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

核能打火机YYDS!

随着前段时间steam商城的一波降价,经典的开放世界生存游戏《森林》,也借着一波史低价一举登上了热销榜单。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

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这款2015年开启抢先体验,2018年正式发售的游戏,居然会在多年之后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二春,甚至在高峰时期峰值在线人数一度突破了5万大关,最高纪录达到了56232人。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3)

《森林》的再次翻红,除了史低价的促销因素之外,自然也与其自身精良的游戏素质是分不开的,而steam 22万个“特别好评”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4)

那么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不妨就来回顾一下这款多年前的神作,究竟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吧~

披着老套剧情的悬疑内核

游戏在开场CG中便大致介绍了游戏的背景:主角与儿子乘坐的飞机失事流落荒岛,而儿子则被岛上的食人族抓走。为了救回儿子,我们便在陌生的丛林一边想办法自保,一边踏上了不断寻找儿子线索的过程。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5)

正当大多数玩家都以为这款游戏就是荒野寻子的烂大街剧情时,随着玩家们探索的不断深入,野人、畸形怪物、现代化设施……隐藏在这片荒岛背后的秘密也逐渐呈现在了玩家面前。而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当初的飞机失事只是岛内这个秘密项目的其中一环,而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便是复活逝者。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6)

开放式探索,在未知中求生

不同于其他生存类游戏手把手带着玩家进行新手教程的形式,《森林》则更多的将主动权交还给了玩家自己。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7)

游戏并没有所谓的新手流程,有的只是一本名为《野外冒险生存指南》的手册,而手册中已有的教程也仅能供给玩家完成诸如生火、取食、露营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及时刻提醒玩家“救儿子”的终极目标,而除此之外的一切,都需要玩家自行尝试并解锁。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8)

在游戏伊始,我们从飞机残骸中获取到的一把斧头,以及随身携带的一个打火机,便组成了我们整个《森林》生涯前期的两大法宝(直到获取现代斧为止)。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9)

尤其是这个打火机,虽然有时会配合剧情出现打不着火的现象,但堪比核能的超长续航也令其成了整个游戏中最BUG的点。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0)

有了这两大工具傍身,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生存类游戏常见的收集玩法了,除了砍树、采石、收集动物皮毛和肉类这样的基础资源外,我们还可以在岛上找到其他人掉落的行李箱和被使用过的营地,进而获取到一些诸如士力架、止疼药、电池这样的现代化道具。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1)

不过我这里还是要吐槽一句:这么大的行李箱,里面可以获取到的资源却少得可怜,是在吐槽其他生存类游戏背包空间吃紧的现象吗?

自制道具,重在参与

而当我们获取了新的资源后,就可以开始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了,游戏的合成界面是一张野营毯,而玩家背包中的道具则分布在毯子四周,当我们将材料放上去之后,材料下方就会出现一个不完整的齿轮,当我们添加的其他材料可以与之组合的时候,齿轮就会变得完整,这就代表我们可以用这两样东西合成新的道具了。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2)

这样的合成设定在游戏初期的确可以给玩家一种简洁明了的感觉,但随着玩家后期收集的东西越来越多,毯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拥挤,相信在游戏后期打开一片狼藉的合成界面,你也会跟我一样变得头皮发麻,光是找材料就得找半天,更别说合成了~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3)

当然,作为一款生存类游戏,我们自身的状态自然也尤为重要,除了基本的生命 精力的设定之外,角色会受到饥饿、缺水、寒冷、灼烧的影响,甚至一定状态下还有被感染的风险。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4)

不过游戏为了提升玩家的探索体验,在负面状态的设定上还是相对简单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负面状态对于玩家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大多都可以通过睡觉解除,因此只要我们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和水,基本就不需要太过担心了。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5)

随时间增加的游戏难度

而在吃饱喝足之后,我们自然要开始迎接隐藏在森林中的种种危险了。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6)

之前有提到,主角的儿子是被岛上的食人族抓去的,而我们在游戏的探索过程中,也会发现有不少跟你一样在飞机失事中存活下来的乘客都遭到了食人族的屠杀。

一般在游戏初期,野人是不会主动出击的,即使有,也只是零散的在夜晚发起攻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攻击也演变成了全天候,有组织的,因此游戏的整体难度应该是随着玩家的生存时间而逐步提升的,可能这也是为了催促玩家赶紧进行主线剧情的缘故吧。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7)

不过相比于其他游戏,《森林》中敌人的战斗能力其实并不突出,游戏中的战斗模式更像是回合制游戏,只要反应快躲过敌人的一击,反击几乎是必中的,不过游戏中的电脑AI随机性很高,我们往往猜不透他的下一击会什么时候出现,而一旦我们率先贸然出击,那下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或许就会在野人的山洞里了。

而且在游戏后期,我们要面对的敌人也不止一个,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当面对大批敌人袭击的时候,我个人还是建议,三十六计走为上。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8)

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

其实在一段时间的游戏体验过后,《森林》给我的感觉并不像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生存游戏,创作者们似乎更垂青于凸显出游戏的恐怖气氛,无论是遍地马赛克的食人族洞穴,亦或是喜欢搞突然袭击的敌人,都可以说是“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存在。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19)

因此,《森林》这款游戏更像是一款披着生存游戏外衣的恐怖游戏,采用的是传统的美式恐怖风格,以惊悚为主,而游戏后期随处可见的奇行种也佐证了这一观点,如果你是为了体验纯正的生存玩法,那我认为《森林》这款游戏并非是你的最佳选择。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0)

而游戏的多人联机模式也像是为了迎合玩家所做出的的半成品,真正的互动性其实并不高,玩家之间仅仅只是做到了材料共享而已,联机生存应有的相互协助在实际体验中也并未有所体现。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1)

如果我们将《森林》单纯的看做一款生存类游戏,就会发现许多游戏本身的不足之处:人物动作僵硬,游戏剧情单调,玩家导向不明等问题比比皆是。

但《森林》之所以能够受到玩家们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却要归功于其“伪生存”的玩法。抛开原本的恐怖元素,我们可以发现,在双人模式下,游戏的内核其实更像是一款休闲养成游戏(没错,我不是在开玩笑)。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2)

主角在荒岛后期可以拾取到诸如电锯、武士刀、甚至燧发枪这样在荒岛上几乎不可能见到的强力道具,这样的设定正如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不少养成类游戏一样,许多道具都是随着主角的探索和升级而凭空生成的(系统赠送)。

而原本游戏营造出的恐怖氛围也会在多人模式下逐步衰减,原本就威胁不大的野人在多名玩家的牵制下更是显得毫无存在感。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3)

当玩家人数达到四人上限的时候,此时的《森林》则更像是写实版的《我的世界》,“建筑”变成了游戏的核心要素,救儿子什么的早已被我们抛之脑后,怎么造出一片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才是终极目标。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4)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5)

(图源:贴吧用户 螺旋冲天炮)

结语

借用大多数玩家对这款游戏的评价:“一个人玩是恐怖游戏、两个人玩是生存游戏、三四个人一起玩就是有些搞笑的奇趣游戏。”

一个弹壳做打火机(只用一枚打火机便造出了)(26)

视问,当一款游戏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玩家的游戏体验之时,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说它不够成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