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任用由馀(姬姓,因晋国内乱(曲沃武公伐晋)而流亡到西戎的地面。西戎的大王听说秦穆公贤能,便派由馀到秦国考察。秦穆公知道由馀有才能,于是用计拜其为上卿)为谋士向西发展,逐渐消灭掉戎人国家12个,开辟国土上千里,当时人说:“秦穆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周襄王也派召公过(周王室卿士)赏赐周穆公金鼓(锣鼓,古代用作指挥军队进退的号令)以示荣耀,任命穆公为“西方诸侯之伯”,称霸西戎。此时的秦国算的上是春秋时最强期。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1)

然而,如此成就是秦国人花了近300年才取得的,开始的秦国人并不受周王室待见,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爵位。


上古时期的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黄帝之孙)、帝喾、尧、舜。

被称为“上古四圣”的皋陶,辅佐尧、舜、禹三代,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被后世称为“中国法律鼻祖”。皋陶的祖先不简单,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

《史记》中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大业即皋陶。

皋陶有个儿子叫伯益,皋陶和伯益其实也都善于治水,伯益年轻的时候,舜帝还在世,为了表彰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舜帝把自己家族的姚姓美女嫁给了伯益,并赐姓赢姓,这就是赢姓的起源。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2)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3)

伯益

《史记》中记载:“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柏翳即伯益。

皋陶与伯益父子善于治水,大禹本身就是以治水出名,大禹按照禅让制的传统,本来想禅让给能力出众的皋陶,结果皋陶死在大禹之前,大禹之后又准备传位于伯益。但是,有名又有实的伯益没有顺利继承帝位。大禹死后,帝位传给了伯益,三年丧期满后,伯益象征性的传位于大禹的儿子启,自己跑到箕山的南边住下来,等着大臣、诸侯来拜见并迎回首都(舜和禹的接班都有此传统),由于自己根基尚浅加上禹的儿子启也是个能力不错的人,结果诸侯和大臣都去朝见启了。伯益不得不回到自己封地东夷去了。

《史记》中记载舜:“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

《史记》中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伯益的后代顺序如下:伯益→大廉→怀文→文仲→隐→中衍→轩祖(戎胥轩的祖父)→轩父(戎胥轩的父亲)→戎胥轩→中潏→蜚廉。

其中,中衍为商朝太戊帝驾车,蜚廉擅长驰马飞奔,给商纣王办事。

蜚廉下来就分为两支了,一支: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大骆→秦非子(嬴非,秦国首任君主)

另一支: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

周武王伐纣的时候,蜚廉正好出差去了北方,回来的时候,商纣王已经被灭了,他就找不到复命的人了,于是,在霍太山(太岳山,今山西省霍州市东南)修了个土台子,台上摆了商纣王的灵位,对着灵位汇报出差的情况。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石棺,石棺上刻字说:“上天安排你没有参与商朝灭亡的灾祸,赐你一副石棺,让你的后代得以荣耀”,不久,蜚廉死了,葬于霍太山。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4)

霍太山位于今霍州市东南

恶来,凶恶无比,武力值爆表,他能徒手与猛虎、野牛搏斗,纣王喜欢玩大力士跟野兽搏斗的游戏,恶来经常就下场跟猛兽搏斗,徒手搏杀豺狼虎豹。在周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中,恶来身先士卒、力战不退,最后力竭而亡。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5)

恶来参加牧野之战

恶来就是秦氏家族的祖先,季胜也即赵氏家族的祖先,恶来、季胜两族在商朝其实混的都不错,来到商朝,处境就不一样了。

季胜这一支,到了孟增这里,受到周成王的喜爱,让他到皋狼这个地方修筑房屋,后来孟增也号皋狼。季胜的孙子造父,善于驾车和驯马,受到周穆王的喜欢,为穆王驾车,西巡狩猎,走得太远忘记返回,后来收到徐偃王造反的消息,造父凭借着高超的驾车技术,日行千里,及时带着周穆王回来平叛。因为造父驾车有功,周穆王以赵城赏赐于造父,由此而为赵氏。可以看出季胜这一支在周朝发展的相当不错。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6)

造父为周穆王驾车

而恶来这一支,因为恶来的缘故,发展的很不好,到了太几(造父的堂兄弟)这里,更是快混不下去了,因此,一咬牙,带领族人投奔赵氏家族来了,先秦时期,只有出生上古时期有名望的家族才有姓,只有当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有氏,恶来的后人混的很不好,只有赢姓,没有氏,来到赵氏这里也就随赵氏家族为赵氏。


太几有个很有想法的儿子,叫大骆,不甘久居人下,带领族人远赴西垂(从赵城来到今甘肃天水一带),跨度2000多公里,他是想为族人觅得一块好的养马场。很快就在地处渭水上游的陇西高原找到一块好地方,为了扎根这里,带领族人修建城邑,起名西犬丘。

西周时期,关中周边的游牧名族很多,统称西戎,其中最大的几支有犬戎、申戎、姜戎,周穆王时期,一部分申戎被朝廷招安,当时被招安的申戎首领被封为侯爵,不过这侯爵过的也不开心,几代周天子经常命令申侯讨伐剩下的申戎(同室操戈),朝中也受到其他姬姓诸侯和卿大夫的排挤。

大骆不光会养马,而且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怎么样降低周朝对这一支族人的戒备(祖先是恶来,朝廷的死敌),还能壮大自己的养马事业呢,他提出要取申侯的女儿。实力上,自己就是数百人的小部落,不足与任何一个诸侯相提并论,但架不住申侯此时也在寻求朋友和支持,这门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有了跟申侯的联姻,大骆在西垂的养马事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周朝对自己的戒备也降低了。大骆跟申侯女儿生的长子叫成,还有另一个儿子,叫非子,不过是庶子,但能力最为出众,得到了老爹的真传,也很会养马。周孝王看重非子的能力,任用他为周朝养马,这是恶来的后人第一次被周期起用。

周朝给非子的养马地也非常好,比大骆的根据地好太多了,此地处于汧河、渭河之间,水土肥美。这是非子第一次走下高原,开创自己的事业。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7)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8)

非子养马图

大骆老了,该选继承人了,这时出现了问题,周孝王认为给自己养马的非子更有能力,应该继承非子的事业,但嫡长子成得到了朝中的外祖父申侯的支持,理由是:周朝礼制,立长不立贤。周孝王也确实喜欢非子,最后选择择中方案,成继承大骆的领地,在大骆领地附近,给非子一小块地,允许修筑一座小城、建立城邑,起名秦亭(今清水县秦亭镇至张家川一带),非子成为周朝的附庸(周制,封地方圆不足50里者为附庸)。

秦穆公称霸在什么时候(那么秦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9)

秦亭即今日的秦亭镇

非子因封地秦亭得到秦氏这个称呼,是为秦非子,他是第一个秦人。

从此,非子与他的嬴姓后代以秦亭为根据地,不断向四周拓展领土,为建立秦国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