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新华社郑州5月10日电 题:从“大玉米”到“金玉米”——内陆河南开放形象夺目而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河南什么时间种春玉米好 从大玉米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河南什么时间种春玉米好 从大玉米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郑州5月10日电 题:从“大玉米”到“金玉米”——内陆河南开放形象夺目而出
新华社记者 刘雅鸣、李亚楠
河南省会郑州地标性建筑——千玺广场,设计者的初衷是以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砖塔登封嵩岳寺塔为原型。落成之后,却因其状似玉米,在熟知庄稼的河南人口中,它就有了一个更可亲可近的名字:“大玉米”。
玉米金黄饱满、粒多味甜。这一称呼恰好呼应了河南作为“中国粮仓”“国人厨房”的地位和形象,反映了河南人骨子里的农耕底色。
不过,每当夜幕降临,千玺广场就变身灿烂的“金玉米”,成为众多市民游客图片视频里的华丽背景。周边各类现代金融机构建筑、繁华商业场景、游人如织景象,不时提醒人们,这里已不是传统的农耕河南。
从“大玉米”到“金玉米”,以农耕河南为底色,一个崭新的开放河南夺目而出。
河南开放新形象吸引全球目光
以农立省,以古闻名,曾是外界对河南的印象。如今,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河南发挥居中区位优势,正展现出内陆开放高地的新形象。
今年4月中旬,外交部在北京举行河南全球推介活动,向世界讲述和传播新时代河南对外开放的故事,引起各国驻华使节的浓厚兴趣。
推介活动结束没多久,卢森堡旅游签证(郑州)便捷服务平台揭牌,郑州成为北京、上海之外,国内第三个能够办理卢森堡签证的城市,意味着河南人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办理赴卢森堡的申根签证,舒心畅游26个申根国家,相比于以往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办证,可以人均节省1500元开支。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说,新时代的河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缩影,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进,河南将同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接,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和共赢。
居中优势让河南越来越“中”
河南人喜欢说“中”,也有资格说“中”。位于中国之中的区位优势正让河南加速迈向内陆开放的新高地。
喻新安说,近年来,河南依托开放互联,形成了海、陆、空、网“四位一体”的物流通道体系,成为“一带一路”交汇处的重要中转站,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知名物流集成商和跨境企业云聚郑州。
“陆上丝绸之路”越开越快。“去八回八”的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总量突破1000班,货源地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1个城市,境内合作伙伴达2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多家。
搭乘中欧班列(郑州)运送玫瑰花苗的河南南阳文鲜月季科普基地总经理李付昌说:“班列上冷藏设施完善,非常有利于花木保鲜,与海运相比,搭乘班列能节省26天,更加方便快捷。”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郑州至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线开通以来,河南航投入股的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货运量从2014年的1.4万吨增至2017年的14.7万吨,形成“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带动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跻身全球50强。
“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作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郑州创新监管服务,独创“1210”监管模式、“秒通关”通关模式、“海淘不用等、现场提货走”销售模式,实现最高每秒50单的海外通关效率,让世界商品“一站到家”。
“农妆”换新颜 中原更出彩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抢占航空经济先机,“米”字形高铁、中欧班列(郑州)、多式联运搭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竞逐网络经济浪潮。
开放“硬件”的打造,河南有目共睹,开放“软件”的提升,河南同样引人注目——率先开展以“三十五证合一”等为具体内容的“放管服”改革;率先从省级层面出台统一规范的PPP项目操作流程;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实行“秒通关”模式;在多式联运领域应用“单一窗口”标准版服务等。
数据显示了河南对外开放的收获:2017年,河南实际吸收外资172.2亿美元,省外资金9106.8亿元;货物进出口5232.8亿元,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十。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3万吨,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
2017年,河南口岸全年进口肉类3.85万吨、货值5.85亿元,成为全国进口量最大、货源国最多、品种最全的内陆肉类口岸。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省市场主体总量达503.2万户,居全国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河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以“古”闻名的河南,正以“新”出彩,河南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着力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平台,加快链接全球经济资源,让中原更加出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