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介绍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最后百年,14世纪中叶到15世纪初期这个奄奄一息的昔日地中海霸几乎耗光了最后的能量。君士坦丁十一世在希腊摩里亚的一所教堂里接过了罗马皇帝的大统,可面对帝国残存可怜的领地和横扫欧亚的强敌奥斯曼人,他并不能高兴起来。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

君士坦丁十一世画像

虽然“君士坦丁”是东罗马帝国开国元勋,这个名字也是东帝国皇帝中最多使用的名字。然而在君士坦丁十一世之前、1067年之后,帝国再也没有以它为名的皇帝。

穆拉德二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强化了在巴尔干和小亚细亚的霸权。但是由于常年在外征战,他开始厌倦了戎马生涯。1444年8月与基督教签下十年和平条约后,穆拉德二世选择退位,让自己仅有14岁的儿子默罕默德二世登基。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

穆拉德二世在营帐内见证瓦迪斯瓦夫三世的尸首

可是很快,基督徒就撕毁了和约向奥斯曼领土进攻,在默罕默德二世的请求下,重新出山的苏丹穆拉德二世的率领下击溃巴尔干基督联军,杀死波兰兼匈牙利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从此,巴尔干最后能够帮助东罗马帝国的势力退出了多瑙河以南。

弥留之际的东帝国

巴列奥略王朝的首位皇帝米海尔八世,在1261年光复了帝国京城君士坦丁堡,她不仅是中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城市,也是基督教希腊正教的心脏,她是拜占庭与中世纪罗马人的象征,君堡即是东罗马。

只可惜,米海尔八世和他的继承人们虽然一直维持着巴列奥略王朝的统治,却未能改革去除帝国千年来的顽疾,伴随着14世纪经济的崩溃和社会的瓦解,以及周边的突厥人、保加利亚人甚至塞尔维亚人不断侵蚀帝国仅存的领土,千疮百孔的拜占庭不得不真正面临她的命运。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3)

1450年左右,东罗马帝国灭亡前夕的东地中海形势

1346-1349年,又一次黑死病的大流行杀死了君士坦丁堡一半的人口。在君士坦丁十一世即位时,君堡的人口从巅峰期的超过50万人仅剩下不到十分之一,守城的拜占庭部队加上雇佣军也只有一万人左右。

奥斯曼人很幸运,自1299年立国开始,这个突厥人酋长国的苏丹几乎各个都是明君。他们从弱小的塞尔柱突厥人部落国家走向了一个广泛的政治联盟,不同的种族甚至信仰为这个政权拼杀,这点与罗马兴起的异曲同工。

敲开君堡大门的准备

为了拿下君士坦丁堡,早在1394年,巴耶济德一世就在君堡以北不远、博斯普鲁斯海峡中南部狭窄处亚洲部分,修筑了一座名为安纳托利亚城堡(Anadoluhisarı)的堡垒,在穆罕穆德二世独自执政的第二年(1452年),在安纳托利亚城堡对面的欧洲部分修建了“罗马城堡”(Rumelihisarı)。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4)

罗马城堡(如梅利堡垒)与安纳托利亚城堡今日的位置

两座城堡连线后,奥斯曼人完成了对君堡北侧海路的封锁,黑海海岸的热那亚人因此无法对其救援。黑海东南岸的特雷比松帝国一直孤悬在外,由安德洛尼卡一世之孙阿莱克修斯建立的这个小国皇室来自于科穆宁家族,对君堡的安危早已不闻不问。

在正式围困君士坦丁堡前,默罕默德二世向君士坦丁十一世送去了丰厚的礼物,希望他和平献出罗马首都,他仍旧可以在摩里亚的米斯特拉斯成为专制君主。但他的提议遭到了君士坦丁的拒绝,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5)

奥斯曼“征服者”默罕默德二世

穆罕默德围攻君堡时年仅21岁,由于早年间因为父亲穆拉德二世曾经提前将苏丹让给他,事实上他已经有不少统治经验。1452年10月,他下令将奥斯曼的海军提前部署在伯罗奔尼撒,让摩里亚专制国的君主、君士坦丁的兄弟托马斯·巴列奥略和迪米特奥斯无法北上援救。

君堡的城墙在中世纪几乎不可攻破,然而此时的西方出现了火炮武器,这成为了打开这座古老城市的钥匙。默罕默德二世让数百名工匠修筑加固奥斯曼首都亚得里亚堡到君堡的道路和桥梁,以可以承受巨型火炮的重量。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6)

15世纪的土耳其巨炮

匈牙利工程师乌尔班设计了一种巨炮,他一年前曾经到君堡推销,但因为拜占庭皇帝囊中羞涩作罢。因为当时巨炮技术不成熟发生了爆炸,乌尔班自己在攻城期间被奥斯曼人处死。1453年4月2日,奥斯曼的部队开始在君堡外围安营扎寨。穆罕默德尝试试用大炮轰开城门,可一系列试验都失败了。

