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百日”的到来,各地高考誓师活动也正如火如荼。据央视网报道,2月26日,河北衡水二中举行高考百日誓师动员大会,几千名学生齐聚操场,高呼“谁与争锋!我必成功!““清华北大在我脚下,二中学霸无敌天下”“成功不等待佛系青年,高考只相信拼搏汗水”等标语充斥校园,家长助考团也打出横幅、标语,各种口号鸡血励志,为学生加油助威……

什么时候高考百日誓师?是戕害考生的鸡血鸦片(1)

近年来,每到高考前夕,各地都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誓师活动。虽然这种活动饱受争议和批评,但却像“打不死的小强”,愈批愈烈,花样更多,几乎成为所有初高中的“规定动作”。

诚然,中高考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试,对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考前对学生进行动员鼓励,让他们端正思想、姿态昂扬地积极备考,争取一个好成绩也完全应该。但是,在当今“升学为天”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升学、考试早已让学生压力山大,特别像中高考这样的大考前,学生更是压力倍增,充满焦虑。因此,学校、教师的考前动员应当主要是让学生端正对升学意义的正确认识,缓解学生思想压力、排解学生心理焦虑,让学生放下包袱,增强自信,以积极的心态,轻松面对考试。可反观我们现在的考前誓师,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味地强调分数、片面夸大竟争、大肆渲染“以分数评高下,以成绩论英雄”的偏面成功观,把学生引入“分数”的死胡同,将学生逼上升学的独木桥,让学生感到除了“升学”,再无选择,考不“高分”就无出路。那些 “提升一分,干掉千人”“为了父母,每分必争””“要做人上人,就往死里学” 之类的标语口号更是让学生“怦然心动,感到“使命的伟大”、“形势的严峻”“前途的暗淡”,让学生担心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从此“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这种主旨错误、形式不当、过度张扬的考前誓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一种激励,而是一种摧残,它放大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会让学生心理更加焦虑,甚至演变成心理恐慌,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下降,这实在与誓师的初衷南辕北辙!

更为严重的是,考前誓师折射出学校对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背离,会极化孩子的人生选择。

“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今社会,三万六千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一个人接受何种程度的教育,只要肯努力,手握一技之长,是金子总会发光,成年后无论什么学历都会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总会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近年来,高中、大学教育规模虽然不断扩大,入学率大幅提高,但是,无论提高到多少,总有一个“率”的存在,这也就意谓着,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因此,对大多数的普通学生来说,初中、高中是其人生的两个分水岭。初中毕业升上高中,便可以有升入大学的机会,升入大学便会接受普通的高等教育,取得大学及以上学历,这直接决定着其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如果高考落榜,则意味着你与大学无缘,而中考落榜,则意味着你就失去了升入大学的机会,没有学历,则只能选择职业教育或直接就业。这是每个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什么时候高考百日誓师?是戕害考生的鸡血鸦片(2)

本来,我们的教育目的是“立德树人”,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可是,在当下,我们的教育却偏离了这个方针,无论是学校和家长,都把升学作为“教育的唯一”,让孩子从小认定“人生考试一条道”,只有考个高分数、好名次、好大学,人生才有意义,否则就“无路可逃”,没有了前途,甚至没有了尊严,人生再无意义。因此,每年的中、高前后都会有大批的孩子精神抑郁,甚至放弃了宝贵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兵”式的考前誓师,无疑是将“考试鸡血”注入孩子的心灵,使“升学情结”峰巅化,成为孩子的“压力机”、精神抑郁的“推进器”,甚至沦为扼杀孩子的“刽子手”!

“考前誓师”,是剂鸡血鸦片,不是励志是戕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其对学生的危害,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让孩子通过教育,形成掌控自我命运的能力,让“升学”不再成为孩子人生的唯一追求,让教育吹开每个孩子人生的瑰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