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之后了,实行专业组投档了,原先的录检规则“专业清、分数清、专业级差”等消失了,“专业服从调剂”成为历史,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造成退档的大坑被填平了,学生选择的专业如果招录满了之后会在专业组内进行调节。看起来这样填报志愿万无一失,但是如果填报不合理,还是会出现退档的问题!

那么关于这个退档,教育部也给出了可能出现退档的情况,我们来看一下:

为什么会有退档情况(一篇文章看懂关于退档那些事)(1)

对于这29条退档情况来说,有些是属于已经投档,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录取,然后院校进行退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院校其实已经招满或者学生完全不符合情况,这种情况学生的档案是没有投递的,没有投递怎么可能存在“退档”呢,所以只能算是“滑档”。

我们来看看学生可能出现“滑档”的情况。

“滑档”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报高性滑档”,就是考生填报的志愿都是比较好的学员和比较热门的专业,当然,这种情况就是属于报考不够科学合理,没有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进行填报志愿,特别是一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过于激进,把能否录取寄希望于运气,是非常不理智的。

第二种是所谓的“规则性滑档”,所谓规则就是高分优先,很多专业的提档比例是110%-120%,那些踩线的考生在院校招收满员之后就会被排除在录取之外。

再来看看“退档”,“退档”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情况满足学校的基本情况,但是因为所谓的“条件性原因”而未被录取。“退档”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分数因素:这类退档,是由考生成绩本身引发的。

二、生源已满:

1、专业已录满。

2、城市、县市生源已录满。

3、汉族已录满。

4、本校已录满。

三、结论性退档:

1、取消再阅,这种情况一般称为“死档”,往往出现在高分考生身上。

2、在高考过程中,因为舞弊行为被查处而直接退档。

那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如何有效地避免出现滑档和退档的现象呢?

1.志愿填报前,认真查看招生章程

很多家长和学生不查看招生章程,殊不知招生章程就是我们填报志愿的指南啊,特别是要学会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问题,这些都需要从认真阅读招生章程有关。

2.深入了解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投档时,按考生投档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院校专业组志愿。只要考生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中被检索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即向该院校专业组投档。投档后,其他所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无效。如没有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专业组,则不能投档。

3.好学校的一般专业or一般学校的好专业,如何取舍?

有时候考虑专业,有时候考虑院校,这两个也是相辅相成的,包括我们现在的双一流大学,你是到双一流大学里边去读一个一般的专业,还是到一个一般院校里边读一个好的专业,这也是一种取舍。家长和孩子在二者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高考分数以及未来的规划进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