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某项工作,为了扩大影响力造成声势,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在适当场合、在一段时间里悬挂一些条幅、张贴一些标语,这本是惯常的方法,无可厚非然而,不分时间、地点,随处悬挂横幅、到处张贴标语的做法就有待商榷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宣传标语悬挂不牢?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宣传标语悬挂不牢(标语横幅不宜随处悬挂)

宣传标语悬挂不牢

为了推动某项工作,为了扩大影响力造成声势,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在适当场合、在一段时间里悬挂一些条幅、张贴一些标语,这本是惯常的方法,无可厚非。然而,不分时间、地点,随处悬挂横幅、到处张贴标语的做法就有待商榷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横幅有人悬挂、没人善后,标语有人张贴、没人维护,一直被人们所诟病。随处悬挂条幅、张贴标语至少有以下几种不妥,首先是长期风化之后,横幅标语悬挂在大街上、门头上等显著位置有碍观瞻影响市容;其次,无序地悬挂张贴,会造成城市管理的混乱,增加有关人员的工作量。

除上述原因之外,引发群众不满更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把条幅挂在街上就等于落实了?把标语贴在墙上就等于深入群众了?这要造成多大浪费?”

群众的质问必然有其道理。纵观上述现象,与长期以来群众反映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基本相同。推动工作要形成声势、要扩大影响力、要提高群众知晓度,这些都没问题,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

一些部门将发动群众简单化、机械化、一般化对待,无论是普及知识还是宣传政策,将条幅一挂了之,无论是告知义务还是宣传工作,将标语一贴就算完成工作,甚至将标语张贴的数量、条幅悬挂的频率、资料发放的范围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而实际上,老百姓到底了解不了解、关心不关心、参与不参与则是未知数。

小视角往往反映的是大作风。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造福群众就要真正走进群众当中,把条幅上内容认认真真地讲解给群众,把标语上的口号化作为百姓解难题、谋发展的实际举动。(来源:长治日报 康桥)

(责任编辑:张文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