东罗马求援与最后的备战

穆罕默德二世的种种行为已经昭然若揭,君士坦丁十一世很快意识到必须采取自救行动。但是此时奥斯曼在东南欧的称霸已经无可争议,唯有西欧信奉天主教的拉丁人能够帮助自己。可东帝国罗马人与拉丁人的仇怨已经难以调和,自1054年东西方基督教正式分手后,希腊正教会就与罗马教宗不相往来。

科穆宁王朝的前几个皇帝修复了与天主教的关系,换来了十字军对帝国的帮助。然而,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让双方多年的矛盾和芥蒂放上台面,拉丁人对君堡短暂的统治让拜占庭国家系统彻底崩坏,使得帝国再也没有恢复的希望。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7)

时任罗马教宗尼各老五世的画像,绘于1610年。

历史的积怨使得西欧无法再像前几次十字军东征那般,营救危在旦夕的君士坦丁堡。不过西欧仍有的少量拉丁基督徒确实在奥斯曼人攻城前赶到了君堡,部分力量得到了教宗尼各老五世的支持和资助,但是他们的数量远不及奥斯曼土耳其人,双方的力量过于悬殊。

1453年1月,热那亚人吉奥瓦尼·朱斯蒂尼亚尼带着400名热那亚勇士前来,他被君士坦丁任命为守城指挥官。2月,威尼斯共和国议会经过讨论后同意派遣海军帮助拜占庭,可两个月后这支舰队才出发。君堡守军在等待援军之前愈发焦躁,严重挫败了本就处于绝对劣势的罗马人。

东罗马皇帝为了延缓奥斯曼的进攻,派遣使者向苏丹献礼,可眼中只有君堡城池的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处死了使者。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8)

金角湾铁索的文物

金角湾是君堡相对薄弱的防守环节,1204年威尼斯舰队就是从这里攻击突破的,皇帝下令关闭金角湾入口的锁链。因为经济的凋敝,帝国对君堡城墙早已疏于修缮,现在他们不得不尽可能弥补它的破损,此外,位于城市西北角的布雷契耐城墙由于地势较高和连接海陆也经常成为被攻击的对象,这里也是守军的控制要点。

在奥斯曼人发起进攻前,君士坦丁堡内总共只有7000名左右守军,其中2000人是雇佣兵或西欧援军。雇佣兵里也有部分突厥人,他们直到战死也仍保持对皇帝的忠诚。热那亚人相对训练有素,市民们从教堂里收集金银制品融化成硬币,用他们付给这些雇佣军。其他市民则被动员搜集和分发粮食,或者在漫长的城墙上放哨观察。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9)

现代伊斯坦布尔风光

可君堡城内的百姓也只有约5万人,人数甚至不如城外的奥斯曼部队,很多还是从色雷斯或比提尼亚等地逃来的希腊难民,面对强大的奥斯曼军队他们毫无胜算。

君士坦丁堡城墙总计约有20公里,其中5.5公里为狄奥多西城墙,7.5公里为普罗庞蒂斯(马尔马拉海)海墙,7公里为金角湾海墙。对于中世纪晚期的攻城部队来说,军舰还不足以从相对较为矮小的海墙破口,近千年来饱经风霜的狄奥多西城墙受到的威胁更大。

4月初,君堡的海防舰队已经基本就绪。除了拜占庭帝国中央仅有的10艘“家当”,其余16艘来自于威尼斯、热那亚、安科纳、阿拉贡和法兰西等西欧国家。加上城内千余名拉丁志愿军,这已经是数百年恩怨的西欧人对东罗马最终的帮助。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0)

君堡主城墙剖面图

4月5日,奥斯曼最后一支攻城部队抵达了君堡城外。守军由于人数不足以覆盖漫长的城墙,只能选择在外墙看守,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驻守在狄奥多西城墙中段,那里有莱科斯河(Lykos)从城外进入首都。朱斯蒂尼亚尼在皇帝的北侧的查理西乌斯门(Charisius)附近,根据动向随时增援君士坦丁。帝国晚期的主要皇宫,也是君堡西北角防御要地的布雷契耐宫附近则由威尼斯援军协助。在皇帝的南侧城墙,由热那亚人联袂拜占庭希腊人守军。

相对而言,海墙的防御等级就差了不少,皇帝不得不让僧侣组成的临时部队在南部的海防上巡逻。热那亚与阿拉贡人驻守大皇宫,基辅的红衣主教伊西多尔甚至站在了君堡东端的半岛顶点,金角湾海墙则是威尼斯热那亚联军驻防。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1)

