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云开

“先秦道家创始于老子,发展于列子,而大成于庄子。”

据史料记载,列子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的道家学派重要传承人物,对于道家学说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列子继承老子哲学,推崇“无为”思想,创立“贵虚学派”,在中国战国中期影响巨大。据历史记载,列子聚徒讲学,弟子甚众,一次,列子往谒南郭子时竟挑选“弟子四十人同行”,可知列子后学众多。

不同于老子的古朴庄严,以及带着极大的悲悯气质,对世人极具耐心的敦敦教诲;也不同于庄子的浪漫,以及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愤懑,在逍遥之余对世人冷嘲热讽。

“列子才颖逸而性冲澹,曲弥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从这段史料描述,可以看出列子的生命境界非常高,其逍遥于世外,与清风为伍、与蓝天白云为伴,独醉于大自然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列子有点类似尼采哲学里的查拉图斯特拉,一次次将自己推向孤独,在孤独中寻求超脱的高智慧、高境界。

列子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但经过“焚书坑儒”的秦祸之后,刘向整理《列子》时存者仅为八篇,西晋时又遭“永嘉之乱”,再度散失,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其余篇章均已失传。

列子被称为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兼具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其思想著作不仅对道家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以说,在中华文化的许多层面,都可以看到列子的影子。在一定程度上,中华文化的高雅境界、文学想象力、生命哲学的张力等等,正是来源列子对生命境界的极致探索。

总体来说,列子至高的哲学境界对提升中国文化内涵格局,以及中国人格的形成都取了较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对列子哲学境界加以赏析。

朱子哲学研究(列子哲学思想探析)(1)

深邃的宇宙观思想境界,扩充了生命哲学的边界

列子的宇宙观是在老子的《道德经》的基础上扩展和深化、细化的,他将万物归为一体,从而为人类的存在意义扩宽了一个无边界的想象空间。

可以说,老子的“道”还有一种不可触摸的神秘性或说高高在上的形象,人被压缩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求生命的价值。但在列子这里,却将人与道放在一个空间里,或说将道与人连接起来——人只要通过一定的修炼,不仅精神上可以“与道合一”,在肉身生也可以超脱物理的限制,无拘无束地遨游四海八荒。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在这里,庄子说列子已经是具备超自然能力的高人,能够“御风而行”。按照列子自己的说法,只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就可以“御风而行”。

实在的说,其实列子给了我们一种“无边界”的思维模式,目的就是教我们超脱出自我的限制,打开人的狭隘的眼界,望向更广阔无垠的宇宙。从具体指导上来说,列子的哲学境界教我们忘记有无的概念和消融所有差别,也就是打破世俗轻重贵贱等概念的框架。

这样一来,人类就可以消除自身的成见、偏见、狭隘、自我的束缚等等问题,从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达到“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体框架下来求生存。

这是一种辽阔的、高山仰止的无认的境界,当人到这样的境界,其生命也为之高尚、卓绝,无论是做什么都能够有非常大的格局为支撑。

当然,在很多层面,我们可能无法看出和衡量这种影响力,但在文学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生命境界对文学的影响。

比如庄子的《汤问》、《逍遥游》等多篇名作,通篇具有一种汪洋恣肆、大气磅礴的气魄,人在这里,眼界、格局能够瞬间被打开。从庄子对列子的追崇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庄子许多大胆的想象都受到列子的启示。

唐朝著名的豪迈诗人李白曾在《赠张公洲革处士·李白》表达了对列子的追慕之情:“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革侯遁南浦,常恐楚人闻……斯为真隐者,吾党慕清芬。”

那么,我们从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等等这些打破了天地的界限,让天地万物成为一体的诗文,可以推断作为道家学者的李白显然也是受到列子的影响。

此外,据学者研究,最为著名的隐士陶渊明,对列子更是非常崇拜,其在诗文中引用列子、庄子多达七十多处,其在列子《天瑞》篇中,学到了“高风亮节”的精神,宁愿退隐终南山荒野,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还有,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不与残暴集团合作,甘愿退居山林。从他们对生命境界的追求里,我们都可以看到列子的影子。据学者研究,《列子》的一些内容可能是“竹林七贤”增补的,可见列子对魏晋时期隐士们的影响之深。

可以说,列子的生命哲学境界,为中国文化打开了更多的维度,为中国文化的辉煌和灿烂增添了生命力。让很多人在“功名之外、得失之外、自我之外”看到了更广阔的生命维度,从而创造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朱子哲学研究(列子哲学思想探析)(2)

“高山流水”的境界,将人际关系推到美学至高境地

《列子·汤问》里写了一个知音的故事: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之后,"高山流水"这一物象,成为了知己或知音形象表达。

高山流水的友情境界,是一种高雅的、鲜明的、清澈的、青山绿水的、互相映衬的、心心相印的境界。这是一种区别于世俗酒肉朋友的友情,无形中将人际间的关系提升到了极高的境界。

