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粥养胃的说法,也听说泡饭会伤胃,这是为什么呢?明明两者看起来差不多呀。所以我们来认真科普一番吧~

何为粥?何为泡饭?

提到粥,清代美食家袁枚这样描述:”见水而不见米,非粥也;见米而不见水,亦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可见粥是一种米与水的融合体,口感很顺滑、细腻。

粥养胃的原理(为什么粥养胃泡饭却伤胃)(1)

对于泡饭,某搜索网站查得:”泡饭是江南一带(尤其是上海)的一种常见食物,多用来当早饭。泡饭,就是早上起来把昨晚吃剩或故意吃剩的冷饭用开水一淘,弄一锅不像饭不像粥的东西。“

粥与泡饭有何不同?1、外形上不同

粥是米与水融成一体了,盛起来,米不是米,水不是水,整体是呈悬浊状,上面会浮着一层细腻、黏稠的油皮,有人也称之为“米油”;泡饭则是米与水各是各,米是米,水是水,只是米饭里加了水而已。

粥养胃的原理(为什么粥养胃泡饭却伤胃)(2)

2、本质不同

我们天然的米面中的淀粉都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的,但这些淀粉粒并不是分散着的,而是相互紧密包裹在一起,外面还有“膜”。当加入水加热熬煮时,米粒会吸水膨胀,这时只是膨大,表面变黏,并没有彻底分解,这时的食物称之为“米饭”。

如果继续熬煮,直到其中的淀粉粒彻底崩解,淀粉分子进入水中,部分降解成淀粉糊精,使得水变黏,出现水与米粒融为一体时,才叫“粥”。

粥养胃的原理(为什么粥养胃泡饭却伤胃)(3)

3、消化吸收不同

粥因为其中的淀粉分子已经被破坏,所以进入胃内后不需要胃再做太多的揉碎工作,就能直接变成食糜,所以不用充分咀嚼就能消化,对胃的消化工作帮助很大。

但泡饭并没有达到粥那种一体的状态,所以还需要牙齿进行咀嚼,这样胃才能更好地把它变成食糜。

粥养胃的原理(为什么粥养胃泡饭却伤胃)(4)

可是,泡饭这种汤汤水水的状态又很像粥的样子,人们也觉得省事,常会不嚼就直接下咽进入胃内。由于没有经过牙齿的嚼碎,唾液酶的分解,胃内只能进行超负荷的“工作”——不停地磨碎,这样对胃就是一种伤害。

粥养胃的原理(为什么粥养胃泡饭却伤胃)(5)

泡饭这样吃也养胃

好吃的泡饭就这样被人冠上“伤胃”的标签,该怎么办呢?因为真的简单且习惯了。哈哈哈,我们可以改一下,既不伤胃又好吃,那就是煮泡饭。煮的时候可以加一些燕麦片等食材,一边小火煮,一边搅拌,以防糊锅,直到煮成悬浮状的“粥”就可以啦。

总之,粥养胃,泡饭伤胃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平时要多注意细嚼慢咽,让食物在口腔中充分磨碎,再进入胃内,以减轻胃的负担,从而起到养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