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前言:

1993年9月24日,摩纳哥蒙特卡洛·路易二世体育场,中国和悉尼正在进行着奥运会承办权的最后角逐,现场的每个人都被紧张的氛围包裹着。

最终结果是:前三轮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北京,在最后一轮投票中莫名其妙地以两票之差落败。

这,又是美国干的好事!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

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


一、大国梦想

1908年,《天津青年》上曾经发表过这么一篇文章,大概意思就是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得到一枚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这便是有名的“奥运三问”,简简单单的三个问题不仅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3)

虽然时至今日我们早已达成这个目标,北京更是成了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双奥之城”,但是在70多年之前,我国的奥运之路其实是非常坎坷的。

20世纪50年代,国际奥委会美籍主席布伦戴奇,竭力阻止着中国获得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直到1954年,他发觉自己无法阻止时代的洪流,便开始玩儿起了阳奉阴违的把戏。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4)

布伦戴奇

表面上他“大方”地承认了中国奥委会,背地里则是以“偷天换日”的手法,私自将蒋介石所谓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也列入了国际奥委会的成员名单中。

对于这种行为中国奥委会表示非常不满,并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直接行动表示抗议。

但是抛开政治立场,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奥林匹克精神仍然是推崇的,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他们依然还设想着如何才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

比如周恩来同志,他在听取“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建设工作汇报时还专门指出:要把体育场建成世界一流的规模,将来办奥运会时还要用呢!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5)

周恩来同志(右)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说过:体育运动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展现,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运动员的盛典,更鼓舞、吸引着非常多的观众、听众,所以我们要把体育搞起来,把奥运会办起来!

从那时起,中国要举办奥运会的事宜被正式提上了日程,而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台湾的身份和资格问题

当时,邓小平同志将“一国两制”的方针应用在体育上做出了推想,即: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允许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在改名、改旗、改徽之后,继续留在国际体育组织当中。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6)

1972年,国际奥委会新的掌门人基拉宁勋爵对于这一想法表示支持,他认为奥林匹克宪章允许承认地区而非一定是国家实体,所以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联合国的方式解决国际奥委会的“中国问题”。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7)

基拉宁

所以在1979年4月的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中国奥委会代表何振梁就此问题提议:国际奥委会只能只承认一个中国奥委会,即设在北京的奥委会。但是台湾作为地方体育组织机构,允许单独参加国际体育活动。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8)

何振梁

1979年10月,基拉宁勋爵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执委会会议上,决定使用他的特权,并就何振梁的提议展开讨论并投票,最终结果是:62票赞成,17票反对,1票无效,1票弃权。

同年同年11月26日,我国在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问题得以解决,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并于1980年和1984年两度参加了冬季奥运会。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9)

基拉宁和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宋中握手,祝贺中国回奥委会重回国际奥委会

时间来到1990年,我国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工作时表示非常满意,但是在连连称赞之后他向体委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

邓小平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当时我国正在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可以说距离体育界的最高盛典“奥运会”可以说只差一步之遥。他这一问,就是为了再推一把中国的奥运事业!

但是体委的工作人员却有些犹豫,因为当时亚运会还没有办完,就直接开始考虑申办奥运会,他们多少都觉得有一点操之过急。

但是让体委工作人员感到意外的是,亚运会刚一结束,他们就陆陆续续地收到了4000多封信,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群众就打出了“亚运成功,众盼奥运”的条幅。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0)

他们这才意识到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因为申办奥运会是深得全国人民拥护的,并且群众热情很高。

所以在1991年2月13日,国家体委联合其他部门向国务院报送《关于申请在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请示》。

1991年2月28日,国务院批准了北京奥申委的报告,3月18日,北京奥申委宣告成立。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1)

同年3月30日 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致函国际奥委会、奥协、单项体育组织及各大洲奥委会,告知他们中国奥委会已批准北京市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并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合作。

至此,中国的申奥之旅步入正轨,这个持续了80年的大国梦想终于初具雏形。

但是当时的申奥委想不到的是,1993年的申奥难度是空前绝后的大!截止到公布结果当晚,都让人感觉到一切非常的不真实。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2)

截止到公布结果当晚,都让人感觉到一切非常的不真实


二、首次申奥

1991年12月4日,我国申奥代表团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国际奥委会第7任主席萨马兰奇从张百发的手中接过中国的申请书,并说:我为你们感到高兴,但是你们也从此开始了一段非常辛苦的旅程。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3)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萨马兰奇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1993年申奥是自27届以来申奥国家最多的一次,竞争空前激烈!

