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育的新发展(新高考下的东莞教研)(1)

东莞教育的新发展(新高考下的东莞教研)(2)

高考,作为事关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人才选拔的大考,每年都牵动无数人的心。“3 1 2”新高考的开启,则让备考工作在历年经验之上注入新变化与探索。

6月9日,高考顺利落下帷幕。今年的考生是广东新高考第一届“吃螃蟹的人”,围绕新高考的落地实施,则追溯在三年前。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厚街中学校长柴松方表示,新高考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国家、省市一盘棋统筹下开展工作,是东莞应对新高考的重要举措,也为学校和考生应对、备考提供支撑。

东莞教育的新发展(新高考下的东莞教研)(3)

国家、省、市多层次培训有序推进

东莞一方面加强高考改革政策的学习,明确高考改革的目和方向,并通过高考改革调研交流,积极向浙江、上海等高考改革先行地汲取经验,分析面临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多方组织全体高中校长、教师开展高考改革、课程改革专题培训,统一思想,提升认识。

东莞教育的新发展(新高考下的东莞教研)(4)

“3 1 2”新高考的选科组合模式

早在2018年年初,东莞市教育部门便按教育部、省教育厅的有关工作安排积极参加从国家、到省、再到地市的三级培训。

在国家级培训层面,派驻代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班,在此期间,市教育局教研室全体高中教研员通过中国教研网参加了在线研训。

在省级培训层面,2018年5月,市教育局教研室全体高中教研员及各高中学科骨干(种子)教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新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省级培训班。

在地市级培训层面,2018年7月,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全市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专题培训。后在开学前夕,再次组织全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全体教师,开展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培训研讨活动。

“落地到实施过程,以全市统筹为主导,东莞新高考应对形成强大合力。”柴松方透露,各级培训提升学校、教师认识,而随着《关于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的先后起草出台,探索建立高中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则为各高中学校全面、有序推进高考改革指明方向。

利用考试大数据指导学校积极备考

新高考,既考学生,同样考老师。如果说积极应对新高考体现了东莞的前端发力,备考工作的统筹实施则为学校、考生提供后劲支撑。

2020年9月,当本届考生刚步入高三,关于“举办新高考备考研讨活动”的通知已经从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发出,意在深入开展新高考背景下各学科备考策略研讨,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东莞教育的新发展(新高考下的东莞教研)(5)

2020年9月开学后不久,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新高考备考研讨活动。

柴松方表示,和往年备考经验主导不同,“针对新高考无考纲、6个选考科目回归本省自主命题的新情况,把握新高考命题的趋势和特点,确保备考方向的正确成为首要关注。”

由此,针对新高考采用等级赋分这一特点,结合东莞市考生数量及考试质量,市教研室利用考试大数据,研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赋分模型,全市高中教研员深入学校,通过开展针对性教学视导、听课评课、上示范课、微型讲座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学校找准定位,积极备考。

东莞教育的新发展(新高考下的东莞教研)(6)

2021年高三数学一模分析研讨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各学科主动、全面教研行动也充分体现一盘棋合作的优势。

以历史学科为例,今年4月13日,以“品质课堂”建设为契机,历史学科举办2021年高三历史一模分析会,来自全市各中学百余名高三历史教师参加研讨,此举进一步提高了历史学科下一阶段教学实施和备考的科学性、针对性。

东莞教育的新发展(新高考下的东莞教研)(7)

2021年高三历史一模分析研讨会

此外,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改革目标深入到了学校、老师。柴松方直言:“新高考让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强化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坚持育人为本也成为新高考的一大特色。”

落地于学校实践,教育部门引导学校在兼顾教学与备考同时,更强化对学生生涯规划和专业规划指导,既要为高考做好准备,也要为高考后的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多管齐下改革育人方式,全面深入推进新高考改革。

【记者】黄婷

【摄影】孙俊杰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黄婷 孙俊杰

教育莞家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