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读了《周纪一》的第一句,今天开始正式进入正文。先看原文:

威烈王

(二十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这句话讲的是,周威烈王姬午(东周第20代君主)在位的第二十三个年头,初次分封了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紧接着作者司马光以“臣光曰”进行了一段很长的议论,分三部分论证了“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向读者传达了他对这次分封事件的看法。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我们先一起逐句翻译这段话,看看到底讲了什么!

1、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臣司马光说:我认为,天子的职责最重要的是守护礼制,守护礼制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2、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什么是礼制?就是朝廷的纲纪;什么是区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3、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

以四海之内这样广大的疆土,以天下亿兆这样众多的人民,大家情愿受制于天子一人,虽然其中有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没有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的,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

4、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

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治理百姓。权贵指挥在下位的百姓,百姓服从权贵。

5、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又如树木的根干控制枝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保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这段是《资治通鉴》全书的思想总纲。作者司马光首先抛出了论点:“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可见礼制和名分在作者看来是多么重要。

通过上面逐句的翻译,我们大概知道了周朝是非常推崇礼制的,但具体要搞清楚古代天子、诸侯、公、侯、卿、大夫等阶层的隶属关系,还是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的。

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都知道当初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采用了分封制。但具体分封制是指什么?却没能理解透彻。

所谓分封,其实就是分封和建国。武王姬发在建立周朝时,为了便于管理整个疆域,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受封的诸侯有三种人:一为周王的同姓亲族,二是开国功臣,三为先代贵族。

周期前期曾进行过两次大分封。第一次是在武王克商后,第二次是在周公东征后。第二次大分封后,分封成为一种常规制度,直到西周中、晚期,王室还陆续分封过一些诸侯。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很多。

据《吕氏春秋·观世》记载:“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其中比较重要的诸侯国有卫、晋、鲁、燕、齐、宋等;《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西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为什么孔子要守周礼(孔子为何如此看重名与器)(1)

表中标红的正是被瓜分的晋国。

其实,周王朝和诸侯国相当于一个大型公司。周王朝是集团公司,而诸侯国相当于子公司。它们都有自己比较完整的阶层体系。

西周的社会行为主体不是个人,是氏族,氏族隶属于更高等的氏族,为它提供服务,高等氏族保护隶属于它的小氏族。这样层层叠叠一直到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周王室。这里就划分出几个不同等级的氏族关系。最高等的是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王室。次一等的是隶属于天子的诸侯宗族。再次一等的是为诸侯国君执掌国政的卿-大夫家族。再再次一等的是为卿大夫家臣的有专门特长的具体干事的管理者士家族。然后就是为国家提供税收和兵员主体的闲杂国人,他们隶属于各个以上阶层。最后是奴隶家族,他们多是战俘。

诸侯之间,严格来说是平等的。在自己的国家内部,是最高统治者。体现高低的时候,是他们朝见周天子,或者诸侯们会盟时候的政治待遇不同。如侯和伯子男的排序,得到周天子赐胙肉与否等等礼仪不同。

西周直接服务于周天子的家族分二种。内服封建主和外服诸侯。内服封建主有采邑于周王都附近,他们的家族垄断周朝廷的官职,如三公,太史等极品高阶官职,以及卿大夫,百工等各层官职。外服的诸侯爵位为公侯伯子男。这里的等级主要反映它的受封初始时期与周王室的关系远近以及受封的时期是周初还是周稳定后的时期。

为什么孔子要守周礼(孔子为何如此看重名与器)(2)

早期的爵位,是世袭罔(wǎng)替的。即,长子袭爵(原爵),余子降(降一级)。

周天子的儿子中,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儿子封公爵。

公爵的儿子中,长子继承公爵的爵位,其余的儿子封侯爵。

侯爵的儿子中,长子继承侯爵的爵位,其余的儿子封伯爵。

伯爵的儿子中,长子继承伯爵,其余的儿子封子爵。

子爵的儿子中,长子继承子爵,其余的儿子封男爵。 周天子的直属家臣、附庸,视子爵。

男爵的儿子中,长子继承男爵,其余的儿子封为士。

士的儿子中,长子继承士,其余的儿子沦为平民。

每个诸侯(公侯伯子男),都有卿、大夫、士,作为其家臣、附庸。无论公侯伯子男,诸侯国国君的儿子叫做公子x,孙子叫做公孙x。

周公定制周礼之前,武王诸子有封侯爵的,也有封公爵的。而周公定制周礼后,明确了尊卑和等级次序,公侯伯子男等级次序和继承规制,才开始实行。这便是礼制,是当时维系国家正常运转的根本。

在当时,一个有教养的人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受到礼的约束,不能逾越礼的边界。但随着社会发展,诸侯国间亲属关系的疏远等因素影响,礼的约束力变得越来越弱,到了周朝后期,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而在众多诸侯国中,礼最先遭到破坏的是晋国。


