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月小水迢迢,断岸微茫夜寂寥。

三国英雄谁复在,船头烟浪坐吹箫。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1)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一时人杰,从东汉末年诸多军阀混战中开辟一方天地,呈鼎立之势。不过在继承人的选择上,三人各有各的问题。刘备的继承人是最明确的,但为了维护刘禅的地位,还是处死了刘封;曹操一度在曹丕、曹植期间摇摆不定,但最后还是曹丕平稳上位,没有出现较大的动荡。

而孙权则不同,在继承人之间发生著名的党争——“二宫之争”。如果说曹丕和曹植之间的斗争还是给曹魏政权造成一些波折,那“二宫之争”堪称东吴政权的大地震。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政治事件。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2)

什么是“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就是孙权的两个儿子之间对太子之位的斗争,分别是故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又被称为“南鲁党争”。以孙和与孙霸为首,朝内外重要官僚纷纷站队,形成两股朋党,互相攻讦。“二宫之争”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很多大臣卷入这次权力斗争的旋涡中,或流放或身死,而孙和和孙霸之间也没有产生胜利者,最后是少子孙亮继承皇位。总而言之,“二宫之争”是东吴内部一次规模较大的内耗。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3)

“二宫之争”的时代背景

按照古代“嫡长为尊”的继承制度,太子之位轮不到三子孙和与四子孙霸。孙权早先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全力培养,扶植羽翼,对他寄予厚望。可惜在赤乌四年(即公元241年),孙登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三岁。孙权的次子孙虑还要早于孙登去世。于是在赤乌五年(即公元242年)太子之位落到孙和的头上。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4)

孙和成为太子,孙霸被封为鲁王,但孙权给两个人相同的政治待遇,没有上下高低之分。一些大臣担忧这种情况会威胁孙和的地位,请求孙权降低孙霸的待遇,或者直接出镇地方。孙权令孙和、孙霸分宫别僚,于是二人之间产生嫌隙,各树党羽,开始进行激烈又残酷的政治倾轧。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5)

“太子党”和“鲁王党”

为了方便下面的阅读,小编提前将两个朋党的人物排列出来。

“太子党”:陆逊(丞相);诸葛恪(大将军,诸葛瑾之子);顾谭(太常,顾雍之孙);顾承(京下督,顾谭之弟);朱据(骠骑将军);孙鲁育(孙权之女,朱据之妻);滕胤(会稽太守);施绩(大都督,朱然之子);丁固(尚书);陆胤(御史,陆逊同族);吾粲(太子太傅);姚信(陆逊外甥);屈晃(尚书仆射);陈正(无难督);陈象(五营督);张纯(辅义都尉);杨穆。

“鲁王党”:步骘(骠骑将军);吕岱(镇南将军);全琮(大司马);全寄(全琮次子);孙鲁班(孙权之女,全琮之妻);吕据(左将军,吕范之子);孙弘(中书令);吴安(吴景之孙);杨竺(杨穆之弟);孙奇(疑为孙氏宗室,孙坚侄孙辅之后);诸葛绰(诸葛恪之子)。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6)

我们可以看到,卷入“二宫之争”的有朝堂重臣、有地方郡守、有外戚宗亲、有旧勋之后、有世家子弟。吴人殷基在《通语》中评价这次党争为:“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足以见得“二宫之争”的牵连范围之广泛。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7)

“二宫之争”的过程

“二宫之争”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党争端倪

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接受同等待遇,没有上下之分,引起一些大臣的担忧。顾谭、吾粲上书孙权,希望对孙和、孙霸的待遇加以区分,或者将孙霸出为外镇,以断绝他对太子之位的觊觎。这些支持孙和的大臣的行为,引起孙霸的不满。孙权令二人分宫别僚,让孙霸得以组建属于自己的党羽。

二、太子失宠

孙权最喜欢的妃子应为步练师,也就是孙鲁班和孙鲁育的母亲;其次就是孙和的母亲琅琊王夫人。或许是由于后宫之间争宠的事情(小编不负责任的猜测),孙鲁班与王夫人的关系非常不好。孙和被立为太子,也给孙鲁班带来巨大的危机感。试想一下,如果孙和顺利登基称帝,会放过与自己母亲不合的孙鲁班吗?于是孙鲁班开始不遗余力地诋毁、攻讦孙和母子。

孙权得了病,孙和到长沙桓王(孙策)庙中祭祀,顺便到附近的张休(孙和的妃子的叔父)的住处,于是孙鲁班向孙权告密,说孙和根本没去庙中祭祀;孙鲁班又和孙权说,王夫人看到孙权病重面有喜色,原因自然是孙和可以顺利登基。

