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者:胡友生 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有关诡辩的说法(诡辩释义16指鹿为马)(1)

著作权说明:

本著作权归属著作者胡友生(网名:胡同友邻)所有,未经作者授权允许,不得作任何商业用途,如需转载、摘编请注明作者及其来源。

有关诡辩的说法(诡辩释义16指鹿为马)(2)

16、指鹿为马

实际上,鹿就是鹿,马就是马,这是很清晰的、显而易见的事实和道理。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是诡辩论者最惯用的逻辑手法。

指鹿为马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最后这位被父亲寄托重望的秦二世,任用奸臣、听信谗言,握于皇权不到三年便亡国了。

在我们的周围、身边其“指鹿为马”的事例也很多,曾经就有人戏称只要是来了广东,便会给予你很大、很强的自信心,到了深圳,无论你是什么身份都会被别人称为“老板”,到了广东,不管你是傻男丑女,别人都会称呼你为“靓仔、靓女”。

有领导身边的秘书、司机、或比较靠得近的人、领导比较看重的人,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或有无文化素养、技能水平、道德品质、职业操守等,领导都会视缺点看成是优点,将嚣张跋扈看成是能办事、将目无他人看成是有大将风范,身边的人犯了错误,被说成是不拘小节,这便是“指鹿为马”彻头彻尾的诡辩逻辑操守和行为。

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赚钱了,很多人就开始规划建房,可是又没有宅基地或可用于建房的土地,有人便动起了歪心思、歪主意,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建房。国土管理部门有管理人员明知是违规违法,却又怕问责,便行徇私舞弊之手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基本农田建房土地改成是“宅基地”或建设用地,这就是实足的“指鹿为马”诡辩逻辑行径。

有关诡辩的说法(诡辩释义16指鹿为马)(3)

在很多的商业交往过程中,指鹿为马或是认鹿为马、造鹿为马这种行为比比皆是,明明是羊肉被指定为狗肉,市场的大路货被认定专卖柜精品,一般蔬菜被解读为有机食品,名牌服装、名牌包包实际上是假冒的,二手的旧货品通过翻新成了新的、时尚的俏商品;更有甚者,有些高档酒店,点的菜品是鱼翅,上来的可能是加工粉丝;点的是海鲜,上来的有可能是河鲜;为了利益,有些名酒、名烟有可能全都是造假的假酒假烟了。

诚然,这种指鹿为马逻辑行为能够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与大众的知识素质、逻辑思维、能否接受的意识、观点、程度大有关系。有人怕惹事、有人怕担责、有人一心想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和好处、有人明知是不对的,碍于别人或是上级领导的面子,就只好听之任之、随波逐流,或作顺水人情了。

从指鹿为马故事可以看出,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或是顺从心里,大街上几个人分明是在斗蛐蛐,只要有人说是两只小斑虎在厮杀,很多人便会集聚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好多人就都信了,可能发到微信上的就是两只小花斑老虎在绝斗。从众心理或顺从心里是与独立性相悖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或顺从性强的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这种人缺乏主见、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受到暗示或慑于权势、权威的情况下,更容易顺从“指鹿为马”这种逻辑观点行为。更有些人,为了巴结领导,阿谀奉承讲假话,若领导又是“指鹿为马”的人,这种诡辩逻辑行为便得到了认同。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软弱的一面,为了生活、为了发展、甚至为了生存,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性格、良心、愿望及素养,有时候确实讲了真话会倒霉,特别是在权力、权势、权威面前,真正做到清醒、良心、能讲真话的人又有多少?

在十分清醒的条件下,还需要多一些独立思考的能力、多一些识别事物真相的眼光,指鹿为马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内在的、全面的、实质的、正确的客观事实判断眼前的事物、真实的情况,切不能在不了解事实之前,表面的、局部的、现象的、主观的看待问题和事物。以偏概全,胡乱臆测,就会为“指鹿为马”的诡辩论人群开了绿灯,谎言者就会占上风,到最后受到伤害、失去利益、吃了苦头的可以还是会是自己。

有关诡辩的说法(诡辩释义16指鹿为马)(4)

有关诡辩的说法(诡辩释义16指鹿为马)(5)

点击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