1453年,君士坦丁堡围城战布阵示意

城内的后援部队主要分布在两地:西侧主城墙后面的佩特拉区(Petra)以及圣使徒教堂附近。

默罕默德二世初战不克

4月6日,默罕默德二世下令正式进攻君士坦丁堡。君堡周围的东罗马属地很快被奥斯曼各路人马攻击,土耳其人轻易占据了普罗庞蒂斯海上的王子群岛连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几个拜占庭要塞,此时羸弱不堪的东罗马帝国对此无能为力。

苏丹下令用新式巨炮轰开君堡城墙,可是此时的火药技术还不成熟,精确性和稳定性欠佳,而且装配时间太长,即便部分破坏了墙体,拜占庭守军仍可以及时修复。

陆上仍无法攻破君堡城墙,海上仍是奥斯曼人寄予希望的方向,海军司令苏莱曼·巴尔塔奥卢率领的舰队因为锁链拦截无法进入金角湾,增援拜占庭的基督教舰船甚至溜进了金角湾,令苏丹颜面扫地,默罕默德下令将其处决,将士们求情后他被降为一名普通水兵。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2)

奥斯曼人为运输舰船修筑了一条特殊的路

穆罕默德二世经过反复观察确认了金角湾部分正是君堡的软肋所在,当年第四次十字军就是从这里叩开了东帝国的城门。但目前他庞大的舰队被挡在金角湾之外,让优势无法施展。于是,苏丹想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解决方案:修筑一条顺滑的特殊道路,让自己的军舰从加拉塔要塞(热那亚殖民地)北侧进入到金角湾。

相对于金角湾的紧张局势,狄奥多西城墙仍然值得信赖。尼科洛·巴巴罗这样在日记里描述奥斯曼人在那里的境遇:

守军发现土耳其人爬上城墙寻求战斗,尤其是近卫军……当他们中的一个或两个被杀的时候,很快又有土耳其人来把尸体带走……不管他们离城墙有多近。我们的人用标枪和弩向他们射击,瞄准那个正在带走他死去的同胞的土耳其人,他们两个都会倒地而死,然后又有其他土耳其人过来把他们带走。他们不怕死,宁愿让自己多死十几个人,也不愿意在墙上留下一具让他们感到羞耻的土耳其人尸体。

破城无门后,奥斯曼土耳其人选择了挖地道,这个方法在过往的拜占庭内战中曾被多次运用,从5月中旬延续到破城前。不过希腊人早有防备,他们迅速发现了敌人的行动,多次破坏并杀死了还在地道内开凿的工人,利用抓住的俘虏,守军将其余开凿的几条隧道一一铲除。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3)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与双方指挥者

5月21日,苏丹派遣使者进入到城里,使者表示只要交出这座古城,皇帝就可以平安带着城里的百姓和他们的财产离开,在伯罗奔尼撒继续做原来的专制君主。不过君士坦丁十一世拒绝了奥斯曼人的提议,他只愿意承认此前苏丹占领的土地归其所有,并愿意提高贡金,但绝不会不战而降。末代罗马皇帝表示:

至于把这城市交给你与否,不是我个人说了算,也不是由我个人来决定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是自愿赴死,不会考虑自己的性命。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4)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上城墙

默罕默德二世在使者与君士坦丁谈判之际,也在自己的营地里与军中长谈。其中一名老将哈利尔帕夏建议苏丹撤军,但苏丹仍确信他的军队实力远超守军,现在他们的情况已经松动,只需要碾压即可成功。

5月26日会议后,奥斯曼军队开始了最后总攻的准备,士兵们获得了三天的充分休养时间。君堡方面,12艘小型威尼斯军舰成为最后一支抵达支援拜占庭的舰队。城内于28日举行了最后一次盛大的基督教仪式,皇帝与希腊正教会和拉丁教会人员在当晚都齐聚一堂。

罗马的末日之战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5)

奥斯曼人在5月29日发动了总攻

29日午夜过后不久,奥斯曼帝国的基督教部队首先向君堡发起了总攻,紧接着他们的是来自安纳托利亚的阿扎普民兵。他们集中兵力在君堡西北角的布雷契耐,这里因为地势较高并突出于城市,城墙相对难以构筑,这里城墙的厚度远不如西面的狄奥多西城墙。

奥斯曼人反复冲击这里破损的地带,安纳托利亚突厥人首先从这里攻入,但他们很快被赶了出来。奥斯曼最精锐的近卫军紧接着攻了上去,防守的热那亚将领朱斯蒂尼亚尼在袭击中受了重伤,他从前线撤下引起了守军的慌乱。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6)

描绘君堡城破后君士坦丁十一世最后厮杀的作品

朱斯蒂尼亚尼的部队逃到城内和港口附近,皇帝君士坦丁闻讯却后无法支援,由于奥斯曼一方的人数远超过守军,布雷契耐被攻破后一个小时后拜占庭的防线就宣告崩溃。之后,城内的拜占庭守军乱作一团:许多希腊士兵跑回家中保护家人,逃到了舰船上,热那亚人则很多选择去到君堡北侧的加拉塔。没有被敌人杀死的守军不是跳墙自杀就只有投降。

