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1)

提起泸州,知名的一般是酒,因为酒城的荣光,往往掩盖了这座城市其他的光芒。虽然有些时候我们也很遗憾,好多东西只在本地或者小范围被流传,一直不能让更多人知道,但是庆幸的是,还有人愿意去坚持。比如当地濒临失传的卯榫工艺。

在泸州榫卯和卯榫前后颠倒的叫法,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榫卯(sǔn mǎo):榫头和卯眼。亦特指榫头。一般认为是鲁班发明。但是实际上,它刻意追溯的历史,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

七千多年的河姆渡遗址,他们在建筑房屋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干阑式建筑,这种建筑使得房屋的稳固性提高不少,在此之后,我们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建筑都是使用榫卯结构进行建筑的。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2)

卯榫这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木材衔接结构,也是古代乃至现今日常生活中家具制作大量使用结构方式。含而不露,是儒家思想的平和中庸体现;内合阴阳,相生相克,以制为衡,又闪耀着道家思想的光辉。

榫卯技术表象背后隐含着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3)

可是这种技术正在随着工业化发达被人们遗忘,今天的城市家庭,如果不是主人的特殊爱好,你很难看到这一类家具的呈现。西方工艺和流水线作业,正在一步步蚕食我们古代流传的智慧,这让人非常担忧,当你的东西进入教科书和非遗,甚至呈现在博物馆,在沽酒客看来这并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

很小的时候,沽酒客就知道泸州人对木匠和其他工匠有些区别,总是有种敬畏,而且流传着很多奇异而有趣的故事,大概唯独这个行业,让人感觉既神秘又神奇。抛开那些神奇古怪的传说,沽酒客一直很想探寻一些泸州老木匠的魅力何在。还有没有人会传统的榫卯工艺呢?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4)

一个多月前,沽酒客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关系,经常需要在各大乡镇之间奔波,那些已经在城市中难寻踪迹的手艺人,他总有机会碰到,朋友知道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民俗文化的人,于是就把许泽江师父推到我面前。

见面是在一个周末的上午,许师父正在泸州城郊一处僻静的地方研究他刚刚收集回来的红豆树木桩,这棵两百多年才成材的红豆树桩,虽然天然造型奇特,但是许师父似乎还没有找到创作的灵感。

同行的摄影师傅琨刚刚从叙永水潦鸡鸣三省大峡谷回来,她看了树桩以后,立即说到:天啊,这简直就是浓缩版的鸡鸣三省大峡谷啊!说完拿出手里里储存的照片来给大家看。

这倒是一下打开了这位痴迷于老木匠工艺的许泽江师父的思路,他异常兴奋,仿佛一件杰作已经胸有成竹了。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5)

在许泽江的木匠作坊工厂,我们因为一根红豆木桩,打开了话匣子。

许泽江师父告诉沽酒客,清朝末年的时候,曾祖父一辈几弟兄就已经是纳溪和江安一带比较有名的木匠了。“其中我的小曾祖父,是几兄弟里面最有天赋的。22岁就当了掌墨师,这么年轻就能当掌墨师,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少见的。”

1973年12月,出生在泸州纳溪区渠坝镇九君村的许泽江,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在大渡镇(前马庙乡)栗木村人。今年已经47岁的他,内心一直有一种要把家传的传统木匠功夫——榫卯工艺提到非遗的高度。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6)

许师父说,民间木匠也分等次的,其中能被称为“掌墨师”的最为厉害,今天流传下来的这一称谓,一般是乡下对泥、木、石三帮工程负责人的尊称,这个在泸州很多乡镇还保留这样的称谓,如果你能跟泸州老木匠们聊天,就能了解他们行当里更多奇特的事情。

有趣的是泥、木、石三工都要使用墨斗,而最关键的墨线是必须由掌墨师来画的。这个就如同当年船帮的大领江一样,只有他才是能掌舵的人。

在过去掌墨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全挂子”,还必须具备有很强的组织策划能力。比如修房造屋的木工掌墨师,同时又是设计师、领班和监理。一座房子,几十根樑、柱,几百根枋、棂,上千个榫头和穿眼,其规格、尺寸、次序都要了然于胸,才能指挥工人去实施建造,且锯、凿、锛、刨皆须亲为。房屋的进度、质量,都在掌墨师的掌控之中。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7)