礼莫大于分

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6、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

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

7、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孔子在《系辞传》中解释说:“天尊贵,地卑微,于是乾坤的次序排列得到了确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于是万物贵贱的地位便大明于世了。”(《系辞》是易学类著作,一般是指《易传·系辞传》或《周易·系辞》。《系辞》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论述。)

8、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

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换。

9、《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quán)惓/也。

《春秋》一书的主旨是贬低诸侯,保持周王室的地位,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孔子在《春秋》中还把他们排在各国诸侯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关注。

10、非有/桀(jié)、纣(zhòu)/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

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对手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

11、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zhá)/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

所以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微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创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微子,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殷微子。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季札,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吴太伯十九世孙,吴王寿梦第四子,吴王诸樊、余祭、夷昧之弟。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州来季子等。)

12、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因此破坏。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这段话开头就说明了周文王把乾坤两卦排在六十四卦的开头,是因为乾象征着天,坤象征着地,天和地的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紧接着,援引了《系辞传》中孔子对尊与卑的论述,认为天是尊贵的,地是卑微的,天与地、尊与卑的关系已经确立,世界的秩序也就随之确立,那么万物的贵贱也就确立了下来,人的尊贵与卑贱也就自然而然就确立了。

在这里,司马光举了两个例子:商朝的微子和吴国的季札。两人都是很贤明的人,作者认为,如果让他们继承王位,那么商朝、吴国就不会走向亡国的境地。但二人宁愿亡国也不愿意做君主,认为礼教的大节绝不能被破坏。可见在司马光的价值观里,礼高于一切,非礼的国家不值得存在,非礼的行为不能施行。


分莫大于名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13、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

礼的作用,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裁制万物,处理日常事物。

14、非名/不著,非器/不形。

没有名分,礼就得不到彰显;没有器物,礼就得不到体现。

15、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càn)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

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然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教的根本所在。

16、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

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

17、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

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家立了大功,他谢绝了赏赐的封地,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有的马饰。孔子认为不如多赏赐他一些封地,惟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假与他人,这是君王的职权象征。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也就会随着走向危亡。

18、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卫国国君期待孔子为他处理政事,孔子却先要确立名位,认为名位不正则百姓无所是从。

19、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

马饰,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做起。

20、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

就是因为名位、器物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

21、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

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

22、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也不能成功。

23、《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易经》说:“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尚书》说:“先王每天都要兢兢业业地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就是指这类防微杜渐的例子。所以说,区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一日二日万几,成语一日万几的由来,意思是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与“日理万机”类似。)

在此段,作者认为,礼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名与器。即身份和与身份相匹配的器物。

为什么孔子要守周礼(孔子为何如此看重名与器)(3)

在司马光看来,维护礼制,就必须在名器上一丝不苟,不能僭越。在这里,作者举了《左传》里的一个故事:卫国的孙桓子率军与齐国在新筑开战,卫军战败。新筑人仲叔于奚救了孙桓子,使他免于死难,立了大功,卫国人赏封地给仲叔于奚,于奚拒绝,于奚希望卫国可以赏赐自己曲县和繁缨。孔子听说此事,认为不如多给他封地,不能让他获得名声,参与政权。(《左传》:卫孙桓子帅师与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而卫人赏之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孔子闻之曰:“不如多与之邑,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这里的曲县亦作'曲悬'。周礼,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形曲,谓之'曲县';繁缨指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lù)马的带饰。这两件器物都属于器,都是诸侯才能使用的器物。但仲叔于奚的身份只是新筑大夫,他的这些要求实则已经公然挑衅卫国国君的权威。

那卫国国君最终有没有答应仲叔于奚的请求呢?根据孔子对此事的评语“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可知,卫国国君很可能在权衡了实利与虚名后,还是觉得省下土地更划算,答应了仲叔于奚的要求。

在孔子看来,国君的统治能力需要建立在对名与器的控制上,一旦将自己的专属让与别人,就相当于把政权交给了别人,这样离亡国就不远了。

为什么孔子要守周礼(孔子为何如此看重名与器)(4)

接着,司马光援引了《论语》中关于卫国的事情。文中“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这句话出处其实是源于《论语·子路篇》。

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卫出公继位后,让子路去请孔子来卫国辅政。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段对话。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在去卫国前,子路(仲由)问孔子:“卫国国君等着您去治理朝政,您将先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必须先正正名位。”子路说:“有这样的么?先生太迂腐了,什么叫名位?”孔子十分生气地说:“仲由,你太不像样子了!国君在君主的位子上,却被人蒙蔽,都是因为一些道理他自己不清楚,名位不正,那说话就没有力度;说话没有力度,政令就得不到施行;政令施行不通,于是礼乐体制就不能建立;礼乐体制建立不起来,那么刑罚就施行得不对路;刑罚施行得不对路,则老百姓就不知道哪些是该做的,哪些不该做,这个国家就乱套了。也就是说,正人君子的名位一定要叫响,名位叫响了,做事才能顺手。所以,君子对于他自己的名位,千万不能有无所谓的认识和态度呀。”

