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刘岩,“80后”,河北北方学院农林科技学院的专职辅导员,任职近十年间,先后担任过31个班的辅导员,为国家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三农”事业的接班人。2021年12月被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授予“最美高校辅导员”荣誉称号,今年4月荣获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最美高校辅导员来自哪些高校?讲述育人经历最美高校辅导员(1)

刘岩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源于大学时的一次农村支教,他想通过自己的付出,激励更多的人。

回首大学岁月,刘岩坦言,那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他认为,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文凭,而是应该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博而广之,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开学季,有着“老学长”、大学教师双重身份的刘岩有些心里话,想要对新生们说一说,希望能够为他们指点迷津,让他们的大学更有意义。

——确立方向——挑战短板 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2006年,刘岩考入辽宁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大一下半学期,学校计划从每个二级学院选出2至3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组建高级人才管理培训班,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

“我在整个专业排名靠前,被推荐参加面试。”刘岩说,身为一名理工男,自己平时喜欢宅在宿舍搞研究,不善言辞,自我介绍时吞吞吐吐,但一说到自己的专业,他变得侃侃而谈,最终从信息工程学院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班。

教育学、管理学、美学,芭蕾舞课、高尔夫球课,每天早晨跑3公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刘岩始终记得辅导员的一句话,“一个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修正和调整,这样才能更优秀。”

最美高校辅导员来自哪些高校?讲述育人经历最美高校辅导员(2)

“从那时开始,我苦练口才,不断挑战自己的短板,报名演讲社,参加演讲比赛,取得了全校第二名的成绩。”刘岩说。

农村支教 立志当教师实现价值

2007年的夏天,刘岩主动报名来到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一个城乡接合部的小学进行支教。

刘岩要从学校倒两次公交车,最后乘坐弥漫着柴油味儿的客车颠簸走过很多村庄和玉米地才能抵达那所小学,每次他都会因为晕车吐得很是狼狈。

整个学校没有篮球场大,教室简陋,擦黑板用的是干抹布,有时抹布湿了,擦完的黑板就不容易写粉笔字。为了节省时间,能给孩子们多讲些知识,刘岩直接拿手擦黑板。

当刘岩上最后一节课时,孩子们自发地给他写下一张张小纸条,“你是我见过最高大的老师,还有你那双板擦大手,会不会很疼呀?您辛苦啦!”“以后我要是考上了锦州市的中学,我请你吃炸串哈!”……这些纸条,刘岩至今保存完好。

从那时起,刘岩萌生了一个想法,“我要当一名人民教师,激励更多的人,这样的人生才更有价值。”

——实现梦想——坚守岗位 用心圆梦激励更多人

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刘岩参加了河北省高校辅导员招聘,在河北北方学院的百名应聘者中,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了该校的一名辅导员,实现了大学时的梦想。

最美高校辅导员来自哪些高校?讲述育人经历最美高校辅导员(3)

由于农学专业的办学要求,河北北方学院南校区的农林科技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农村办学高校之一,位于张家口市沙岭子镇二里半村,位置偏僻,距离市郊20公里,办学环境和条件艰苦,周边配套设施不足。

南校区周边交通不便利,以前附近有个火车站,但后来取消了,要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只能步行大约半个小时到镇上才有。

“南校区环境特殊,作为一名年轻的男教工,当时我就决定要到学校最需要我的地方。”刘岩说,他每天早上6点坐上班车,前往离家30公里外的学校。

但下班的时间就不好保证了,忙的时候,办公室成了他的家。他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用心圆满梦想,激励更多的人。

——引路护航——定制课程 为学生重新定义学农

“学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有足够的热爱和信仰。”刘岩坦言。

新生入学后,刘岩精准定制“思政第一课”,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丰富多元的发展前景。通过刘岩的介绍,很多学生消解了疑虑,意识到学农其实并不“冷”,它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学农大有可为。

为了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在业余时间,刘岩会带着他们一起制作种子画。

最美高校辅导员来自哪些高校?讲述育人经历最美高校辅导员(4)

“制作一幅种子画,至少需要十几种不同类型的种子,三四个学生合作完成一幅画也得用半个月的时间。”刘岩说,从创作初期,学生就要从大小、颜色、形状等多方面考虑,精心挑选每一粒种子,创作中小心翼翼地把一粒粒种子粘在画板上,这样可以锻炼他们学农的耐心、细心。

农学专业的很多学生在城市中长大,没有接触过农活儿,一进试验田就犯难。每当这时,刘岩就会挽起裤腿,带着学生下地播种、除草、施肥、浇灌……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实践。

社会实践 增强学生学农使命感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找到奋斗的目标,从2015年起,每年假期,刘岩都会带领百余名学生深入张家口市的多个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们利用平时在学校所积累的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帮助村民发现作物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刘岩说,他们还会推广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有效带动群众增产增收。

“通过实践活动,我被农村的变化深深触动,也增强了学好专业知识的责任感、使命感。毕业后,我考取了张家口市蔚县农业农村局,成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2018届毕业生王正威说,她的职责就是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带给老乡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在刘岩的努力下,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被动选择农学专业转变为热爱农业,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将农业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

最美高校辅导员来自哪些高校?讲述育人经历最美高校辅导员(5)

“我会继续当好农林学子的引路人、开路人、护航人,培养更多‘三农’优秀学子,让他们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芒。”刘岩说。

——寄语青年——立足专业,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回首大学岁月,刘岩坦言,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文凭,它更是一个过程,一个让人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不断更新校正思想的过程。一路走来,它是刘岩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提到最想对大一新生说的话,刘岩从“老学长”、大学教师的双重身份出发,给了一些建议。

刘岩认为,四年大学时光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学业,必须有计划地去经营,要科学地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学深、学透专业知识才是决定这一生所做所为的基础,如果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广泛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博而广之,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大学才更有意义。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梦想唯有经历坎坷,才更加接近成功;人生唯有经历打磨,才更加具有意义。不管今后的大学生活将以怎样的方式去考验你们的意志、历练你们的品质,都希望你们心怀梦想,内心强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向失败讨经验,不断开拓人生的新境界。”刘岩说。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张蕾

■供图/刘岩

■编辑/刘军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