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下偏旁的藏头诗

张行炎

在古代,“文”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指的是独体字。如古代的象形字,会义字。“字”指的是合体字,即一个字由两个偏旁或是两个以上偏旁合成的字。只是后来把“文字”合为一个词,成为记录语言的工具。

抱月草堂笔法训练 异体流芳二十之一(1)

藏头诗就是利用合体字能够分解成几个偏旁的特点,成为正体之外的一种异体,给读者一种新鲜的感觉。

什么是藏头诗呢?在传统诗词中相邻的两句里,后一句开头的那个字,是前一句末尾那个字的部首,就是说,后一句开头的那个字,藏于前一句末尾那个字之中。因此就叫做藏头诗。

请注意,藏头诗不是㠌字诗。

现以宋·孔仲平七律《寄贾宜州》为例讲解:

诗曰:

高会当年喜得曹,

日陪宴衍自忘劳。

力回天地君应意,

心狭乾坤为我豪。

豕亥论书非素学,

子孙干䘵有东皋。

十年求友相知寡,

分付长松荫短蒿。

抱月草堂笔法训练 异体流芳二十之一(2)

解析:

该诗第一句末字“曹”,分解成“卄”“曲”和“日”,第二句开头选择“日”;“日”就是“曹”字的部首。“日”藏于“曹”字之中。

第二句末字“劳”分解成“卄”“冖”和“力”,第三句开头选择“力”字;“力”就是“劳”字的部首。“力”藏于“劳”字之中。

第三句末字“意”,分解成“立”“日”和“心”,第四句开头选择“心”;“心”就是“意”字的部首。“心”藏于“意”字之中。

第四句末字“豪”,分解成一点及“一”“口”“冖”和“豕”,第五句开头选择“豕”;“豕”就是“豪”字的部首。“豕”藏于“豪”字之中。

第五句末字“学”,分解成“小”“冖”和“子”,第六句开头选择“子”;“子”就是“学”字的部首。“子”藏于“学”字之中。

第六句末字“皋”,分解成“白”“大”和“十”,第七句开头选择“十”;“十”就是“皋”字的部首。“十”藏于“皋”字之中。

第七句末字“寡”,分解成“宀”“一”,“一”下面中间一撇,及“且”和“分”;第八句开头选择“分”;“分”就是“寡”字的部首。“分”藏于“寡”字之中。

第八句末字“蒿”,分解成“卄”和“高”,第一句开头选择“高”;“高”就是“蒿”字的部首。“高”藏于“蒿”字之中。

由此可知,所谓“藏头”的“头”,就是每句诗的开头那个字,把它藏在前一句末字之中。㠌字诗是把想要㠌的字可以㠌在第句的八哥一个位置。这就是藏头诗与㠌字诗的明显区别。

抱月草堂笔法训练 异体流芳二十之一(3)

再以拙诗《解读传统诗词集〈雨斋余咏〉》为例,进行讲习。

诗曰:

口碑马白古林箐,

竹孕诗翁遗世间。

日振词风熏赤胆,

旦追韵府起青烟。

因才循律八方竞,

立志编韦四卷全。

人问栾胸何所寄?

可知余咏是明言。

抱月草堂笔法训练 异体流芳二十之一(4)

解析:

该诗第一句末字“箐”,分解成“竹”和“青”,第二句开头的“竹”就是“箐”字的部首。

第二句末字“间”分解成“门”和“日”,第三句开头的 “日”就是“间”字的部首。

第三句末字“胆”,分解成“月”和“旦”,第四句开头的“旦”就是“胆”字的部首。

第四句末字“烟”,分解成“火”和“因”,第五句开头的“因”就是“烟”字的部首。

第五句末字“竞”,分解成“立”和“兄”,第四句开头的“立”就是“竞”字的部首。

第六句末字“全”,分解成“人”和“王”,第七句开头的“人”就是“全”字的部首。

第七句末字“寄”,分解成“宀” “大”和“可”,第八句开头的“可”就是“寄”字的部首。

第八句末字“言”,分解成“点下三横”和“口”,第一句开头的“口”就是“言”字的部首。

这里要提醒读者的是,藏头诗不是㠌字诗。要理解二者的区别,请细心欣赏“㠌字诗”。

抱月草堂笔法训练 异体流芳二十之一(5)

藏头诗不仅适用于律诗,也可用于绝句。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文山籍旅蜀女诗人李莉的藏头诗《汇九章》:

诗曰:

汇九章

工夫力透纸千张,

长咏诗词汇九章。

音律新声循协韵,

音通盘水贯陵江。

抱月草堂笔法训练 异体流芳二十之一(6)

解析:

本绝句第一句首字“工”,藏于最后一句末字“江”字之中;第二句首字“长”,藏于第一句末字“张”字之中;第三句首字“音”,藏于第二句末字“章”字之中;第四句首字“音”,藏于第三句末字“韵”字之中。

抱月草堂笔法训练 异体流芳二十之一(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