孔子为什么必须从“正名”开始呢?这是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卫出公“名不正”。

故事要从卫出公的祖父卫灵公讲起。

卫灵公的太子蒯(kuǎi)聩(kuì)因刺杀卫灵公夫人南子未果,流亡宋国,后又投奔晋国赵氏。

后来,卫灵公欲立庶出的儿子少子郢(yǐng)(字子南)为太子,公子郢推辞不受。卫灵公死后,灵公夫人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的嫡长子姬辄(zhé)即位。于是姬辄即位,是为卫出公。

但卫出公即位不久后,他流亡在外的父亲蒯聩带着晋国赵氏军队(赵简子)杀回了卫国,要与亲生儿子争夺国君之位。了解了这个背景后,我们大概也知道了孔子为啥要从“正名”开始做起,在他看来,卫出公理应让位于他的亲生父亲蒯聩。这也导致卫出公不可能重用孔子。

蒯聩夺权没能成功,后来在蒯聩的姐姐伯姬发动政变的帮助下得以回到卫国复位,是为卫庄公。卫出公逃到了鲁国避难,子路在政变中遇难,卫庄公二年,孔子去世。

卫庄公三年,赵简子与庄公反目,带兵将庄公赶走了。卫国人立公子斑师(庄公堂弟)为卫君。齐国伐卫,俘虏了斑师,改立公子起(庄公弟)为卫君。

卫君起元年,卫国人石圃把国君赶到了齐国。出公从齐国返回卫国复位,又驱逐了石圃。出公后元七年,贵族褚师比等人联合工匠暴动,出公逃亡宋国,向越国求援。 后来,越、鲁、宋三国出兵护送出公返卫,因卫国大夫坚守,出公不敢入城,出公叔父公子黔立为国君,是为悼公。出公最终死于越,但君位仍被承认。

卫国这一段错综复杂的历史,从孔子的视角看来(虽然孔子已经过逝,看不到这一段历史),其根源就在于卫出公的“名不正”上。

所以,即使马饰是一种小器物,孔子也珍惜它的价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孔子也要先从它做起。


晋国发展过程

我们回头再来看看书中开头提到的“三家分晋”的晋国发展过程。

晋国的第一代封君名叫姬叔虞(yú),是周武王的庶(shù)子(妾生的儿子),也是周成王的弟弟。本应该封为公爵,但周成王却只封了个侯爵给姬叔虞,并把唐地封给了他,这就是唐国的由来。后来姬叔虞的儿子燮(xiè)迁徙至晋水附近,改国号为晋。

为什么孔子要守周礼(孔子为何如此看重名与器)(5)

再后来晋国经历了“文侯勤王”“曲沃代翼”“骊姬乱晋”“秦晋生隙”“晋文称霸”“襄灵续霸”“景公图霸”“独霸中原”等一系列事件,导致小宗篡夺了大宗的地位,贵族班底锐减,新国君不得不提拔有功之臣和将领担任国家卿大夫等角色,并给予了他们贵族头衔、封地和世袭资格。这就使得卿族势力不断增大,甚至威胁了国君的统治,先有赵盾弑晋灵公,后有下宫之难灭赵氏,晋厉公灭三郤(xì,栾(luán)书、中行偃(yǎn)弑晋厉公,灭栾家,卿族之间也是明争暗斗、相互攻伐。

此时的晋国,表面看上去与其他诸侯国无异,但其内部人才选拔和任用已不再遵循“礼”的规制,而是靠才干与军功给予相应的待遇和职位。这就导致整个晋国内部不再是靠血缘关系进行管理,卿族势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晋文公重耳时期,建立了三军六卿的军政制度,之后这个制度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在晋悼公时又恢复了六卿,也就滋生了六大家族。这六大家族分别是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后来这六大家族在名利场上不断发生矛盾。

为什么孔子要守周礼(孔子为何如此看重名与器)(6)

有人用“晋政多门”来形容晋国政坛,后来演变成成语“政出多门”,多用来形容中央政府或某一级的领导软弱无力,权力分散,不能集中。最后经过几轮政斗,六大家族只剩下了智、韩、赵、魏四大家族,名义上四大家族还要听命于晋国国君,但实际上,他们早已不把晋国国君放在眼里,而晋国国君也无力控制这些家族势力。

好了,本次共同学习就先学到这里吧,内容实在太多了,下一期,我们来看作者司马光为什么认为晋国三家大夫成为诸侯,并不是晋国三家破坏了礼教,而是周天子自已破坏了周礼?以及智、韩、赵、魏四大家族间的纷争,智氏是如何由盛转衰,被其他三家瓜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