谈起家族里许氏第一代“掌墨师”自己的小曾祖父,许师父掩饰不住内心的崇敬:“其中我的小曾祖父,是几兄弟里面最有天赋的。22岁就当了掌墨师,这么年轻就能当掌墨师,在那个年代算是很少见的。”

许泽江口中的这个小曾祖父跟我们日常理解的木匠是有本质区别的。许泽江介绍说,在他们木匠行里,木匠分为“大墨”和“小墨”两种。大墨,就是专门盖房建屋、架设桥梁的工匠。他们必须识图,并且谙熟建筑物上的墨线尺寸。小墨,则是制作家具、农具的匠人。

而许的小曾祖父就是大小墨皆能,他参与修建了江安的大庙戏楼和大庙寺,在当时是很被人尊重的。在许看来,小曾祖父那一辈的木匠是他们四代木匠中最荣光的。据许在自己祖父口中得知,小曾祖对“鲁班”术颇有研究,悟性之高,让同辈叹为观止。可惜由于太过聪明英年早逝,实在可惜,许不无遗憾地说,若是能学到其一半的本事,恐怕今天他的成就也更大。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8)

也许正是看到了做木匠的荣光,秉承着“为人不学艺,挑断箢(yuan)篼系”的想法,许家将木匠手艺代代传承。许泽江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在许家四代人中,有近20个人曾干过木匠这个职业。

新中国成立后,许泽江的祖父许前顺兼做了点担担生意,买了点地方下坝来到了渠坝乡九君村二社,特殊年月成分不好,没收所有财产,可惜家里有价值的器物全部没有留下来。这个遗憾在许看来也是无法弥补的,造成一些技艺今天都无法印证。

从他记事起,父亲就在做木工手艺,在7、80年代主要以家具为主,犁头、耙子、架单等,其他家具如门、方桌、衣柜、床都是比较简洁类型,他父亲说:因为在这个时期整体经济都不好,所以再有手艺也没办法发挥。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9)

许泽江在十三四岁时渐渐懂事,有时间就帮父亲做点木工活,开始学改锯(两人拉锯),过后做刨工、打眼等,这时候练成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高中毕业,在家做了三年手艺后,于1993年秋去广东打工,先在深圳盐田港做了几个月搬运,后到东莞黄江镇家具厂做红木家具,由于好学肯问,自己也琢磨出来一些技巧。

南下的许泽江,没有因为生计奔波而放弃对木匠工艺的钻研,反而因为外出见识了更多,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在广东,他不仅仅第一次接触到了在沿海城市的高档家具工厂里,许泽江算是大开了眼界。不仅第一次明白了中式家具的榫卯结构有那么多讲究,更认识了不少木匠行里的能人,也见识了东阳师傅的木雕技艺,感觉好像自己一下回到了小曾祖父那个时代,木匠是可以让木头开出花的人。

传承千年的三款现代榫卯工艺示例 工业时代的叛逆者(10)

这一次的经历,坚定了他继续继承和深度钻研家传技艺,也跟全国各地的民间高人切磋请教,虽然在他看来,可能不如小曾祖父那一辈,那么纯粹,但是也算是半学半探索的过程中,窥到了中国传统榫卯工艺的门径,让他的手上的功夫突飞猛进,更加接近家族传承的理念了。

大概是先辈那种骨子带来的木匠基因,虽然经历着时代的变迁,却没有熄灭他们传承的火焰。对于许泽江来说,遗憾中有透出一种幸运,他觉得是祖师爷赏饭吃,以前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是地域性很强的家传手艺,出去的几年,却更加有幸得到多位名师民间老艺人的指点,使得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并且跟家学相互印证,虽然他说可能还是不如老祖当年,但是目前自己的手艺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回到泸州,他一直在坚持这份传统,也没有放弃推陈出新,沽酒客想,或许手艺人跟工人是两个概念,手艺人是有传承和创新的,工人是一种常态化的流水作业,希望他能把老手艺继续保留下来的同时,还能发扬光大,并且形成真正自身的特色。有一天,我们可以选择现代的同时,也能轻松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