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终极奥义(人生的奥秘)(1)

人生就如浩瀚的宇宙,本文带你解开人生的奥秘。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都是命运的编剧,你的生活,细节,工作,事业,都是由来你填写里面的剧情和台词。你想想,不是吗?你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按照你的习惯思路,感召而来的结果。身边不好的妻子相公, 不孝的子女, 自私的朋友, 正是我们自己的化现。---我们看不惯、讨厌、嗔恨、反感、失望、吵架的人,他们都是谁?

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配偶

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子女、朋友、下属、上司、陌生人

正因为我是这样, 所以遇到这样的人、事、物

抱怨六亲、遇到的人、事、物的时候, 有没有找出自己对应的落处改掉呢?

一个人遇到的父母, 妻子, 子女, 朋友、下属、上司都是自己的映现

也就是说, 恶妻, 恶子女, 恶父母, 恶友、恶陌生人、恶上司, 也都是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 自己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自己世界里的人就是什么样的

这就像自己是一个水晶球, 水晶球里有许多像, 把这些像放大很多倍, 就成了现实中自己身边的人事物, 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 每一样拥有, 遇到, 都和水晶球里的一个像对应自己遇到的人事物, 就是给自己拍的一张照片, 照片里把自己每个相都放大百千万倍, 清晰的呈现出来了。

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 映射出去, 就是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

反过来说, 遇到某个不好的人, 或者某件不好的事, 追根究底, 是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

有人问道: 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人的老公爱去鬼混,但是他老婆很贤良淑德啊或许夫妻生活也很好,没有错。这种情况该怎么说呢?

这个妻子必定有一处相关的落处, 映现到丈夫身上, 就是这种不足之处造就了丈夫爱去鬼混的因由, 映现到其他人身上, 又有不同的表达。

也就是说, 自己没有这个缺点, 身边的人你也许不会去计较这个缺点。

只是在自己的身上没有表达成行为和事件, 还在自己的水晶球上, 但是映射到别人身上, 就用行为和事件表达出来了

为什么遇到坏人的总是我?为什么遇到不公平的总是我?为什么受欺负的总是我?为什么被骗的总是我?

朋友,你可曾想过,这就是感召。打个比方,你穿得吊儿郎当,半夜在大路上走,遇到警察,自然会问你检查身份证。或者你鬼鬼祟祟,也容易引来是非。为什么别人不会?因为你的行为感召到周边的人,让人联想到你就是这样的人。明白了吗?

心无邪念, 自能降魔

自己没有邪念, 魔找不到地方住下去;

自己现在没有邪念, 不会给过去的恶种合适的环境发芽;

恶报发生是因为过去的恶业吗? -- 大多数都不全是, 是因为你现在的日常生活言行某方面有问题, 引动过去的恶业发芽

丈夫是我的相, 子女是我的相, 父母是我的相, 朋友是我的相, 遇到的人、看到的人都是我的相,到处都是我自己的样子。

骂我的人, 恶我的人, 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落处所化现

我说谁不好, 是在说我。

我抱怨任何事,都是在抱怨我自己。

有一个人曾经问我, 他说怎样才能有一个这样出众的孩子呢?

我想了想, 告诉他, 你观察一下其他这样的孩子都有怎样的父亲, 如果你也是那样的父亲, 那么你就有这样的孩子

为什么呢? 孩子也是自己的一个相映射放大出来的。

当发现别人什么地方不好的时候, 马上反思自己何处不对, 把自己转了, 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会是另一番人事物。

所以佛法里说: 一切唯心造。

因为我现在是这样的, 所以我现在遭遇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 我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映射.

修心最终要落实到细微实际的言行上, 因为心的映射, 映射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言行, 映射到外部世界, 是身边的人事物。

你以为没有生嗔恨、发脾气,其实你看不惯、讨厌、反感、争执的时候已经起了嗔,即使针尖大的嗔恨,你潜在的心也能观察得清清楚楚。

看到别人邪淫、贪污、贫穷、吵架、讨厌,自己是不是也有问题“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看到别人的过失,就想到和明白这是不是自己的不清静心感应出来的。忏悔。

看到别人邪淫,想到和明白是不是自己淫心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贪污,想到和明白是不是自己贪心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贫穷,想到和明白是不是自己吝啬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吵架,想到和明白是不是自己嗔恨所感,忏悔。

各种灾害,环境污染,人心不古,等等,都是自己感应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影像,都要忏悔!

时时忏悔,处处忏悔。先忏悔自己,然后为众生忏悔。

所以佛门里有句话:

“有福报的人,从来看不到是非、听不到是非;没有福报的人,常常看到是非、听到是非、说是非”。

当你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处处好像与自己作对,这说明自己业障重、很多地方都存在不好。

——共业感召。白话说,就是物以类聚,看到、听到,也是聚的一种。

因果论

根据"因为许多因果是要放长了去看的"可以推断出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今日种下的因不一定能马上看到结果,也许明日,后日,大后日都还看不到结果,但是将目光放长远的话,可以发现,因果其实环环相扣,毫不脱节,今日的因,导致明日的果,明日的果又导致后日的因...一直延续,从而导致未来你想得到的此果.句中的"此果"表示的就是未来的果,所以说,明日是因,将导致未来的果.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

根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得善业或恶业的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恶报。概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善,就有什么样的福报;什么样的恶,就有什么样的苦报,这都是一定的,这是客观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 ­

因果报与生死轮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人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是由因到果,有果到因,相续不断,形成轮回不停的现象。

我们这个人“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都是受规律支配的。规律好像是一个种子,信息,它储存在第八识里面。第八识又叫“含藏识”,阿赖耶识,意译藏识,它含藏诸法的种子,好象存储各种信息一样,把一个人前段时间做的善、恶带到现段时间来,又把此刻所造的善、恶业带到后刻去,由业因到果报,由果报到业因,就这样生灭流转,轮回不息。人生的苦乐,世运的盛衰,都是规律所感召支配。所以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

因果贯通三世­(代)

《涅磐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代)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失误)。”

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

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

值;而一贯作恶的人,就太便宜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不懂因果贯通三世(代)的道理。

打个比方,比如你有个做官且贪赃枉法的老爸或者你的家族有一个这样的亲人,有一天

被判了死刑,人们眼中会这么去看你?去想你?相反,如果你家是世代行善积德的家族,人

们又会怎么看?

