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死在哪里(周世宗柴荣姓氏疑云)(1)

林士弘,生年不详,饶州鄱阳(今属江西鄱阳)人,性情豪爽,精通武艺,善于谋略。

隋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与同乡操师乞聚众起义,不久攻克豫章郡(江西南昌),操师乞自称元兴王,改年号为始兴,以林士弘为大将军。

隋炀帝急诏侍御史刘子翊率兵征讨操师乞,操师乞不幸中流箭身亡。

林士弘临危不乱,激励义军,奋勇杀敌,在彭蠡湖(即今鄱阳湖)与官军决战,很快将刘子翊所部打得溃不成军,刘子翊被斩杀,所部均投降了义军,义军士气大振,很快发展到了十余万人。

《旧唐书》记载:“大业十三年,徙据虔州,自称皇帝,国号楚,建元太平……”

大业十三年(617年),林士弘率部迁徙至虔州(江西赣州),初称南越王,后称皇帝,国号“楚”,建元“太平”,以王戎为司空。

不久,楚军“攻陷临川、庐陵、南康、宜春等诸郡,北至九江,南洎番禺,悉有其地。”

唐武德五年(楚太平六年,公元622年)十一月,循州刺史杨略率唐军讨伐林士弘,林士弘弟弟林药师战死,楚军大败,林士弘率残部退守安成(江西安福)山洞中,不久病逝。

民间有一种说法,认为林士弘的后裔改为柴姓,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柴荣即林士弘的十世孙(一说十二世孙)。

周世宗柴荣死在哪里(周世宗柴荣姓氏疑云)(2)

柴荣

《济南堂雩林五次迭修族谱》记载:隋未林士弘与李世民争夺天下,为李世民所灭,其后裔改为柴氏。

传十世为柴荣,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无子,死后传位给妻子柴氏的侄子柴荣。

柴荣死后,传位给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柴宗训在位半年左右,被迫禅位赵匡胤。

赵匡胤御赐其母子丹书铁券,即免死牌,即使是犯罪也不加刑。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病逝于房州,年仅二十岁,包括柴宗训五个儿子在内的柴荣后裔后来都恢复了林姓。

“柴宗训后裔避难福建济南山,改名易柴复林本姓。”

这本家谱成书较晚,有部分柴氏族人对这一说法并不认同。

林姓族人于是找来宋朝名士柴中行撰写的《柴林谱序》为证据。

周世宗柴荣死在哪里(周世宗柴荣姓氏疑云)(3)

柴中行,字与之,人称南溪先生,南宋著名文学家,馀干(江西万年南溪乡)人,周世宗柴荣十三世孙。

《柴林谱序》在确认柴氏源于林氏之前,柴中行特意强调了修撰族谱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和必要性:“夫人之所以有族谱者,何以所宗,孰为亲,孰为疏,孰为昭……若吾柴氏之谱不明,将来以假混真,以亲易疏……”

人为什么要修族谱呢?可以知道自己的祖宗,谁亲近,谁疏远,谁是长辈,谁是晚辈,谁是正宗,谁是假冒等等,倘若我柴氏族谱说不清楚,将来就会以假乱真,把疏远的宗族当成了亲近的宗族。

“吾族自长林石室以来,赐姓林氏。自晋元帝以后,移居晋安,载在志允不诬也。迨传十二世有祖士弘,隋末僭帝,易林为柴。”

我族在周朝被周天子赐姓林氏,晋元帝以后,先祖移居晋安郡(今属福建福州),传十二氏至林士弘,隋朝末年称帝,失败后,其后裔改姓柴氏。

柴荣的弟弟柴穆,率儿子柴惿[shì]、柴恫等众人在郑州起兵,准备恢复故国,被宋太祖赵匡胤镇压,当时柴太后还活着,惶恐不安。

周世宗柴荣死在哪里(周世宗柴荣姓氏疑云)(4)

赵匡胤

柴惿逃出,隐居济南,恢复林姓以躲避陷害。

开宝六年(973年),被贬为郑王的柴宗训以生病为由,请求从房州迁徙至福州,获准后隐居在福州济南山,恢复了林姓。

柴中行还透露说:“今杭城中别有柴氏一族,竟与吾族混为一脉,派为昭穆,辄为伯叔兄弟称之,而不知皆似是而非也。”

南宋时期,杭州有另外一支柴氏族人,和柴林氏混为一脉,伯叔兄弟相称,这支柴姓显然是不知道柴林一族的来龙去脉。

柴中行的记载并非孤例,福建汀州林家祠堂里面有牌匾记录了《圣祖偈诗》,为柴氏改姓提供了佐证:“圣祖原系郭威名,无嗣让国与柴荣;梁王即位方七岁,传宋陈桥日复明;五世公卿登甲第,宋封敕表谕门庭;只因遇寇遭兵难,逃脱柴家改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