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意为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意为教诲学生从不倦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商丘的典故成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商丘的典故成语(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商丘的典故成语

“学而不厌”意为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意为教诲学生从不倦怠。

说起这两个成语,多数人认为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记住)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实际上,这两个成语是在春秋时的哲学家、宋国人文子所著的《文子》中先出现的。

文子所著的《文子》一书中有:“故乡里以齿,老穷不遗;朝廷以爵,尊卑有差。夫崇贵者,为其近君也;尊老者,谓其近亲也;敬长者,谓其近兄也。生而贵者骄,生而富者奢,故富贵不以明道自鉴,而能无为非者,寡矣。学而不厌,所以治身也;教而不倦,所以治民也。贤师良友,舍而为非者寡矣。知贤之谓智,爱贤之谓仁,尊仁之谓义,敬贤之谓礼,乐贤之谓乐。”

这段话的意思是:所以乡里对人按年龄对待,老弱和穷困的人不遭遗弃;朝廷中的人根据爵位相处,尊卑有差别。因为有国君而崇尚尊贵,因为有亲人而尊敬老人,因为有人们应该遵守的礼而尊长。出生就尊贵的人容易骄傲,出生就富贵的人容易奢侈,所以有的人富贵不能用以明道而自我照鉴,而能不做坏事的人就很少。学习不满足,这是用来治身的;教导别人而不厌倦,这是用来治民的。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贤师良友舍之而去做坏事的人就很少了。知道贤的叫作智,爱戴贤的叫作仁,崇尚贤的叫作义,尊敬贤的叫作礼,喜欢贤的叫作乐。

文子姓辛、名研,号计然,一作计岘,又作计倪。文子的学生范蠡所著的《范子》记载:“计然者;葵丘濮上(今商丘市民权县)人,博学无所不通。”“少而明,学阴阳,见微知著;其志沈沈(深邃的样子),不肯自显;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曰计然。”文子与孔子同时,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研究认为,文子是春秋末年人,老子弟子,长孔子十岁以上。文子师承老子,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而著《文子》一书,为早期记录老子言论的道家经典,不但在先秦与汉代黄老思想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地。但是,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采纳丞相李斯的意见,施行文化箝制政策。西汉末孔安国(孔子十世孙)《〈尚书〉序》说:“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刘向《〈战国策〉序》说:“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书,坑杀儒士。”诗、书、百家语及《秦纪》以外的历史书被没收并焚毁,《文子》即在被禁毁之列,从此不见于世。到了汉初,汉武帝因见“书缺简脱”,下诏“广开献书之路”,《文子》一书才又出现,《汉书·艺文志》将之著录于“道家”一类。《隋书·经籍志》著录《文子》十二篇。唐朝时,文子曾与老子、庄子并重。天宝元年,唐玄宗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诏改《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与《老子》《庄子》《列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文子与老子、庄子、列子被称为道门四大真人。后来,柳宗元认为《文子》一书内容驳杂,指为夹杂抄袭诸家语句而来的驳书。因柳宗元是当时著名学问家、思想家,所以从此之后,《文子》被普遍认为是伪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价值不再让人们认识。直到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书简,专家发现里面有与《文子》类似的章节;河北省定繇八角廊40虢漠墓又出土大批竹筒,其中的《文子》书文与今本《文子》相同的有六章,另外还有不见于今本的内容,和今文《文子》大体思想脉络一致,基本是一种文本的不同流传,其中的“传曰”是典型的示经信号,所示便是老子亲著的《道德经》,于是真相大白,《文子》不但不是伪书,而且确确实实是记录文子和老子的对话并释老子之言的经典,显示了内容的原貌感和真实性。

作为儒家学派经典之一的《论语》,是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的代代传授的孔子的言论,他们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因其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所以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文子》在前,《论语》在后,所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代代传授孔子言论的记录,不一定全是孔子的原话,有的是根据传承的孔子言论的意思记录下来的,语言借鉴了《文子》中的话。因此,“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这两个成语,最早出现是在《文子》中,源于春秋时宋国人文子所著的《文子》一书。

例句:“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