这说明,我们现在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有关的业因造成,比如今生病苦多,先天

发育不良,那肯定与上一代或过去的生活习惯有关。现代科学遗传基因,可以揭示过去的一

切密码。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百千劫”是很遥远的时候,“所作业”是自己所种的远因,远在百千劫前种的业因,并不会自行消失。“因缘会遇时”指现在的因缘成熟,“果报还自受”还得自食其果,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过去世和将来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试看普天之下那一样东西不是由于过去的延续?再说,三世因果并不一定就是前世和来世,也可能是去年、明天。更可能是前一分钟,现在这一分钟,以后那一分钟或者前一刹那,后一刹那。现代科学认为:宇宙中每一件现象有它的原因的。这种论点和三世因果的说法不谋而合。

※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不同。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1、现报:今生做善事,今生享福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恶报。 ­

2、生报:上一代作善、作恶,下一代享福、受苦。父母积阴德,子孙享福报,也属于这类。 ­3、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第三代,甚至百千劫后才能受报。 ­

为什么恶人会有善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上一代所修的福报还没享完,今生造恶的恶报还没有成熟。现在善因又先成熟,因此先享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这一生所种的因果,也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应得的果报。

如像富贵人家的子弟,吃喝嫖赌,任意挥霍,没有受饥寒,这是因为家底很厚的缘故。不过照这样乱花下去,纵有百万家产,终有一天会倾家荡产的。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有这个道理在里面。

为什么善人会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活中培植的恶根深厚,或上代“不善之因”的果报没有尽,而今生所修的善心、善行,还没有成熟。现在恶因又先成熟,所以先受恶报。如果今生不行善,恶报会更严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没有白种,将来必受相应的福报。

比如好心帮助别人反而遭受诬告?如今社会比比皆是,颠倒黑白,但公义自在人心,你的这个举动对下一代,对你身边的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试问,你的朋友之中,你喜欢一个见死不救的人吗?你会想到什么?如果你是需要被帮助的人,你时常见利忘义,卖友求荣,那么在你困难时又有谁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感召。同理,你对你的公公婆婆不孝,那么你希望你的儿女尽孝道简直痴人说梦。

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已,比如你的眼中看不到细菌却说医生胡说八道。

因果可以转变 ­

因果既是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的,但又不是刻板的。这和算命、看相的“铁板数”不同,那个是庸俗的“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改。

从因果观来看,我们现在所受的是过去种的因,又必感未来的果。种的因即可以改变,结的果怎么不能改变?因变了,果一定会变。 ­

“因”要形成“果”,中间须要有“缘”(条件)来会合促发。已造的“因”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也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要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瓜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包括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只要把缘断了,譬如把瓜子放在茶杯里,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一般人多因为看不见今生的现报,就否定因果报应的存在。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哪有一生做恶没有善的?找不到!凡夫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恶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

恶做的多不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与其消极看相算命,不如自己积极改命。命是可改的。

我们的身体是根据果报产生的。一个人的相好丑、寿命长短、命运穷富等,属于正报;社会环境好坏,家庭环境好坏,亲属子女的好坏等,属于依报。正报有福气,依报自然圆满;正报无福气,依报也会恶劣。我们今生所受用的正报和依报,都是过去种的“业因”现世结的“果报”。可见一个人的命运,并非由天神掌握,也不由别人操纵,完全是自种因,自受果.因此,佛法中的“命”、“相”从根本上揭示命相的原理由来,但并不主张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益的事。一个人的相和命,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才能转变未来的“果”。 ­

转变在于心地 ­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子,生长善恶的苗子,最后结成善恶的果实。

应该怎样对待因果 ­

目前,社会上一般人都相信命运,有的人时常都在算命、看相求签问卜,把自己的前程、未来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上面,却不反躬自责,修省心地;有的人到处跑寺庙,挂红放炮,烧香拜佛,乞求佛菩萨保佑自己官升三级,腰缠百万,却不想一想自己究竟种的什么业因?是否能够获得这种果报呢?这种人都是舍本逐末,心外求法,不遵循佛陀的教诲,不修省内心,不从自己心田上去下种、耕耘,却向外弛求,想获得福果,获得好的命运,是绝不可能的。

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当代高僧定因师在《普门品讲义》一书中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总括一句,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修学佛法的人,不深信佛说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就是愚痴。我们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这样,即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恶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

2、必须按因果规律办事,不能错因果。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严防种错了因,就避免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纵贪嗔痴,犯杀盗淫,大胆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已毫无用处。地藏菩萨更是谆谆教诲众生不要造恶因的,他极重视救众生于因中,使他们不自食恶果。他曾多次告诫人道众生,造十恶罪业的因,来生即得堕地狱的果。 ­

3、明了因果之道,忏悔今生的罪愆,虚心改过,断一切恶,行一切善,时刻注意净化心念,真正杜绝恶缘,广植善因,这样恶业日消,善缘日增,冥冥中常蒙护持,自能转祸为福,获致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