而各个国家都抢着办奥运会不是没有原因的,除了绝对的荣誉之外,奥运会更是对一个国家实力、财力、文明、基建的一次集中展现,是对国家最好的宣传。

正因如此,很多国家在举办完奥运会之后,其实力都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例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使日本逆转了二战后的经济颓势,走出了核弹爆炸的阴霾,开启了经济强国之路。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4)

1964年东京奥运会被誉为日本经济崛起的前奏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韩国的建设成果,从那之后韩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跻身至发达国家行列。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5)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由此可见,奥运会不仅仅属于体育的范畴,它所引来的经济波动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

而我国经历完改革开放之后,人们也都迫切地希望世界能够看到中国,所以全国上下对于这次申奥都十分关注,当时的口号就是“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6)

开放的中国盼奥运

但是其他的竞争者显然也是有备而来,大家各有优势,“打”的那叫一个热闹。

北京的优势在于刚成功地举办完亚运会,且背后的中国市场广袤无垠,发展速度飞快,对很多国家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柏林则是宣称如果申办成功,将从1993年至2000年每年向国际奥委会捐赠100万马克(合63万美元)。

悉尼却是说奥运会总是在北半球举行,是时候该到南半球来一次了。曼彻斯特简单粗暴:“我已经办了3次奥运会了,我有经验”。

相比之下伊斯坦布尔就有些可怜了,只能弱弱地说一句:“我已经申请三次了,我申奥有经验。”但是随着投票的正式开始,伊斯坦布尔第一轮就被惨遭淘汰......

第二轮、第三轮,柏林和曼彻斯特分别败北,此时北京以40票领先与悉尼的37票!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中国稳操胜券,将荣耀凯旋!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7)

本以为胜券在握

但是第四轮投票的时候场上的风向却发生了变化,英联邦国家在曼彻斯特被淘汰之后,转而将票投给了悉尼,最终悉尼在第四轮得了45票!整整增加了8票!

而北京在第四轮只拿到了43票,以2票惜败,泪洒蒙特卡洛。

投票结束后,萨马兰奇走上讲台,先是说了句“感谢北京”,又宣布:在9月23日的无记名投票中,选择了悉尼作为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8)

现场的的中国代表团虽然非常沮丧,但还是大大方方的对悉尼表示了祝贺,尽显大国风范。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值得提一下。

当时中国申奥幕后的主力策划人孙大光先生也在现场,由于前三轮的票选结果中国有大概率会获选,所以他专门从带去一个小录音机,想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但是投票过程进行到萨马兰奇宣布结果时说:获得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录音带到头了,“悉尼”两个字和之后面所有的内容都没有录上......

与此同时,体育馆外边本来月明星稀的天气,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这一切都他们都觉得也许冥冥之中北京输得很冤。

而远在另一边的邓小平同志得知投票的细节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捣鬼。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19)

邓小平同志


三、失败原因

投票结束后的第二天,有家外国媒体对此做出了评价,他说:“中国的申奥是自1949年建国以来,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最大一次,面对面的外交斗争!

其实他说得很对,因为从苏联解体之后冷战格局也随之瓦解,此时中国又大有强势崛起的迹象,因此美国将在各个方面都对中国进行着遏制。

对于第17届奥运会奥运会,美国方面当时的分析是:如果中国申办成功,无异于抢占了新世界发展的制高点!反之,则可以拖延中国10年的发展!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0)

美国政客

所以,美国为了阻止中国申奥成功可谓是大费周章,上演了种种闹剧。

从1991年我国正式开始申奥到1993年投票,中间两年的时间,美国机会可以说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到抹黑我国的机会。

比如,著名的“银河号事件”。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1)

银河号事件:美国以中国“银河”号货船载有违禁化学品为由,坚持要求对其进行检查而引发的事件。

美国打着“防止化学武器扩散”的名头,并且派出5架武装直升机和军舰对“银河号”进行跟踪与监视,实则是为了给中国扣上莫须有的罪名。

像这样类似的事件美国乐此不疲地制造了20多起,这都是美国国会的杰作。如果说这都还是间接阻止的话,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明目张胆地刁难!

