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海林 通讯员 王洪月 张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安阳市内黄县打造中原)

佳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心

河南经济报 记者 刘海林 通讯员 王洪月 张慧

“通过‘护航’专项行动,安阳市内黄县发展老枣树标准化管护示范园区24个1058亩、红枣密植示范园区61个3035亩、大棚示范园区18个553亩。”说起全县的红枣种植情况,内黄县林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内黄县高度重视红枣产业的保护和发展,积极开展红枣“护航”专项行动,通过创新管理模式、落实奖补措施、集中消灭病害等手段,促进红枣产业提档升级、可持续发展,先后荣获“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中国枣业十强县、全国红枣产业龙头县”等荣誉称号。

政策支持增动力

内黄县红枣栽植历史悠久,红枣面积曾达40多万亩,早年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红枣效益连年下降,群众管护积极性严重受挫,全县枣树面积呈减少趋势,红枣产业不断萎缩。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红枣“护航”专项行动,促进红枣产业提档升级、可持续发展。

该县林业部门多次到山西、陕西、山东、河北等地进行考察,寻找发展出路。经过多方调研,形成了“保护老枣树、引进新品种、发展新模式、加快产业化”发展思路。

为做好红枣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该县组建红枣管理股,技术人员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和发展契机,做好红枣种植方面的宣传和技术服务,为红枣发展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

该县出台《关于印发内黄县红枣园区建设奖补意见的通知》,对老枣树保护、新建密植园、搭建大棚、引进新品种等进行奖补;出台《红枣园区建设奖补补充意见》,对较大规模园区建设和老枣树品种改良进行额外奖补,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累计投资发放奖补资金2000余万元。

科学管理防病害

该县千年古枣园保护区面积345亩,树龄大多在800~1000年以上,迄今仍苍劲挺拔,枝叶繁茂,生机盎然。因原始现状保存较好,2005年,被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加强古枣树资源的保护力度,2021年,该县对千年古枣园内古枣树逐一挂牌,标牌上清晰记录着古枣树的编号、品种、科属、树龄、保护级别、管护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实现一树一牌,让古枣树有了统一的“身份证”。

为全面解决红枣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县林业发展中心与山西红枣专家签订协议,定期为枣农讲授红枣管理技术,提高广大枣农科学管理水平。在红枣病害中,枣疯病最为严重,堪称枣树中的“癌症”。为有效切除红枣“毒瘤”,防止枣疯病肆意蔓延,该县林业发展中心多方请教咨询,寻找到“祛风1号”药物干预和抗枣疯病接穗嫁接控制枣疯病两种方法。通过实验,经过药物干预的患病枣树树势较好、枝叶繁茂,抑制病害效果比较明显。经过嫁接抗枣疯病品种接穗能够替代原患病枝干,既保证了枣园的延续性,又防止了枣疯病传播蔓延。

严格执法强保护

为加强品牌建设,该县积极申报红枣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争取专项资金,并利用枣树耐干旱、耐瘠薄、防风固沙生态优势,在国储林项目中,专门规划红枣种植区域。近两年,通过实施红枣种植项目,增加枣树面积近300亩。

近年来,随着枣木雕刻盛行,盗伐滥伐枣树的现象呈多发趋势,为进一步保护绿色成果、特色资源,该县林业发展中心充分发挥林长制工作体系,利用村级林长、网格长优势,实行网格监控化管理,并联合森林公安对破坏枣树资源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同时,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网络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保护红枣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全民传承红枣文化意识。

“我们将结合自身特色产业优势,持续加强红枣资源保护,做大做强红枣产业,打造内黄‘红枣之乡’品牌。”内黄县林业发展中心主任杜文兵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