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非鱼01 | 武汉地铁延伸至6个城市

2月27日晚上,武汉官方微信公众号“武汉发布”,发布了一则话题感十足的消息:

武汉地铁将延伸到6个城市。这六个城市分别是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

未来五年武汉哪里有地铁(地铁延伸至6个城市)(1)

乍一看,的确够震惊的。

从目前的规划来看,中心城市地铁延伸数量最多的城市当属广州,广州地铁目前已经延伸到佛山,未来谋划将延伸到中山、珠海、东莞和清远。

至于北京目前规划也就延伸到廊坊,而上海已经延伸到了苏州下辖的昆山,未来还将延伸到太仓、嘉兴。

而深圳目前地铁并未延伸,按照规划未来也就延伸到东莞。传言中的延伸到惠州,始终没有正式文件发布。

如此来看,武汉地铁要延伸到6个城市,野心的确够大。

不过,仔细看“武汉发布”的这篇文章,其实所谓的地铁延伸,更多的是武汉的地铁与其他的市域铁路进行对接而已,并不是真正延伸。

目前武汉地铁真正试下了延伸到鄂州。2021年1月2日,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连接武汉与鄂州的葛店南地铁站。

未来五年武汉哪里有地铁(地铁延伸至6个城市)(2)

按照去年年底湖北省发改委发布的《武鄂黄黄建设规划纲要》,武汉与鄂州之间,还将规划武黄城际市域化改造 19号线,武黄城际市域化改造及新建铁路引入花湖机场。

此外,鄂州还在积极谋划利用武汉轨道交通13号线通道,将市域铁路从武汉光谷中心城经葛店南站后延伸至鄂州花湖机场。

武汉与鄂州之间,未来会联系得非常紧密,毕竟两座城市之间已经圈定了武汉新城。武汉将鄂州揽入怀抱,鄂州也乐于搭上武汉这趟列车推动自身发展。

02 | 大武汉来了

除了鄂州有武汉地铁真正延伸外,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都只是谋划市域铁路与武汉地铁对接。

黄石方面:黄石正谋划对接武汉地铁11号线、13号线,实现武汉、鄂州、黄石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

黄冈方面:武汉至黄冈市域(郊)铁路项目已列入省都市圈市域(郊)铁路线网规划,

咸宁方面:武汉至咸宁市域(郊)铁路,对接武汉地铁7号线、9号线,利用武咸城际换乘,经乌龙泉、土地堂、安山、山坡机场、梓山湖新城、咸宁北站、浮山后至终点咸宁南站,融入1小时通勤圈,加快推进武咸同城一体化进程。

仙桃方面:积极谋划仙桃至潜江城际铁路,规划对接仙桃至武汉市域(郊)铁路,主动做好仙桃高新区与武汉轨道交通(地铁)对接前期工作。

孝感方面:武汉地铁集团与武汉都市圈相关城市正积极沟通对接,共同谋划引领武汉都市圈发展的市域(郊)铁路建设方案。现已与孝感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武汉与周边六个城市签订协议,谋划与周边六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对接,目的当然是组团发展,壮大自己的能量场,在扩容之路基本已断的背景下,这是做大做强武汉的最好办法。

换句话说,武汉谋划与周边6城轨交对接的最终目的,是成为大武汉。

在前几天写的《扩容新路线!武汉、西安、昆明、成都,动手了》一文中说过,随着中央陆续发布的几份文件,强调“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中心城市的扩容梦基本碎了。

现在中心城市想要扩容,只能通过变相库容方式,也即:

第一条,成都、西安、昆明模式,也即不断壮大外围区的产业,让外围区的短板补齐,从而整体上让自身的经济实力上一个台阶。

第二条,深圳、武汉模式。通过与周边城市合作。比如深圳与汕尾合作的深汕合作区,比如武汉与鄂州最新划定的武汉新城。

武汉的抱负绝不止于武汉新城,对周边6城的轨交对接谋划,已经彰显要在中部地区成长为其他城市武汉望其项背的存在,所以,要充分利用周边城市的力量,抱团取暖,尤其是紧紧拥抱鄂州、黄石和黄冈,因为“武鄂黄黄”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区。

为此,湖北省在去年年末专门发布了《武鄂黄黄建设规划纲要》,为了利用交通触手将周边三座城市牢牢抓住,在规划中,湖北省提出:

加快建设武鄂黄黄核心区综合交通 体系,支撑都市圈“3045”时空联系目标:邻近组团中心之 间 30 分钟可达,汉口、汉阳和武昌三组团至鄂黄黄组团, 武汉新城至天河机场45分钟可达。

未来五年武汉哪里有地铁(地铁延伸至6个城市)(3)

未来五年武汉哪里有地铁(地铁延伸至6个城市)(4)

检验一个都市圈是否成熟,轨道交通联通度是第一条件,都市圈内的生产资料能否实现有效流通,能否实现抱团发展,交通是先决条件。

在建立交通系统的基础之上,产业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最终推动经济发展。

在产业方面,武汉与鄂州之间的武汉新城,将培育发展的并非是传统产业,而是智能制造、生物工程、大健康、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这类新兴产业对空间资源利用也不同于传统产业,往往需要产城融合、设施完备的新的空间类型。

武汉与黄石之间,加强黄石新港与武汉港口合作,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等产业等。

同时,围绕花湖机场,这个亚洲首个专业的货运运输机场,培育发展鄂州、黄冈、黄石三大临空产业片区,构筑全国临空经济发展新高地。强化临空产业集群,在空港紧邻区(距机场 5 公里以内)重点发展航空管理、检验检疫、地 勤、维修等航空运营服务,航油、航材、航食等运输配套服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用户支援服务;在空港相邻区(距机场5公里以外)重点培育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与冷链物流、先进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等航空关联产业。

产业是支撑一个城市经济、人口、就业的关键,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硬指标。武汉想要成为大武汉,唯有以产业为突破口来寻求。

03 | 武汉的回归与目标

经历了疫情三年,武汉虽然在2022年年末反超杭州,回到了内地经济第八城宝座,但是被疫情耽搁了三年,原本与成都之间的112亿的差距被扩大至1951.07亿元。

未来五年武汉哪里有地铁(地铁延伸至6个城市)(5)

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武汉未来的目标:

第一,GDP提前进入2万亿俱乐部。

目前,内地城市GDP登上2万亿的城市共有7个,京津冀的北京,长三角的上海、苏州,珠三角的深圳、广州,成渝地区的重庆和成都。

未来五年武汉哪里有地铁(地铁延伸至6个城市)(6)

武汉2022年GDP为18866.43亿元,不出意外,今年武汉很有可能成功晋级2万亿俱乐部。

届时,武汉将填补中部没有2万亿城市的空白,真正构成东西南北中五足鼎立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与成都角逐中国第二省会。

早在三年前,也就是疫情之前,武汉与成都的差距非常微小,本有可能超越成都,成为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的存在。

但疫情三年影响,尤其是2020年的影响,让这个目标不仅搁浅,而且越来越难。

成都过去一些年的强势崛起,既有自身的努力,更有四川倾全省发展成都的庆幸,还有扩容带来的助攻。

目前扩容之路已经不可行,武汉要填补与成都之间近2000亿的差距,唯有产业一条路。

武汉过去几年在新旧动能转换之路上走得不错,目前的武汉,已经形成了以“光芯屏端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但这些产业支撑武汉目前的地位尚可,想要超越成都,成为全国第二省会,还需要更多的产业厚度和广度。

这是武汉谋划轨交与周边六城对接,借助产业协作方式,来实现自身目标的真正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