“人生在世,有一知音足也。”这不知是多少人的心声,这种心声就是一种文化的涵养,当人心在对这种友情孜孜以求的时候,心灵也随之净化、高尚、神圣起来。

可以说,高山流水的友谊境界,为中国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至高的典范。同时,也造就了中国文化最为独特最为深邃的内在之美。

试想,假如我们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内涵从中国文化中剔除,无疑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格将会缺失一抹亮丽的色彩。但有了这个内涵的哺育,中国人骨子里始终有一种高尚的友情审美意识。由此,中国人可以为了知己“两肋插刀、同生同死、共荣共辱”,可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种不以物质、财富为考量的纯粹的人间至美情感。

所谓文明,其实就是使人崇高起来,脱离低俗的、动物性的、自私的习性,从这一个层面来说,列子对中华文明乃至对于中国人格的美好塑造可谓善莫大焉。

朱子哲学研究(列子哲学思想探析)(3)

推崇人类强力意志境界,并为意志力提出正确的指向

很多人不知道列子,但一定听说过“愚公移山”、“夸父追日”等寓言故事,其实这些都是列子著作里的经典故事。

在愚公移山寓言里,居住在太行山里的愚公,立志将挡住村庄出路的王屋山移开,此举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愚公不为所动,依然认定在“山不会增高,而子孙却绵延不止”的情况下,总有一天,这个山一定可以移开。

愚公移山的哲学精神,已经内化到中国文化精神内涵里,影响了中国世世代代的人格精神特质。成为了中国人集体勤奋意识的座右铭。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愚公精神从古至今一直在激励和影响着中国人进取、拼搏的精神。

在《夸父追日》里,列子同样表达了类似的精神意志,英勇顽强的夸父相信世上没有成不了的事,大胆追逐日影,最终半途渴死,化成了千里桃树林。

在夸父追日的寓言里,列子又将人的意志精神提升一个层次,虽然夸父追日失败了,但他造就千里桃林,寓意人即使追求不自量力的事情,但仍然会获得非常的功绩。从根本上来讲,列子依然是鼓舞人类不断向无止境探索和奋斗。

简单说,列子创造的“愚公移山”精神,表达了其对人类意志力的肯定和追崇,以及对生命境界无限追求的体现。从浅层次说,这是一种不畏艰难、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崇高精神;从深层次来说,这是一种对人类生命价值的赞美和奉扬。

当我们将列子的这一哲学精神,放到世界哲学范围来考量,我们就会发现,列子对人类意志力的推崇是建立在一种较高的哲学架构上。

比如对近代影响深远的伟大哲学家尼采,其哲学核心强调的正是人的意志力——权利意志。其强调人类通过不断的超越自己,可以最终达到更强壮、健康、能干的“超人”境界。

简单说,尼采推崇的“权利意志”与列子寓言的意志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宣扬人类生命有无穷的潜力。当然,列子只是一种灵感乍现般的表述,而尼采则是将人类意志力系统化成一门宏大的哲学体系。

在此,我需要多说几句,有的人可能会认列子一方面强调人要“无为”,另一方面又鼓舞人的奋斗意志,这不是一种矛盾吗?如果我们仅是从浅层面来理解,的确有点让人疑惑。但其实,我们深度理解“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后,就一切明了:“无为”是抛弃私我、小我的过程,当我抛弃了私我、小我,就就能够“无不为”了。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做事上抛弃“为我”的目的,变成“为大家、为天下”的目的,那么他才能真正的“无所不为”。也只有这样,生命价值才能得到最高的体现。而且,这是一种更加高明的、更加正确的、更加合理的进取方式。也就是说,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所以,当我们理解了道家“无为”这个大智慧,也就知道列子的哲学并不矛盾了:愚公精神(意志力)是“无为”之后的“无不为”。可以说,列子推崇的意志力,不仅给了中国人一种积极向上的鼓舞,同时也将这种意志力转换成“非为个人而为天下”的高级模式。从这个层面来说,列子比专注在个体生命意志力鼓舞的尼采更要超前和正确,他免掉了个人欲望膨胀带来的危害。

当我们从这些方面来理解,可以看到列子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更加懂得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结语:其实,一直以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从秦朝开始,这些文化就呈断崖式的沦落,而流传下来的仅是残篇余卷。但仅仅这些残篇余卷,就已经将中华文明稳稳高举起来,越过无数战火、朝代更替、文化侵袭的危险,不卑不亢地绵延至今。

从这些方面说,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从未中断”的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不过,当我们深入去细看这些奇迹,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奇迹都是“情有可原”。这些文化(准确说是诸子百家文化)太美好了,是它们自己的魅力征服了一个个心灵,使之甘愿将其放在最高的位置加以呵护。

当然,这其中包括列子哲学。在此,我对于列子的探析仅是一种浅层的、小范围的探索,目的也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回到诸子百家时代探索、思考、传承,那真的是一个美好而高贵的时代,其蕴藏的价值依然璀璨无比。

参考书目:

1.列子《列子》

2.老子《道德经》

3.庄子《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