据说,君士坦丁十一世抛弃了他的紫色王冠,领导部队对奥斯曼帝国的最后冲锋,在随后的街上战斗中与他的士兵一起牺牲。另外的说法来自于拉丁人,威尼斯的巴巴罗在日记中写道:当土耳其人闯入圣罗马诺门时,君士坦丁皇帝上吊自杀。不过罗马末代皇帝的最终命运已经难以确认。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7)

位于雅典的君士坦丁十一世雕像,身后是希腊国旗与拜占庭巴列奥略王朝旗帜

君士坦丁十一世无疑是悲剧性的人物,任何人坐在他的位置都无法挽回帝国的陨落。今天,他仍是希腊人的民族英雄,其雕像矗立于雅典城内。

控制君堡城内局势后,默罕默德二世亲自任命了新的普世牧首,如此可以方便管理城内的希腊正教徒,少数基督徒平民幸存下来,抵抗者多半成为奴隶。在奥斯曼人的默许下,威尼斯舰队载着本国士兵和希腊难民离开了金角湾,热那亚舰队和拜占庭中央的军舰也在后来离开了君堡。逃离的人群中不乏拜占庭各种能工巧匠,他们后来为西欧带来了文艺复兴。

相对于那些基督徒敌人,征服者对于城内的遗产和财富更感兴趣。

罗马的“继承者”们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8)

摩里亚专制国晚期形势,浅色为托马斯所领,深色为迪米特奥斯控制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兄弟——托马斯和迪米特奥斯仍控制着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摩里亚。不过到了1460年,眼里揉不下沙子的默罕默德二世出征摩里亚,半岛上的希腊人顽强抵抗了一年后,最终于1461年7月被奥斯曼征服。托马斯逃往到罗马城后来皈依了天主教,迪米特奥斯则选择向苏丹投诚。

特雷比松帝国是拜占庭的另一个遗存,其末代君主大卫·科穆宁因为招募西欧的拉丁人东征遭到奥斯曼的攻击。1461年8月14日,弱小的特雷比松投降,大卫和三个儿子在两年后的11月1日被苏丹处决。而从特雷比松帝国独立而来的克里米亚希腊人国家迪奥多罗公国,一直坚持到了1675年12月。

君士坦丁一世的侄子安德烈亚在摩里亚自立为帝,不过当摩里亚遭到攻击后他逃到了教宗的罗马城。后来,他竟然将罗马帝国的继承权“卖给”法国的查理八世和西班牙的两位元首。君士坦丁的几个侄子后来被默罕默德二世带到宫中当做佣人或男宠,被冠以突厥语名字,后来有些人还成为了奥斯曼朝廷的权臣。

默罕默德二世和后来的奥斯曼苏丹一直以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自居,认为自己只是改变了君堡的宗教基础,将信仰希腊正教的人统称为罗马人。位于现代罗马尼亚的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吸纳了不少正教难民,他们某些时候也自称罗马继承者。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19)

伊凡三世的印章,采用了拜占庭巴列奥略皇室的“双头鹰”图案

另一个最有名的罗马继承者是莫斯科大公国,伊凡三世在1472年迎娶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他们的孙子伊凡四世成为了首位俄罗斯沙皇,而沙皇(Tsar)本身就是斯拉夫人对拜占庭皇帝的尊号“凯撒”称呼。直到十月革命前,俄国一直将自己视为真正的“第三罗马”。

写在最后

奥斯曼土耳其人用不计死伤的人海战术完成了对君士坦丁堡的最终征服,城内土耳其人和基督徒的尸体比比皆是,这是一场残酷的末日战争,奥斯曼帝国用她无可匹敌的强势将这个沦为弹丸城邦的千年帝国灭亡。

拜占庭与古罗马的关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20)

历经千年的东罗马帝国版图变迁

这是历史的一种选择,当若干年前东罗马丧失掉安纳托利亚,又因为经济崩溃和内乱不断将自己一步步推向深渊时,就注定了她的命运。以罗马人自居的拜占庭希腊人此后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二等公民,苏丹并不会强迫他们改宗,但用“米利特制度”软性控制各个民族和宗教团体,很多基督徒因为生计而成为穆斯林。

如果算上罗马共和国,她存在了近15个世纪。如果以330年君士坦丁堡大帝迁都拜占庭计算,东罗马帝国也存在了1123年,在1453年5月29日这天,罗马这部绵长的历史正式寿终正寝,代替她的是一个新兴强权,而罗马帝国也在这天与中世纪一同告别了历史舞台。

文:晨读历史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