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小霸王和电视机成为第一波夺取孩子注意力的杀手,父母和孩子之间因为这些个东西分成了两派,一个防范沉迷,一个自甘“堕落”,他们之间开始进入斗智斗勇的阶段,一段关于猫和老鼠、罪犯和福尔摩斯的血雨腥风日渐上演。

傍晚,吃过晚饭,夏日的天空被晚霞烧得红红的,天空的蓝渐渐地被夜幕吞噬,由红渐变成了深蓝,邻里叮里当啷的锅碗声划过,空气里飘着各家晚餐的味道。父母叮嘱了家里的孩子一声“好好写作业”,就出门散步去了。

整个房子瞬间安静下来了。小男孩听着父母的脚步声渐渐消失,蹑手蹑脚地爬上了二楼,摸黑来到父母的房间。那台大屁股电视机是花了好几千块钱,是特地从台湾托人转运回来的,画质特别清晰,还能搜到很多台呢。它就那样神圣地、静静地呆着,傲娇地等着主人来宠爱,谁能抵御它的诱惑呢!

小男孩趴到阳台上看了看,他确定父母这个散步估计得有个把小时,他琢磨着看几十分钟,把声音调小一点,父母进门之前他应该能听到声音,在他们进来之前迅速地把电视关掉,下楼,坐到早已摆好的课桌面前,应该问题不大。

打定主意之后,他迅速地打开了电视,把声音调好,哦,对了!窗帘!这个窗帘正对着外面的街道,不拉上窗帘,父母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房间的亮光,上次挨揍就是因为这个,一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后怕,还好自己聪明,他觉得自己这下应该万无一失了。

当天晚上他挨揍了!父母一进门就大声地问:“有没有看电视?”他们其实心里早知道孩子肯定会在他们不在的这个时间段偷摸着干点什么,可是他们还是空出了这个时间段,给了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而孩子呢,知道父母回来肯定会查,可是还是觉得自己可以逃过他们的眼睛。事实就是,孩子理所应当地撒谎了,父母摸了电视的屁股,烫的,揍你个不听话还撒谎的小崽子!

第二次,小男孩知道了,电视看过了之后屁股是会热的,这个傲娇的电视机!于是他学会了要在父母回来之前的半小时前关掉电视,最好,还要准备个电风扇给电视吹,当然,自己热得满头大汗没关系,谁叫电视机比孩子受宠呢,至少它不用挨揍。

小男孩又挨揍了,遥控器放的位置不对!高手啊!这些个父母果然观察力超神。

第三次,小男孩又知道了,偷看电视前要算时间,要拉窗帘,要记得遥控器的摆放位置,要给电视机扇扇。

小男孩仍然挨揍了,因为电视机后面的那根线的形状不对。90年代的电压总是不稳定,所以每家每户看完电视机之后是要把线拔掉的,怕哪天打雷把电视机炸掉了。关于怎么摆放那根电线,他们竟然都记住了。

第四次,小男孩学乖了,偷看电视前要算时间,要拉窗帘,要记得遥控器的摆放位置,要给电视机扇扇,要把电视机的电线放回原来一毛一样的位置。万事俱备。

小男孩还是挨揍了,因为电视机关机时候的那个台和后来打开的那个台不一样!

丧心病狂啊!惨绝人寰啊!惨无人道啊!

没关系,每一次挨揍都是一次打怪升级,父母揍孩子的每个理由都成为了孩子通往反侦察高手的锻炼,某年某月某日之后,小男孩偷看电视再也没挨过揍,因为他已经熟知了每一个坑该如何规避。

父母再也没因为这个原因揍过孩子,他们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奏效了,却不知是自己亲手培养了一个又会撒谎又具备撒谎能力的孩子。

二十年后,小男孩也当了爸,有了一个儿子,在谈到如何教育儿子的话题的时候,他讲起了小时候的这个故事,他说:“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味地堵出口只会让我们培养出一个撒谎的孩子,对于他们改掉习惯一点用处都没有,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孩子的创造力,我们要想清楚,我们是要一个有自己主见的好孩子,还是一个看似看起来符合我们要求的好孩子?”

其实教育孩子我们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条条框框的规则,或者,我们只需要想一想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就知道,哪些方法根本就不奏效,规避这些不奏效,就比20年前进步一大截了。

福尔摩斯具有哪些能力(每个孩子都是福尔摩斯)(1)

福尔摩斯具有哪些能力(每个孩子都是福尔摩斯)(2)

福尔摩斯具有哪些能力(每个孩子都是福尔摩斯)(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