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黔东南大山里的苗族,由于生产文化等的不发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成了一些禁忌。有一些禁忌,在现在仍在沿袭。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1)

每年春天听到第一声雷响,在三天之内不准犁田、挖地,称为祭雷。三天之后又听到第二声,再禁忌三天;三天以后又三天,如果连着三天打雷,就算打了三次,忌三天就行了。而在丹寨县合心的塘中、杉木等苗寨还把忌雷过成了节日。到第一次打雷的那天,这些寨子里的青年男女要到丹寨和三都交界的二台坡去唱山歌。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2)

在春天还要忌吃最早发芽的蕨菜,以为吃了瞌睡多。在鼠场天和马场天忌下种。以为下种了会招鼠虫害。苗家人称马日为虫日,所以有这种说法。水稻播种必须是卯日。不仅仅是水稻播种,苗家人无论过年(苗年)、吃新等等生活中的重大节日都要选在卯日过。这是因为苗家人认为卯日是吉祥的。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3)

吹奏芦笙的禁忌。芦笙是苗族最喜欢的乐器,但也不是一年到头都能够吹奏。在芦笙的吹奏时间上是有讲究或者说是有很大的禁忌的。一是从犁田、准备撒秧开始,到谷穗开始黄熟,吃新节前。这段时间不准吹芦笙。有故事说,吹了芦笙米魂(谷神)就被逗引去游方、跳芦笙玩乐去了,不安心农作甚至离开农田,庄稼就长不好而歉收。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4)

二是春耕、喀嘛(青蛙)叫开始,也是到谷子发黄过吃新节这段时间,禁止吹芦笙。传说谁要要这段时间吹芦笙,不但庄稼长不好,而且像青蛙鼓噪时那样要成为鼓胀的歪脖子。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5)

三是从农历二月第一个翻鼓节、封鼓开始,到九月第二个翻鼓节后才准吹芦笙。传说苗家后生布腊,芦笙吹得又昂(昂,丹寨方言,响亮的意思)又好听,麻雀听了不想飞,姑娘听了不愿走,大人小孩都围拢来看。吹到二月间,桃花李花都开了,布谷鸟也催下种子,他还在吹,天神老人发急了传话送他:二月翻鼓节,活路渐渐忙,男人要犁田,女人要挖荒,田地种好了,有粮才不慌,九月再翻鼓,芦笙会更昂……。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6)

实际上,以上这些“禁忌”都是要在春耕生产和农事大忙季节,不准吹奏笙玩乐,以免影响生产,秋后得不到丰收。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7)

上山砍大树不准唱山歌,不准打口哨,不准打吆喝,违反怕出事。每年栽秧要由“活路头”先栽,其他农户才能栽,禁止在“活路头”未栽之前擅自栽秧。过完苗年后,也要由“活路头”先动土才能动土。对燕子十分钟爱,不准打、不准捉。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8)

在外劳动休息时,农具也要休息。如果是犁田,要把牛放了,犁要抽出来;如果是在挖地、掏土等,休息时锄头、钉耙都不能插在土地中;如果是在抬土,休息时簸箕不能装土,装了也要把土倒出来,体现的就是一个“要休息大家一起休息。”家里的灶不能用脚蹬。晚间灶上不能放东西,锅里没有食物时不能扣锅盖,这样做是为了“让灶休息。”在家里不准戴斗蓬。蓑衣也不准拿进屋。在芦笙堂上也不能披蓑衣戴斗蓬。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9)

姑爷和舅爷的鞋子不能交换着穿,穿了得罪舅爷。但只限姑爷本人,其兄弟不在此例。姑爷不能爬舅爷家的果树,舅家立房子时不能上楼。姑爷还不能摸舅爷家锅灶,以至与妻子同姓的人家的锅灶都不能摸。女子出嫁后,在生孩子以前或怀孕之前,不能摸婆家的锅灶。在这段时间,可以摸娘家的锅灶。如果长期不生育,必须征得娘家同意才能选好日子在婆家做饭。到选好的那个日子,要举行做饭仪式,请族中老人聚餐。娘家(就是舅爷家)和族中老人送些米来。吃过饭后,如果舅爷家近,当天就要给舅爷家送饭去。路远的话,第二天一早去。在婆家做饭后,回到娘家就不能再摸娘家的锅灶。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10)

来看初生婴儿不能说夸奖的话,只能讲一些难听的话。认为讲了好话婴儿难养大,对孩子不利。吃满月酒分手时,外婆和奶奶吐着口水互相谩骂:“呸!稀罕你这个臭老太婆来我家,你跟我滚!”“呸!哪个喜欢你家那个脏娃娃、丑八怪!”认为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贵州黔东南州苗寨 贵州黔东南苗寨的生活禁忌(11)

未结婚的年轻人不能淘洗水井,任何人都不能爬保寨树。送亲的两支队伍在途中相遇,两位新娘要将穿在脚上的一只鞋子和戴在手上的一只手镯取下来交换,不论交换的质量、价值是否相当。苗家风俗认为,两家都在这个好日子结婚,要彼此都好。如果不交换礼物要给其中一家带来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