孙鲁班的谗言果然奏效,孙和和王夫人失宠,受到孙权的猜疑和责备。王夫人甚至抑郁而死。孙和的太子之位被撬动,孙霸一党趁势走上政治舞台。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8)

值得一提的是,孙霸的生母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琅琊王夫人,也就是与孙和是同胞兄弟;一种是谢姬。按照孙鲁班与王夫人不合,从而支持孙霸上位的举动,小编更倾向于谢姬的说法。

三、迅速升级

由于孙权在孙和与孙霸之间模糊暧昧的态度,导致一些政治投机者嗅到了机会的味道,纷纷参与“二宫之争”,站在孙霸一方;另一方面,古代继承制度讲究“嫡长为尊”,孙登、孙虑去世后,孙和成为实际上的长子,而且已经封为太子,并没有明显过错。一些正直的大臣站在政治正确的立场上,坚决支持孙和。于是在东吴中迅速形成分别以孙和与孙霸为核心的两大朋党。在这期间发生很多起残酷黑暗的政治倾轧,为了方便阅读,小编分列在下面。

1. 全琮、全寄父子与孙弘构陷顾谭、顾承、张休

顾谭与全琮在“二宫之争”之前还存在旧怨,发生在赤乌四年(即公元241年)的“芍陂樊城之战”。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年仅八岁的曹芳即位,由曹爽、司马懿辅政,曹魏陷入主少国疑的境地。

面对这个机会,孙权发动四路军队北伐曹魏,两路在荆襄地区(朱然、朱异攻樊城,诸葛瑾、步骘攻柤中);两路在淮南地区(全琮攻寿春,诸葛恪攻六安)。全琮在芍陂遭遇王凌、孙礼的激烈反抗,战事不利,吃了一点亏。曹魏军队打算继续扩大战果,张休(张昭之子)和顾承阻止王凌等人的进攻,全绪和全端(全琮之子)继而击退王凌。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张休和顾承都成为杂号将军(杂号将军不等于杂牌将军),全氏兄弟仅为偏裨将佐。于是全琮和顾谭产生嫌隙。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9)

到“二宫之争”时,由于立场不同,全琮、全寄父子与顾谭、顾承兄弟的矛盾又加深了一步。全琮、全寄父子拿“芍陂之战”做文章,向孙权构陷张休、顾承与典军陈恂互通款曲,故意虚增张休、顾承的战功。孙权听信全琮、全寄父子,将张休下狱。但是对顾承的处置,孙权由于顾谭的关系,有些犹豫不决。于是孙权与顾谭商量,如果顾谭能够向众人认错,就放过顾承。

但是顾谭坚持不低头,认为孙权听信谗言。这个态度又给政敌攻击的理由,顾谭被诬陷为对孙权大不敬。孙权将张休、顾谭、顾承一同流放到交州。孙弘素来与张休不合,继续构陷张休,令孙权下诏赐死;顾谭到交州二年后,忧愤而死;顾承也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七岁。

2.杨竺、陆胤下狱

孙权曾经秘密召见杨竺,商量废孙和立孙霸的事情。没想到有人藏在床下,把这件事告诉孙和。陆胤要到武昌去(当时陆逊出镇武昌),临行前拜访孙和。孙和本来就心不自安,不敢接见陆胤。陆胤也秘密到孙和车上,与孙和商议对策。两个人想了个办法,拉拢陆逊替孙和撑腰。陆逊于是向孙权上表劝阻废立之事。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10)

孙权怀疑杨竺泄密,杨竺把锅甩在陆胤的头上(因为当时就陆胤去武昌),孙权询问陆逊,也得到陆胤所说的回答。孙权质问陆胤,陆胤将计就计,说杨竺告诉自己的。于是两个人一同被下狱,期间杨竺受不了拷打,只好承认,后被孙权所杀。

3.孙霸、杨竺构陷吾粲

“二宫之争”时,吾粲常写信给陆逊,拉拢陆逊站在孙和一党。陆逊果然支持孙和,在孙和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时候,连续上表劝谏孙权。因此吾粲被孙霸、杨竺(此时杨竺应该已经下狱)构陷,被诛杀于狱中。

4.陆逊之死

陆逊坚持站在孙和的身后,他曾写信给全琮,劝全琮杀死全寄,避免参与“二宫之争”。全琮当然不同意,与陆逊交恶。后来孙和的太子之位动摇,陆逊连续上表维护孙和。杨竺诬陷陆逊二十条罪状(可能已经下狱),孙权派人到武昌责问陆逊,陆逊愤恨而死。

