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郭振亮

记者了解到,青岛地铁有了自己的“小黄蜂”——黑加橙的配色和流畅线条的颜值加持使它刚在轨道上运作时便引来了围观。更重要的是,它是青岛地铁员工亲自参与设计和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是检测接触轨设备的有力助手,更代表着智能化运维实现了一大重要节点。

青岛地铁13号线海底可以看见鱼吗(青岛地铁有了自己的)(1)

它所在的轨道是接触轨,是向电客车传输电能的重要设备。如果把电客车类比成人体的躯干,那么接触轨就相当于血管,而电能就是血液。通过集电靴与接触轨接触获得电能,地铁车辆才能运行。

青岛地铁13号线海底可以看见鱼吗(青岛地铁有了自己的)(2)

青岛地铁“小黄蜂”的投入使巡视可靠性大幅提升。相比于传统接触轨的巡视方式,“小黄蜂”通过工业相机及LED光源对接触轨受流面进行扫描及视频录制,可有效发现接触轨异常状态,提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作出调整,有效避免了故障隐患的发生。

同时,它具备高频率、高标准检测设备的可行性,能够为智能化运维提供大数据支持,检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由预防性维护逐步向精益化维修提供重要决策依据;而且通过大量数据的采集及后期对数据的科学分析,能及时判断接触轨设备状态,提前发现设备隐患,实现智能化检修。

在提高维修质量的基础上,“小黄蜂”提高了检修效率,减少了人工作业量,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数据显示,使用移动式接触轨检测装置,同一时间较人工测量效率约可提高20倍(人工测量速度为0.5km/h/2人次、移动式接触轨检测装置平均移动速度5km/h/1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