烧心”的习俗。这一天,家人、亲友,特别是出嫁的女儿须亲至坟地供奠 。祭品除衣帽鞋袜各式纸扎外 ,还要蒸空心的面供和( huo活)“面心”。供毕埋于墓前。“烧心”又称“安心”,其意在于告慰亡灵,从今以后勿须惦念阳世亲人,尽可以安心阴间了。
“服三”之后,对死者的祭奠转入普通的上坟,不再有特殊的忌日。上坟一年大致三次:即清明,举新火;七月十五,尝新谷;十月初一,送寒衣。也有一年五祭的,即除了以上三个节令外,再加上元旦和冬至。籍此,家人在悠长的岁月中继续保持着同死者的“联系”,并寄托自己绵长无尽的哀思。
(张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