四、两败俱伤

朝堂上下“举国中分”,孙权终于控制不住局势。此时无论孙和和孙霸哪一方上位,都会造成东吴政治格局的大地震,胜利者势必对失败者进行残酷的清洗。到了这种境地,孙权只有一个选择——令立太子。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11)

孙权先是对孙和禁闭,朱据、屈晃用“泥头自缚”的方式向孙权劝谏;陈正、陈象各自上书劝谏。孙权大怒,将陈正、陈象处死,将朱据、屈晃杖责一百,屈晃被罢官,朱据被贬谪为新都郡丞。还没有上任,孙弘又构陷朱据,此时孙权病重,于是孙弘矫诏将朱据赐死。朱据的两个儿子朱和朱损,在孙亮在位时期被孙鲁班构陷而死,或为“二宫之争”的余波。

孙权接下来废掉孙和,将其流放于丹阳郡故鄣县,又激起很多人的反对。《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记载:“群司坐谏诛放者十数。众咸冤之。

同时“鲁王党”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孙霸被赐死(这可是孙权亲儿子啊),全寄、吴安、孙奇都被处死,杨竺被流尸于江。“二宫之争”以两败俱伤的结局收尾。

注:“二宫之争”持续时间较长(孙和在赤乌五年正月被立为太子,在赤乌十三年八月被废),再加上不同史料(《三国志》、《资治通鉴》、《建康实录》)记载较为模糊,以上事件在时间上有交叉重叠的情况,不保证明确的先后顺序。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12)

“二宫之争”的影响

“二宫之争”中的主角孙和与孙霸两败俱伤,其党羽或被流放或被诛杀,不乏陆逊、朱据这样的重要人物,也有全寄、顾谭这样的新生代人物。总的来说,“二宫之争”使东吴内部发生巨大的内耗,期间充斥着流血事件,使东吴长期呈现出一种黑暗、混乱的政治格局。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13)

同时孙和被废、孙霸赐死,导致太子之位出现空白,最后年仅七岁的少子孙亮被立为太子。孙权这一手骚操作,使东吴也陷入主少国疑的境地。随后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掌权乱政,后来孙綝更是废掉孙亮,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可以这样说,“二宫之争”对东吴政治格局的影响非常深远。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14)

“二宫之争”的原因

表面原因

孙权在历史上的形象,似乎很擅长“制衡”这一手。他将孙和、孙霸摆在同样的地位,势必使孙霸对太子之位产生觊觎之心。袁绍偏爱幼子袁尚,导致部下站队,袁绍去世后袁谭与袁尚相攻就是前车之鉴。很明显,孙权并没有吸取袁氏覆灭的经验教训。他对孙和与孙霸的暧昧的态度,吸引一批希望通过政治投机迅速提升地位的新世代官员。

孙和与孙霸之间的不合出现端倪,孙权也没有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比如将孙霸外镇,而是令二人分宫别僚,更加促进了“太子党”与“鲁王党”的形成,使孙和与孙霸的斗争更加激烈。在“举国中分”,形势完全失控的情况下,孙权不得不将孙和、孙霸全部放弃,而改立孙亮的举动更是造成少帝无法亲政,大权旁落的后果。

背后阴谋

由于江东相对特殊的政治格局,加上孙权的“口碑”,于是“二宫之争”的背后还存在一个阴谋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批淮泗集团的人物相继去世,孙权又无力北上,逐渐对江东世家产生一种忌惮、压制的心理。孙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之所以对孙和与孙霸的嫌隙“视而不见”,甚至还火上浇油,原因则是“二宫之争”就是孙权刻意挑起的。

怎样评价孙权的晚年(从二宫之争来看孙权晚年的昏聩不明)(15)

孙权先是故意扶持孙霸的力量,听信“鲁王党”的谗言,流放顾谭、顾承,逼死陆逊,贬谪朱据(这四个人都出自吴郡四姓);之后孙权又杀死孙霸等人,扔掉这个工具。经过“二宫之争”后,孙权等于说清洗了一遍政坛,达到打压削弱江东世家的目的。也就是说,东吴后期黑暗的政治局势,是孙权一手造成的。

小编对这种阴谋论不置观点,其中的是非曲直,还望读者自行取舍。但无论“二宫之争”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都能够表现出孙权在晚年的昏聩不明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建康实录》、《资治通鉴》、《太平御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