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下这篇题目时,是因为当时一件很细小的事情打动着我。

来,随我来还原下事情经过。

某个下着雨的周五,天色尚早,我迈着“达芬奇”式的步子去接娃。

到校门口恰巧碰到财务也回家,她随口问候到:六六妈,下雨了,你走路来的啊。我回她是呐。她接着说,那等下怎么回啊?我说就走着回呗,也可以…

开车来上班的她,回去也只能选择把车再开回去。大概率也只有这种选择。可是我走路来的,却可以有至少4种方式到达我想去的地方誒,也包括回家。

你瞧,看到这里细心的你也发现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选择受困于我们拥有的“筹码”。如果没有呢,大可以天马行空。就像耐克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

由此你再看看,我们会被什么受困更多呢?是的,我也和你一样,第一想到的是房子。

谁说不是呢,不少人,一辈子拼尽全力就是为了能买上一套房。年少买了安家的话,涉足范围就窄了不是。你都没见过世界,哪里知道世界真实的模样?

往往,我们一旦把自己锁死,思维也将跟着固化。这是好事还是局促呢?

每当世界失去制衡(多数时候辉变成局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