当时美国在自己家的众议院讨论中国的国情,这就很有一种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意思,而且他们讨论的还是中国的人权问题。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2)

美国众议院

最终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没有人权所以美国国会不支持中国举办奥运会,眼看着众议院出尽了风头,参议院也不甘示弱,他们集合了60各议员也给国会写信,也反对北京申奥,这就非常滑稽。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3)

美国参议院

由美国国会通过反对一个国家申办奥运会,这在美国历史上也是很少见的,更可恶的是美国不仅自己张牙舞爪的,还带着澳大利亚一起上蹿下跳,表演双簧。

1993年8月31日,澳大利亚电视台在采访北京奥申委常务副主席张百发时, 说起了美国国会干涉中国申奥的事情。

期间澳方记者故意说到:美国明目张胆地违反奥林匹克原则,你们完全有理由抵制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啊。

对此张百发回答:“我们当然有理由,但我们一定不会进行报复,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会,如此盛会,不容玷污。”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4)

张百发: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北京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

但张百发的这句话被澳方记者掐头去尾杜撰成了:“我们当然有理由,也一定会进行报复,因为我们一贯如此。”甚至他还别有用心地说, 中国举办奥运会就是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

这件事情在国际上传开了之后,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中国的口风,也掀起了一阵舆论的风波,对申奥的结果或多或少是产生了一些影响。

但这些毕竟都还是场外因素,真正让中国2票惜败的,是场内因素。

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即将开幕之前,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干脆直接承认了,当年澳大利亚贿选!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5)

他们先是私通曼彻斯特、柏林的申奥人员,交换条件说:“要是你们申请不成功,请让支持你们的委员们把选票投给悉尼,反过来要是我们不成功也会这么做。”

接着,他们又以经济援助诱惑非洲的国际奥委会会员,并和14个国家签了合同,内容大概就是:如果澳大利亚申奥成功,会提供120万美元的赞助。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6)

贿选

事实上如果单纯是凭借这些的话,澳方还是无法战胜我国的,不巧的是在选举的时候还出现了两个小意外。

一是埃及代表,他是和中国关系很好,但是因为年事偏高身体抱恙,最终没能前来投票。

二是保加利亚代表,他是保共书记的女婿,正常的话也是要投票给中国的,但是因为保加利亚政局变化的原因,这位代表也没能参加投票。

但其实我要说的是,到这里为止中国和澳大利亚还是是平手,而影响结果的两票,是澳方临时买来的。

当时澳方奥委会委员告诉两位非洲委员:如果你们投悉尼一票,将会得到3.5万美元现金。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7)

贿选

综上所述,这就是北京仅以2票之差败给悉尼的原因。

不过站在今天客观的看,当时的北京无论是基建还是环保,和悉尼相比确实有差距,与其争论失利的事实,不如做好自己的事情。

对此,邓小平同志也专门安慰申奥团: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就好了嘛!

到了1999年4月6日,中国奥委再次递交了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中国北京也再次站在了申办奥运会的舞台上,而相比于1993年的时候,我国又有了重大的发展。

当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1万亿美元,而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在加速增长,各项基础设施也都得以完善,外交关系也越发的明朗。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8)

199年的北京

从根本上来讲,体育就是国运的一种展现,国运昌盛则体育兴旺,反之,运动员连饭都吃不上,国家没有安定的环境,谈何“更快,更高,更强”。

而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经济走势一路长虹,奥运赛场上自然也是捷报频传,实力大大增强,这些都为申奥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果,大家都非常清楚,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承办权,并在之后给世界人民交出了一份非常完美的答卷。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29)

199年申奥成功


结语:

我国没能承办2000年的奥运会,但是却抓住了2008年的机会,8年的时间对于有的国家来说可能没什么变化,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却足以改头换面。

面对失败我们没有选择逃避,理性的分析所有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避免,1999年的申奥成功绝不仅仅是时间堆积出来的结果,而是我们的国家真正的变强了。

强到可以无视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伎俩,强到有资格有能力更有底气展示自己的光芒。不仅强大,而且包容,这正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在最合适的时机向世界做出展示。对于我们来说,了解这些黑暗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光明。就像申奥团队那样坚持不懈,终究会达成自己的愿望,而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北京第二次申奥赢了几票(1993年北京申奥以两票之差落选)(30)

2008年北京奥运会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你留下自己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