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越久,对家乡的怀念就会与日俱增。

每次想起家乡,最先映入脑海的总是那独特的家乡话。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林州人,我的家乡话,却和正经的河南话区别很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河南省的简要情况,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省会郑州,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53个市辖区。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受生活习惯,社会风俗文化的影响,各地的方言本就多多少少有所不同,据我短暂人生的经验来讲,郑州市及其辖区的方言还算是比较正宗的河南话。

正宗林州方言(家乡的方言----独树一帜的林州话)(1)

河南政区图

而我的家乡林州,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由安阳市代管。

正宗林州方言(家乡的方言----独树一帜的林州话)(2)

为了深挖林州话的形成,我查找了一些资料,资料显示:

“林州历史悠久,古名隆虑,出自战国韩国“临虑邑”。

在夏属冀州。

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为韩国临虑邑,后属魏国,而后又属赵国。

秦属邯郸郡。

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西邻隆虑山取名置“隆虑县”,属河内郡。”

从这里看来,林州在古代也算是兵家必争之地了。

林州方言跟相邻的城市河北邯郸很是相像,从历史上看,林州在秦代的时候合并进了邯郸。

在这之后,林州市也历经朝代变迁,多次并入又并出河北省,这种城市之间的融合,想必对语言的影响具有深刻影响了。

最终在1949年8月属平原省安阳专区,这之后就一直是安阳市的小弟了。

林州话对我来说一直很神奇,我是上小学才慢慢学会的。父母都是成年后来林州落脚的,他们对这个方言也不熟悉,所以我的方言老师其实是我的同学们。

百度百科对林州话的描述让人大开眼界:

林州境内的方言为晋语邯新片磁漳小片林州话,亦称林州方言。林州话共有24个声母,39个基本韵母,5个声调。林州方言语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高亢洪亮,发音清晰,浑厚直硬,变音较多,四声分明,去声字多多。词汇丰富,词尾多有后缀;句中常有语头、镶中和缀尾,说话常省略某些词语。林州话的变调很复杂,明显的是阴平和上声。林州话对多音节词的首音节词读得沉重、响亮、节奏长,末音节词读得轻、低、节奏短:常因发音速度快,省略或轻放读个别词的声母、韵母,听起来好像改变了原来词语的音节。

没想好,这么与众不同的方言,认真分析起来,还有这么多说法。

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

1.“词汇丰富”

普通话:冷啊/别吵/晒太阳

林州话:冷了he瑟/hou喝嚷了/晒老ye儿

2.“词尾多有后缀”

普通话:干啥呢?吃了吗?

林州话:弄shuo了?吃了没有?

3.“句中常有语头、镶中和缀尾,说话常省略某些词语。”

普通话:起火了

林州话:着了火了

到现在我还是说不好家乡话,但是碰到家乡的朋友,还是会不自觉地用林州话交流。家乡话夹杂着普通话,你一言我一语,回顾着过去,畅谈着未来。

拥有这样有趣多变方言的林州人,骨子里一定也是求新又热爱生活的吧。

,