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个春日傍晚时刻,又回顾了这部影片。也许是有了生活的阅历和岁月的磨砺,再看一遍时,心里萌生了许多的感想。影片分为两个部分:现在,以前。“现在”这段导演用的黑白底,而“回忆”这部分导演应用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来烘托主人公内心蓬勃而出的感情。整部电影就像一帧帧油画映入眼帘。“母亲”穿着红袄在秋日一片金黄的树林里奔跑,斑驳的光影撒在焦急,渴盼见到“父亲”的脸上,一生只为遇见你,且以深情共白头。爱情不以时间为单位,看一眼便是永恒。这不是神话,也许在茫茫人海中,他或者她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爱情,在他(她)走到人生暮年,也许连自已的名字都忘了,但唯独忘不了她(他)。纵横世间千百年,比比皆是。“父亲”去世后,“母亲”坚持把“父亲”抬回来。她要同“父亲”一起重温这条走了无数回,承载了“母亲”全部情感的路。整部影片没有一句“表白”,却每一片树叶,每一颗青草都散发着满满的爱恋。这或许就是导演心中东方人的感情“留白”。电影就是把我们不能实现的愿望通过一个个镜头埋藏在了心底。

我的父亲母亲拿什么报答你(再看我的父亲母亲)(1)

我的父亲母亲拿什么报答你(再看我的父亲母亲)(2)

我的父亲母亲拿什么报答你(再看我的父亲母亲)(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