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论坛关键信息(这位开放日谈长三角一体化的代表)(1)

邵志清。 受访者供图

3月6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外媒体开放。

审议现场,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是最先发言的代表,针对长三角营商环境的一体化,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邵志清已经是连任三届的“老代表”,但在全国两会上,深入谈长三角一体化,这还是第一次。

一方面当然和大局有关,去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进程提速,是今年会场上的一大焦点,但另一个原因,这其实也是邵志清个人切身感受的事。

邵志清是江苏常熟人,自1989年4月来到上海工作,不多不少,到现在已三十年。

1989年,23岁的邵志清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硕士毕业,面临着人生抉择,一条路是出国,他的托福成绩相当不错,另一条路是来到上海工作,最终他选择了后者。

“因为我家在江苏,觉得上海适合自己生活,这个潜意识里,其实就体现了长三角文化上的一体化。”3月6日晚,邵志清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说。

邵志清还记得三十多年前,去北京读书时经常来上海坐火车,一条窄路,客车总是摇摇晃晃,要开上三个半小时才能到。

直到多年后,沿江高速开通,回家的路途才有明显改善。到现在,他开车只要一个半小时,路更是有列举不完的选择,有时候他还会走限速低的,看看别样的风景。

不仅是交通,对于长三角产业的一体化,邵志清同样感受深刻。他记得,三十年多前,老家常熟农村办的乡镇企业,每到周末就会有上海的工程师过来指导。

“星期日工程师”——那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群体,在人才“捆绑”于单位的时代,他们打破了科技人员跨体制兼职的藩篱。随着市场的开放,这个群体的身影也逐渐淡出。

30年间,邵志清工作、结婚、生子,他也从大学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现在的职务前,他担任过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

作为地地道道的“长三角人”,邵志清用“惊喜”来形容去年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提速,乃至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也从更宽广的视角和维度来思考这件事。

除了日常工作的积累,所在党派的调研,这次针对长三角营商环境的一体化提建议前,邵志清还专门走访了五六家企业。

调研中,他印象最深的是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对市场平等环境的热切期盼。他希望,自己长居的这片土地,能够尽快满足这些期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